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6)
2023(8442)
2022(7246)
2021(6868)
2020(5942)
2019(14028)
2018(13639)
2017(26195)
2016(14194)
2015(16567)
2014(16521)
2013(16882)
2012(16169)
2011(14917)
2010(14877)
2009(13978)
2008(14096)
2007(12682)
2006(10846)
2005(9892)
作者
(43301)
(36535)
(36307)
(34976)
(23094)
(17573)
(16630)
(14285)
(13697)
(12759)
(12540)
(12133)
(11735)
(11595)
(11483)
(11460)
(11030)
(10754)
(10569)
(10471)
(9065)
(8997)
(8964)
(8349)
(8294)
(8168)
(8087)
(7883)
(7446)
(7292)
学科
(67662)
经济(67602)
管理(35916)
(35130)
方法(32932)
数学(29834)
数学方法(29647)
(26422)
企业(26422)
中国(20134)
(17487)
(15930)
贸易(15924)
(15572)
(14978)
(14036)
(11991)
业经(11822)
农业(11376)
地方(10884)
(10590)
银行(10554)
(10158)
(10119)
金融(10117)
(10067)
环境(9927)
(8673)
(8493)
财务(8474)
机构
大学(219199)
学院(214867)
(100272)
经济(98572)
研究(82970)
管理(78613)
理学(67328)
理学院(66480)
管理学(65480)
管理学院(65071)
中国(63893)
科学(49451)
(47903)
(43687)
(43126)
研究所(39990)
(39307)
中心(36699)
财经(34939)
经济学(33182)
业大(31977)
(31949)
农业(31303)
北京(31153)
(30628)
经济学院(30148)
(29379)
(27794)
师范(27540)
财经大学(26039)
基金
项目(140892)
科学(110526)
基金(104764)
研究(100657)
(92851)
国家(92192)
科学基金(76902)
社会(65332)
社会科(62004)
社会科学(61987)
基金项目(54533)
(50877)
自然(49120)
自然科(47800)
自然科学(47780)
自然科学基金(46979)
教育(45366)
(44851)
资助(44374)
编号(38829)
(33290)
重点(32708)
成果(32084)
(31031)
中国(29133)
国家社会(28478)
(28446)
教育部(28139)
科研(27508)
课题(26958)
期刊
(105639)
经济(105639)
研究(65838)
中国(40716)
学报(36120)
(34808)
科学(33203)
(32500)
管理(26909)
大学(26548)
学学(24994)
农业(23644)
(19950)
金融(19950)
经济研究(18726)
教育(18117)
财经(17925)
技术(16824)
(15599)
(14975)
问题(14793)
业经(14645)
(14150)
国际(13441)
世界(13300)
技术经济(11615)
统计(11138)
资源(10830)
(10139)
理论(9830)
共检索到321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守海   冀承   徐政  
本文基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月度数据,构建包含以三角模型表达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和自然失业率变动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Kalman滤波方法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自然失业率呈现向上攀升的趋势,从2018年1月的4.22%持续升至2024年2月的4.77%,且在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以来,自然失业率并没有回复到新冠疫情冲击前的水平,出现了失业回滞的现象;不同年龄段、不同户籍劳动者群体的自然失业率均呈不断向上攀升,但16~24岁青年劳动者、本地户籍群体的自然失业率上升幅度明显更大。面对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自然失业率向上攀升和失业回滞的现象,政府部门要加强总量就业刺激政策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消除妨碍充分就业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放宽青年群体劳动力规制的力度,增强劳动力市场自我修复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倩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获得具有时效性的真实失业率数据至关重要。大数据时代,搜索引擎访问数据为编制失业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用招聘网站的访问活跃度来研究分析能够得出失业行为的趋势与规律,比调查失业率更客观和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本文尝试运用招聘网站的访问数据来拟合失业率变化情况走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倩  
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获得具有时效性的真实失业率数据至关重要。大数据时代,搜索引擎访问数据为编制失业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用招聘网站的访问活跃度来研究分析能够得出失业行为的趋势与规律,比调查失业率更客观和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本文尝试运用招聘网站的访问数据来拟合失业率变化情况走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卷  陈眷京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政府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稳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理解我国当前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变化。本文对有关我国自然失业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后得知,我国自然失业率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下降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不断上升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不断下降的趋势。当前,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趋势,制定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会给我国带来较大的失业压力,加强实施再就业政策有利于降低自然失业率并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卷  陈眷京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政府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稳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理解我国当前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变化。本文对有关我国自然失业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后得知,我国自然失业率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下降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不断上升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不断下降的趋势。当前,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趋势,制定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会给我国带来较大的失业压力,加强实施再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本文利用HPMV滤波对我国的自然失业率进行估计,并且应用自然失业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然失业率的波动性明显逐渐变小,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约为2.9247—5.7369%;我国通货膨胀对负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强于其对正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饶晓辉  
运用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数据,利用两种模型和两种时间序列趋势分解方法,对我国1980-2012年产出波动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出波动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存在着不对称效应,即相对于经济扩张时期,经济不景气时期的失业受到产出波动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经济受到负面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比正面冲击产生的影响更大,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更长。这一结果可为我国宏观经济模型的设立提供一种实证上的依据,也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都阳  陆旸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与周期性失业之间存在短期的替代关系。在长期条件下,失业率将返回其"自然水平",进而"自然失业率"成为了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变量。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在不变"自然失业率"和非线性置信区间估计的基础上,对中国时变自然失业率进行了测算,发现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03年,约为5.42%,此后逐步降低,2009年回落到4.1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自然失业率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征,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周期性失业与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构成、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理论,设计模型对自然失业率直接测量,从分析可知,自然失业率取决于人均资本量、资本构成、平均工资等变量。对我国1991~2009年自然失业率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自然失业率稳定上升。提出应通过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等措施降低自然失业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原始数据,对2000年我国失业人口和失业率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失业人口的性别、年龄、失业类型、受教育程度、城乡与地区分布等结构特征,以及失业率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城乡与地区等主要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基于自然失业率的角度,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约为2.2179%~6.6389%。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处于适度区间之内,但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我国通货膨胀对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对负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要强于其对正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华林  郭金龙  
本文根据中国某大型寿险公司的客户保单信息,分析了中国居民在不同年龄上的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年金寿险购买率①变化趋势,结论表明居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需求具有明显的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消费需求呈阶段性特征,整个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寿险产品的消费需求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大;产品政策干预对居民的寿险需求有较大的影响,保险事故责任的差异是居民寿险消费需求差异的主要原因,幼年群体对拉动寿险消费需求的作用较为显著,未成年群体的普通终身和分红终身寿险消费存在较大的退保风险,建议寿险供给主体谨慎开发这个年龄群体的市场消费。产品趋同化提升了寿险消费需求,但并未带来消费量的急剧拉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军  李宏彬  张俊森  
中国城市的失业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比较不同的教育群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出生组别的话。相对而言,在所有教育组内,年轻群组内存在比年老群组更高的失业率。年老群组在他们劳动生涯内,失业率长期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然而对于年轻群组,情况大相径庭:失业率差异增大。对于年轻群组而言,失业率和教育程度呈现反向关系:大学以上教育依然维持最低失业率水平。性别的失业率差距随着教育程度的降低而扩大:最大差距出现在低等教育组。除此以外,出生组别之间的失业率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而扩大,而且这种差距也是在低等教育女性组最为明显,这也意味着低等教育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我们对于这种群组之间的失业率差距提供了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超  陈运杰  
目前,对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研究都是基于线性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奥肯定律就是基于线性假设条件下,研究并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汉森和赛欧(2002)发展的阈值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城镇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利用我国1978~199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阈值协整的实证模型,分析并验证了它们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海远  
通过分析自然失业率的三种数理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与计量统计检验的方法,发现纳入工资刚性的凯恩斯主义NAIRU模型更符合我国实际。利用这个模型,在放宽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和阶段性变化假设的基础上,测量了1978-2007年我国各年的自然失业率。1978年以来,我国自然失业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03年为一个极大点;2003-2007年自然失业率开始下降,分别为9.25%、9.09%、13.1%、10.9%、7.15%。另外,我国平均的名义工资刚性度和实际工资刚性度分别为0.873、0.221。在我国,技术进步对自然失业率是具有长期效应而不是短期效应。技术进步倾向于减少自然失业率,而这与Pis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