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4)
2023(6708)
2022(5514)
2021(5261)
2020(4316)
2019(10158)
2018(9788)
2017(17937)
2016(9215)
2015(10930)
2014(10584)
2013(10788)
2012(10486)
2011(9840)
2010(9673)
2009(8930)
2008(9011)
2007(7968)
2006(7151)
2005(6307)
作者
(26877)
(22440)
(22439)
(21478)
(14396)
(10655)
(10172)
(8738)
(8669)
(7891)
(7854)
(7439)
(7311)
(7308)
(7089)
(6998)
(6686)
(6523)
(6266)
(6046)
(5675)
(5442)
(5408)
(5203)
(5105)
(4975)
(4922)
(4645)
(4522)
(4508)
学科
(45884)
经济(45853)
管理(20657)
(20505)
贸易(20492)
(19939)
方法(18168)
(17194)
中国(16740)
数学(15577)
数学方法(15519)
(12044)
(11945)
企业(11945)
地方(10728)
关系(9082)
(8827)
业经(8653)
(7645)
(7559)
出口(7558)
出口贸易(7558)
农业(7503)
环境(7393)
(7366)
(7167)
金融(7166)
(7132)
(7038)
银行(7035)
机构
大学(138587)
学院(136572)
(70336)
经济(69343)
研究(58249)
管理(47277)
中国(44881)
理学(39472)
理学院(38960)
管理学(38482)
管理学院(38229)
(31444)
科学(31255)
(29025)
(28107)
研究所(26308)
中心(24801)
经济学(23479)
财经(22369)
(21404)
经济学院(21216)
北京(20962)
(20621)
(20291)
(19222)
(18812)
师范(18705)
科学院(18311)
(17370)
财经大学(16675)
基金
项目(88333)
科学(69843)
研究(67313)
基金(65690)
(58038)
国家(57655)
科学基金(47805)
社会(44942)
社会科(42687)
社会科学(42681)
基金项目(33805)
(30004)
教育(29979)
自然(28280)
自然科(27539)
自然科学(27529)
资助(27323)
自然科学基金(27058)
(26961)
编号(25703)
中国(21645)
(21531)
成果(21490)
重点(20794)
(20561)
国家社会(20183)
课题(18795)
教育部(18600)
(17959)
人文(17268)
期刊
(78207)
经济(78207)
研究(48348)
中国(31212)
科学(18919)
学报(18796)
(18740)
(18726)
管理(18672)
(16944)
国际(15824)
教育(15485)
经济研究(14938)
大学(14832)
学学(13498)
(13430)
金融(13430)
农业(13369)
问题(11982)
世界(11751)
财经(11460)
技术(10976)
业经(10622)
(10219)
(8704)
(8458)
贸易(8458)
资源(7259)
图书(7188)
国际贸易(7154)
共检索到22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赖明勇  
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先后提出了"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大经贸"和"科技兴贸"等战略,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文章认为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伙伴国由周边国家向拉美、非、欧辐射,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与深化,合作国家类型、推进模式多样化的特点。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经济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的谈判将取得突破,在兼顾中国的能源政策条件下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深化,最后对推进层次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韦红泉  李光辉  
2002年,中国与东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4—2009年先后达成了《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使得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2010年1月1日,随着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实现货物贸易领域正常产品的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全面建成的新阶段。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顺利(一)根据实际情况丰富协议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康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零"关税下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成为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三个最重要的合作领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贸易结构来看,呈现出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特征。而从贸易效应分析来看,贸易创造效应总体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福利,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琛  
本文从规模和品种结构上描述了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的水产品贸易现状、贸易互补和相似性,分析了中国加入自由贸易区之后双方的水产品贸易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2000年以来,东北亚有关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在东北亚地区内部,除日本和韩国外其他国家之间近期内建立FTA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对中日、中韩经济贸易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之间建立FTA的可能性较小,缺乏政治互信是导致该地区内部FTA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国焜  
经过长达14个月的谈判,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共同宣布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协议的最后文本如获三国国会通过,则该“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一个拥有人口3.6亿和年产总值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就会出现在北美大陆。本文就三国签订“协定”的主要内容、动因、对北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作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国焜  
建立美洲经济圈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它的第一步是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第二步就是把墨西哥拉进去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第三步是把范围扩大到整个美洲。本文就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的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邹经韬  
本文利用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5年间的数据,基于面板Logit模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市场消费潜力越大、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开放度、外资参与率、政府规模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明显作用。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比非沿线城市更有可能获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经过多重检验后依然稳健。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自由贸易港"的选址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骞  王丹  
自贸区(港)研究从早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的引入,到新制度经济学、序数效用论等的运用,从多学科共同发展逐步向多学科交叉共融演变;研究主题包括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及挑战,基于GTAP、CGE等模型的经济效应和贸易效应,贸易合作框架和规则,以离岸金融、负面清单等为核心的自贸区(港)的制度创新。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优势分析具有差异性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市场准入机制以及金融账户设置等核心议题的交叉融合研究;二是贸易效应的静态测量模型转向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的空间计量仿真模型研究;三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中国特色和中国情境的本土化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严卫京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以扩大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共赢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广大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稳定、透明、自由、公平的环境,使中国的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增强,对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经贸合作现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智慧  
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和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自贸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加快自贸区建设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玉举  
把握和顺应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需要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阶段基于实用主义和其他原因,1947年通过的国际《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允许存在"不得阻止各缔约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或为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用某种临时协定"的例外条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贺圣达  
中国与东盟在2002年11月正式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这个亚洲最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把与东南亚接近、经济关系密切的中国西南地区推到了东盟合作的战略前沿,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与东南亚的全面经济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对西南地区大开发和新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西南应当以此为契机,推进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进而推进西南地区的经济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