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4)
- 2023(9586)
- 2022(7829)
- 2021(7466)
- 2020(6119)
- 2019(13804)
- 2018(13130)
- 2017(25563)
- 2016(13338)
- 2015(15023)
- 2014(14576)
- 2013(14503)
- 2012(13851)
- 2011(12698)
- 2010(12982)
- 2009(12406)
- 2008(11639)
- 2007(10284)
- 2006(9457)
- 2005(8861)
- 学科
- 济(57221)
- 经济(57164)
- 业(39407)
- 管理(38234)
- 企(31831)
- 企业(31831)
- 中国(26651)
- 融(26581)
- 金融(26581)
- 银(24806)
- 银行(24806)
- 行(24166)
- 方法(21802)
- 数学(19669)
- 数学方法(19501)
- 财(16795)
- 农(16742)
- 制(15454)
- 贸(15138)
- 贸易(15123)
- 易(14935)
- 业经(12858)
- 地方(12674)
- 策(12269)
- 中国金融(11426)
- 农业(11133)
- 务(10115)
- 财务(10089)
- 财务管理(10074)
- 企业财务(9625)
- 机构
- 学院(187819)
- 大学(187144)
- 济(94166)
- 经济(92528)
- 管理(71205)
- 研究(70621)
- 中国(63622)
- 理学(59902)
- 理学院(59281)
- 管理学(58687)
- 管理学院(58303)
- 财(44386)
- 京(39826)
- 科学(35715)
- 财经(34632)
- 所(34090)
- 中心(33550)
- 经(31736)
- 经济学(31141)
- 研究所(30563)
- 经济学院(28106)
- 江(26997)
- 北京(26352)
- 财经大学(25900)
- 院(25399)
- 农(25040)
- 融(24285)
- 金融(23880)
- 银(23299)
- 范(22893)
- 基金
- 项目(116974)
- 科学(94064)
- 研究(90987)
- 基金(88051)
- 家(75166)
- 国家(74570)
- 科学基金(64157)
- 社会(61315)
- 社会科(58507)
- 社会科学(58498)
- 基金项目(44222)
- 省(41416)
- 教育(40371)
- 自然(37755)
- 资助(37411)
- 自然科(36709)
- 自然科学(36698)
- 自然科学基金(36120)
- 划(35697)
- 编号(35609)
- 成果(30340)
- 部(28055)
- 发(26971)
- 国家社会(26820)
- 重点(26463)
- 中国(25757)
- 课题(25183)
- 教育部(24897)
- 创(24777)
- 性(24730)
共检索到305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姜毅 唐燕
我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应对手段主要是以制定应急预案、政府主导抗灾救灾以及社会捐助为主要方式,仅存在少量能够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险产品,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匮乏。文章在分析国外成熟自然灾害金融应对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自然灾害金融应对体系的有关建议,即积极发挥保险与再保险功效,利用好灾害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成立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灾害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资金优势促进灾前预防和灾后重建工作;积极促进灾害风险证券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缓解灾害发生后对大额资金的需求压力。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金融策略 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丁波 任杰 张晓亮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金融机构也造成不小的影响,银监会日前已要求各商业银行冲销未保险地震幸存者的债务;对于那些四川省保费收入占全国比例较大的保险公司,预计其2008年的盈利也将承受较大压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常青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当前应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金融措施大多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性,尚未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可持续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本文在剖析目前金融体系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银行灾难备份、保险市场、金融产品创新、信托制度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自然灾害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西部 自然灾害 防治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晓青
二十世纪是科学繁荣昌盛的世纪,也是灾害出现频繁的时代。日趋严重的灾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严密关注,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湖南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虫害等。据公元155年至1949年近1800年的资料统计,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构成是:洪涝占36.4%、旱灾28.8%、大风与冰雹11.5%、冰冻5.8%、虫害10.4%。又据1949~1988年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受旱与成灾面积分别为80万公顷与37.3万公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克强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持续升级,生物能源生产加快发展,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的国情,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中国今后应着力强化农业水利设施投资建设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教育是减轻灾害、保证安全的关键途径之一。日本、印度、伊朗作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经济水平、政治体制、社会文化各异,但是面对自然灾害,日本在全民互助中开展灾害情感教育,印度有针对性地面向实践者进行风险教育,伊朗致力于通过地震教育培育社会安全文化,这些国家都取得了明显的防灾减灾效果,充分体现出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国家教育的战略选择,值得考量。
关键词:
教育战略 自然灾害 日本 印度 伊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默如
美、日、韩、澳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税收政策并不相同,但其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结合我国税收政策中应对灾害条款的现状和不足,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使应对灾害的税收优惠条款常态化层次化,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分级迅速赋予;新增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措施;加大所得税领域税收优惠力度;对税式支出的成效定期统计和检查;参与国际互助合作;将税收政策嵌入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等。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税收政策 国际经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吉东 吉中会 范碧航 金宝森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都闪闪 侯宇恒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及时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自然灾害冲击、金融中介以及多个经济主体为分析对象构建了DSGE模型,阐明了自然灾害对金融变量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短期使资产价格上升,长期使资产价格下降,并提高了资本收益率的风险溢价;自然灾害冲击对银行信贷需求和总资产造成负向冲击,并使产出和资本存量减少;自然灾害冲击主要通过资产价格、融资成本以及信贷需求产生影响,加剧金融风险并反馈于实体经济。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碳减排等措施缓解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与金融风险,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防范自然灾害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冲击效应及相关风险。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金融风险 宏观经济 GK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怡 刘秀华
重庆作为多种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和山地灾害的多发区,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着许多自然灾害限制因子。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与城市化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掠夺式利用也不断变本加厉,从而诱发和加剧了潜在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反作用于土地利用,使其现有的生产力下降。文章在分析自然灾害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自然灾害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土地资源 重庆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黎
随着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加强自然灾害应对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的考验,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结合云南省地方特点,积极探索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加强自然灾害应对的措施,对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自然灾害中加强政府管理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自然灾害 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