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1)
2023(6471)
2022(5282)
2021(5227)
2020(4264)
2019(9800)
2018(9433)
2017(17403)
2016(9176)
2015(10715)
2014(10238)
2013(10434)
2012(10033)
2011(9520)
2010(9419)
2009(8700)
2008(8742)
2007(7484)
2006(6785)
2005(6218)
作者
(27717)
(23132)
(23114)
(21973)
(14838)
(11166)
(10384)
(8994)
(8879)
(8135)
(7965)
(7881)
(7645)
(7514)
(7334)
(7042)
(6726)
(6613)
(6606)
(6343)
(5866)
(5665)
(5533)
(5241)
(5145)
(5143)
(5058)
(4809)
(4598)
(4559)
学科
(42700)
经济(42649)
管理(24387)
(21165)
方法(17511)
中国(15781)
数学(15635)
数学方法(15559)
(15453)
企业(15453)
(11369)
(11079)
贸易(11071)
(10928)
(8768)
(7945)
业经(7794)
环境(7724)
(7650)
农业(7445)
(7345)
(7184)
(7168)
金融(7168)
银行(7167)
(7163)
(7042)
资源(7039)
关系(7012)
(6417)
机构
大学(141416)
学院(136569)
(68401)
经济(67468)
研究(60101)
管理(50012)
中国(47130)
理学(42237)
理学院(41685)
管理学(41181)
管理学院(40917)
科学(34312)
(32723)
(31193)
研究所(28681)
(28069)
中心(25673)
(22889)
财经(22830)
经济学(22806)
北京(21982)
(21457)
(21243)
经济学院(20523)
科学院(19561)
(18621)
师范(18489)
(18211)
业大(18018)
农业(17981)
基金
项目(92934)
科学(74130)
基金(71455)
研究(67114)
(65285)
国家(64433)
科学基金(53168)
社会(45500)
社会科(43252)
社会科学(43240)
基金项目(36554)
自然(33203)
自然科(32190)
自然科学(32179)
自然科学基金(31663)
(30297)
资助(29842)
教育(28959)
(27982)
编号(24468)
(22869)
中国(22455)
重点(21918)
国家社会(21182)
(20780)
成果(20534)
教育部(19311)
(18453)
科研(17627)
创新(17525)
期刊
(73728)
经济(73728)
研究(44440)
中国(30428)
学报(22880)
科学(22709)
(20438)
管理(19898)
(19195)
大学(16705)
学学(15408)
农业(14667)
经济研究(13094)
(12485)
金融(12485)
财经(11987)
世界(11637)
(11216)
教育(11102)
国际(10985)
(10635)
资源(10600)
(10075)
问题(10046)
技术(9393)
业经(8723)
图书(7895)
技术经济(6630)
(6189)
论坛(6189)
共检索到216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高地  成升魁  于贵瑞  高旺盛  
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付出一定环境代价的基础上 ,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 ,未来我国将处于世界发展格局的工业文明边缘极 ,注定将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 ,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更为敏感 ,我国对国际自然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强 ,其它国家的“中国威胁感”增强。鉴于上述基本趋势 ,中国未来资源安全以不出现重大资源危机为目标相对合理 ,在争取资源安全策略方面应采取的方式为 :①逐渐调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 ,使之适应自然资源短缺的现实 ,使整个经济体系资源利用效率化 ;②科学地养护我国现有自然资源基础 ,提高自然资源供给能力 ,使其免遭不可恢复的破坏 ;③全面增强各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建造有利于...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冯巧根  
资源消耗会计(RCA)通过部门之间资源消耗的转移,突出了企业成本会计的战略特性。本文对RCA的本质、基础概念以及应用的现实意义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剑飞  饶紫梦  王雅枫  
资源安全是现代社会安全领域的新内容,国际社会国家间资源争夺愈演愈烈。我国国内资源条件的变化,资源敏感性越来越强,资源安全成为我国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资源审计是随着外界审计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出来的新的审计领域,本文从审计本质、资源审计主体与资源安全主体的分布层级以及资源审计功能,论述了资源审计可以在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资源审计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实现机制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体现的主要主体和功能有所不同,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青  
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有强弱之分 ,本文对这两种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理论梳理和介绍 ,以模型分别指出了实现这两种性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分析表明 ,忽略自然资源消耗生态极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弱”性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郝庆  封志明  赵丹丹  魏晓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治理体制和资源科学领域的主要问题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科学学者需要针对自然资源治理改革与科技创新的前沿热点和关键科学问题加强研究,提升对自然资源治理实践的支撑作用。一些既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又是自然资源部新职责的重大课题,如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空间规划,以及整合乡村多种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等尤其需要引起资源科学学者的关注。通过聚焦主要科学问题,文章分析资源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并结合自然资源治理的新问题,提出未来开展资源科学研究的建议,期望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治理领域的协调化、科学化,不断完善资源科学理论体系,推动资源科学学科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资源使用大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而我国又是以“世界工厂”为由崛起的。因此,受制于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约束,无论从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林振山  蔡春晓  
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之一。保护湿地资源、维持湿地基本生态过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湿地资源研究角度,通过查阅近20年来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系统揭示了我国湿地资源研究特点与学科特征,并通过与国际湿地研究相比较,阐明我国未来湿地研究发展重点与趋势。得出基本结论:①我国湿地资源研究具有区域性、多样性、综合性和国际性特点;②从自然资源研究的学科特点来看,我国湿地研究重点领域逐渐由湿地资源调查、资源与地理研究向资源与生态、资源与环境以及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发展;③我国未来湿地资源研究具有研究区域不断扩大、空间尺度两级分化明显的特征,研究内容上表现为湿地与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刘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更严重的问题是 ,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 ,便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 ,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此 ,建议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环境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世界人口超过1亿以上国家中,目前中国国家资源环境的安全状态仅略优于日本,处在10个人口大国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此,建议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定位在: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考虑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国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的政策调整模式可以考虑为: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严格人口控制×(推进资源深度化加工+加大科技投入+扩展资源国际化+改善环境基础+强化全民教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章予舒  肖玉  曹淑艳  刘春兰  
对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评估,不同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采用由自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总体协调发展5个系统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分别论述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原因,逐项评估资源基础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环境发展可持续性。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劲的持续发展势头;②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围内;③中国尽管对环境保护比较重视,但环境保护的效果不佳,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开始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自然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越来越强,经济发展的速度对自然资源提...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冯巧根  
成本会计改革的难题在于成本费用的分配机制。建立在动因分析基础上的作业驱动成本管理方法正面临诸多困境,以资源为导向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其自身的优势推动着成本会计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2022年继续订阅自然资源行业新闻、新闻调查、理论、生态、科技、法治、规划、耕地保护、不动产、海洋、测绘、地质矿产及文化副刊等。全年定价456元(报纸+移动端阅读)垂询电话:010-68048055请到您当地邮局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22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2022年继续订报刊阅自然自然资源行业新闻、新闻调查、理论、生态、科技、法治、规划、耕地保护、不动产、海洋、测绘、地质矿产及文化副刊等。全年定价456元(报纸+移动端阅读)垂询电话:010-68048055请到您当地邮局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22杂志全新启用网上订阅!请在网络浏览器地址栏输入zrzydy.com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嘉玲  张世秋  谢旭轩  
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问题被广泛关注,目前反映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而忽略了居民对非货币化的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占用方面的公平性,而后者可能是裹征社会公平性的更底层和根本的指标。本文试图从居民消费角度,评价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和揭示中国居民能源消耗的时间趋势、地区和城乡差异。利用1985-2009年居民消费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生命周期能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八十年代以来,居民能源消耗整体处于显著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居民能源消耗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居民能源消耗的城乡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远大于东中西部区域差距的贡献;政府应该进一步支持农村居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耗能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