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5)
- 2023(15951)
- 2022(13799)
- 2021(13164)
- 2020(10950)
- 2019(25571)
- 2018(25132)
- 2017(48256)
- 2016(25662)
- 2015(29063)
- 2014(28720)
- 2013(28238)
- 2012(25952)
- 2011(23425)
- 2010(22928)
- 2009(20830)
- 2008(20020)
- 2007(16841)
- 2006(14403)
- 2005(12476)
- 学科
- 济(105648)
- 经济(105537)
- 管理(70343)
- 业(66471)
- 企(54343)
- 企业(54343)
- 方法(50651)
- 数学(44186)
- 数学方法(43653)
- 中国(29054)
- 贸(27305)
- 贸易(27290)
- 农(27197)
- 易(26500)
- 财(24763)
- 业经(22149)
- 地方(21174)
- 学(20887)
- 农业(18075)
- 制(17342)
- 和(16472)
- 理论(16330)
- 环境(16282)
- 技术(15493)
- 务(15492)
- 财务(15421)
- 财务管理(15389)
- 融(15125)
- 金融(15122)
- 银(15054)
- 机构
- 大学(360972)
- 学院(357494)
- 济(151974)
- 经济(149148)
- 管理(143384)
- 理学(125140)
- 理学院(123806)
- 研究(123583)
- 管理学(121703)
- 管理学院(121062)
- 中国(91748)
- 京(76526)
- 科学(74117)
- 财(64866)
- 所(60348)
- 研究所(55438)
- 中心(55223)
- 农(53987)
- 财经(53455)
- 业大(51841)
- 经(49057)
- 北京(48351)
- 江(48107)
- 范(46578)
- 经济学(46324)
- 师范(46197)
- 院(45741)
- 农业(42260)
- 经济学院(41982)
- 财经大学(40283)
- 基金
- 项目(252534)
- 科学(199478)
- 基金(185774)
- 研究(185168)
- 家(162152)
- 国家(160898)
- 科学基金(138430)
- 社会(117902)
- 社会科(111857)
- 社会科学(111829)
- 基金项目(98476)
- 省(94781)
- 自然(89877)
- 自然科(87769)
- 自然科学(87746)
- 自然科学基金(86153)
- 教育(84274)
- 划(81052)
- 资助(76776)
- 编号(74416)
- 成果(59333)
- 部(56885)
- 重点(56447)
- 发(53796)
- 创(52322)
- 课题(50360)
- 国家社会(49473)
- 教育部(49113)
- 创新(48912)
- 科研(48381)
- 期刊
- 济(155796)
- 经济(155796)
- 研究(105149)
- 中国(61577)
- 学报(54544)
- 管理(51458)
- 科学(51311)
- 农(48157)
- 财(47139)
- 大学(42221)
- 学学(39509)
- 教育(36372)
- 农业(34349)
- 技术(30482)
- 融(28018)
- 金融(28018)
- 经济研究(26879)
- 财经(25332)
- 业经(24382)
- 贸(21999)
- 经(21777)
- 问题(21286)
- 国际(19529)
- 图书(18963)
- 业(18717)
- 世界(17405)
- 技术经济(16728)
- 理论(16680)
- 科技(16476)
- 资源(16300)
共检索到512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骞 王丹
自贸区(港)研究从早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的引入,到新制度经济学、序数效用论等的运用,从多学科共同发展逐步向多学科交叉共融演变;研究主题包括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及挑战,基于GTAP、CGE等模型的经济效应和贸易效应,贸易合作框架和规则,以离岸金融、负面清单等为核心的自贸区(港)的制度创新。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优势分析具有差异性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市场准入机制以及金融账户设置等核心议题的交叉融合研究;二是贸易效应的静态测量模型转向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的空间计量仿真模型研究;三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中国特色和中国情境的本土化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容的确定有3个基本依据:第一,既然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涵盖相当广泛的内容构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很多方面可以沿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并在其基础上作适当的修改、调整和补充;第二,中国和东盟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必须遵守WTO的一般原则和WTO有关自由贸易区的规范和约束。但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赖明勇
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先后提出了"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大经贸"和"科技兴贸"等战略,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文章认为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伙伴国由周边国家向拉美、非、欧辐射,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与深化,合作国家类型、推进模式多样化的特点。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经济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的谈判将取得突破,在兼顾中国的能源政策条件下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深化,最后对推进层次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战略 演化历程 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韦红泉 李光辉
2002年,中国与东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4—2009年先后达成了《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使得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2010年1月1日,随着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实现货物贸易领域正常产品的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全面建成的新阶段。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顺利(一)根据实际情况丰富协议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康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零"关税下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成为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三个最重要的合作领域。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 合作 新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贸易结构来看,呈现出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特征。而从贸易效应分析来看,贸易创造效应总体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福利,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结构 贸易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琛
本文从规模和品种结构上描述了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的水产品贸易现状、贸易互补和相似性,分析了中国加入自由贸易区之后双方的水产品贸易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
保税区 自由贸易区 转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2000年以来,东北亚有关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在东北亚地区内部,除日本和韩国外其他国家之间近期内建立FTA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对中日、中韩经济贸易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之间建立FTA的可能性较小,缺乏政治互信是导致该地区内部FTA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北亚 FTA 区域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国焜
经过长达14个月的谈判,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共同宣布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协议的最后文本如获三国国会通过,则该“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一个拥有人口3.6亿和年产总值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就会出现在北美大陆。本文就三国签订“协定”的主要内容、动因、对北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作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国焜
建立美洲经济圈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它的第一步是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第二步就是把墨西哥拉进去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第三步是把范围扩大到整个美洲。本文就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的初步的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阁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战略特点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最后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自由贸易区 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邹经韬
本文利用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5年间的数据,基于面板Logit模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市场消费潜力越大、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开放度、外资参与率、政府规模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明显作用。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比非沿线城市更有可能获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经过多重检验后依然稳健。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自由贸易港"的选址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智慧
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和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自贸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加快自贸区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 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晓珊
本文以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描述作为起点,运用经典博弈理论中的轮流讨价还价模型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博弈中前进的原因及中国主动博弈的效用,最后引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博弈中前进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博弈 大国平衡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