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4)
- 2023(7458)
- 2022(6102)
- 2021(5999)
- 2020(4992)
- 2019(11411)
- 2018(11293)
- 2017(20233)
- 2016(11321)
- 2015(13293)
- 2014(13232)
- 2013(13103)
- 2012(12214)
- 2011(11246)
- 2010(11151)
- 2009(10524)
- 2008(10694)
- 2007(9497)
- 2006(8504)
- 2005(7875)
- 学科
- 济(43028)
- 经济(42967)
- 管理(39318)
- 业(29720)
- 企(25383)
- 企业(25383)
- 方法(18053)
- 中国(16207)
- 数学(15383)
- 数学方法(15281)
- 财(13986)
- 制(12410)
- 农(11033)
- 贸(10221)
- 贸易(10215)
- 易(10059)
- 学(9863)
- 银(9611)
- 银行(9592)
- 体(9235)
- 行(9173)
- 业经(8766)
- 务(8442)
- 财务(8399)
- 财务管理(8375)
- 策(8158)
- 融(7960)
- 金融(7953)
- 企业财务(7919)
- 划(7791)
- 机构
- 大学(161854)
- 学院(158614)
- 济(70166)
- 经济(68695)
- 研究(61942)
- 管理(59531)
- 中国(51442)
- 理学(48289)
- 理学院(47684)
- 管理学(47097)
- 管理学院(46756)
- 京(37126)
- 科学(35783)
- 财(34516)
- 所(31996)
- 研究所(28994)
- 中心(27721)
- 农(26955)
- 财经(25987)
- 江(24468)
- 北京(24328)
- 经(23939)
- 院(22611)
- 经济学(22315)
- 业大(21559)
- 农业(21133)
- 范(20240)
- 师范(20002)
- 经济学院(19928)
- 财经大学(19389)
- 基金
- 项目(100583)
- 科学(78526)
- 研究(74126)
- 基金(73978)
- 家(66025)
- 国家(65538)
- 科学基金(54402)
- 社会(47525)
- 社会科(45002)
- 社会科学(44992)
- 基金项目(37485)
- 省(35564)
- 自然(33882)
- 教育(33791)
- 自然科(32905)
- 自然科学(32889)
- 自然科学基金(32333)
- 划(31550)
- 资助(31486)
- 编号(28554)
- 成果(24830)
- 部(23701)
- 重点(23023)
- 中国(22039)
- 发(21230)
- 课题(21069)
- 国家社会(21029)
- 教育部(20137)
- 创(20123)
- 性(19158)
共检索到263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耀 田小红
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本文分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灾害应急救助系统,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出现的重大转变,最后提出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并具体指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应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救助 管理 基本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义棋 田向亮 钟茂华
结合实时更新的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应急救助需求分析,有助于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过程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掌握受灾区域的实际救灾需求,该文从应急救援及指挥保障需求、灾后紧急救援需求、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和公共基础设施保障需求4个方面构建应急救助需求紧迫度分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和灰色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受灾区域应急救助需求紧迫度分级评估模型。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对受灾省份各地级市的应急救助具体需求进行评估,结合灾害损失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分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迎欣 周蕾 郜旭彤 李烨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中,不仅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带来的缺陷,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效率如何还不明确。基于此,构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效率评价的三项投入指标以及两项产出指标,采用模糊超效率DEA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基于模糊数α-截集求解,然后选取2008—2017年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应急管理理论内容,有助于分析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公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作为冯俏彬教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老师,我对于她在专业方面的努力和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学术进步比较了解,尤其赞赏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再展现的学术悟性和钻研深度。其《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荣获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2007年)的博士论文,以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美国为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建立了完善的以农业保险为主以灾害援助为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价格和产量损失等方面对农场主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因此,建立能够补偿农户生产损失的灾害救助机制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首先评价了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我国如何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立法、资金支持、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玉玲 袁艺 程姚英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是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2005年被纳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发展变化和"以预防为主"的应急管理新思路。收集整理2005~2010年国家启动的历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情况,对应急响应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2005~2010年,国家共针对130次重大灾害事件启动应急响应235次,各级别响应的比例与灾害发生的频次比例相当;(2)近年应急响应以洪涝、台风及其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高发重发期在汛期(6~9月),尤以7月为最;而旱灾、低温冷冻和雪灾以及风雹灾害的关键期分别为春夏秋三季、冬春季节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焕成 刘小龙
知识管理思想为推动利用知识资源,提升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效率提供了途径。本文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同知识管理相结合,分析了我国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电子政务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希望借助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果,推动和辅助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管理的切实实施,提升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雄 官昌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本文通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增强危机意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完善专项预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祁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乃云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书,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管理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丹 高峰
分析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研究概况,深入剖析美国医学图书馆、墨西哥湾公共图书馆等图书情报机构开展灾害应急情报服务的几个案例,最后总结得出对我国开展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和研究工作的5点启示。
关键词:
灾害应急管理 情报服务 案例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建亮 侯汉平
阐述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并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存在应急资源、信息融合分析、协调指挥三大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剖析,提出从信息、存储、指挥三个方面构建基于自然灾害的末端物资快速救援体系。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末端物资快速救援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庆霞
从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入手,揭示了我国应急物流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基于自然灾害的我国应急物流的合作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机制、政府保障机制及控制反馈机制三个板块。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合作机制 协同运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构建良好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建设中的关键之一。我国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系统性差,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良好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基于应急需要和物流网络协作需要,我国应该构建以完善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在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上,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为中心,同时加强预警防御系统和救灾物流跟踪系统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框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薇
针对我国突发性灾害事件频发的状况,指出应急物流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应急物流的保障特点,指出两个影响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关键因素,即响应速度和保障能力,并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从多方面强化物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物资保障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