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2)
2023(11781)
2022(9761)
2021(9283)
2020(7801)
2019(17824)
2018(17507)
2017(31357)
2016(17551)
2015(20370)
2014(20316)
2013(19994)
2012(18922)
2011(17500)
2010(17562)
2009(16463)
2008(16558)
2007(15299)
2006(13975)
2005(12861)
作者
(53761)
(44638)
(44527)
(42531)
(28615)
(21362)
(20243)
(17477)
(17323)
(16357)
(15537)
(15267)
(14769)
(14741)
(14650)
(13970)
(13282)
(13113)
(12939)
(12917)
(11474)
(11167)
(11101)
(10431)
(10324)
(10199)
(10128)
(9842)
(9432)
(9217)
学科
(67383)
经济(67291)
管理(54956)
(43224)
(36197)
企业(36197)
方法(25426)
中国(24257)
数学(21118)
数学方法(20851)
(19338)
(19284)
(17617)
(17105)
业经(15262)
地方(14949)
(14180)
贸易(14165)
(13820)
(13770)
银行(13728)
(13182)
理论(12407)
(12339)
农业(12319)
(12172)
金融(12164)
(11742)
环境(11508)
(11469)
机构
大学(250743)
学院(246964)
(99844)
经济(97423)
研究(96840)
管理(87739)
中国(77860)
理学(71459)
理学院(70522)
管理学(69223)
管理学院(68753)
科学(59825)
(58047)
(50914)
(49770)
(47617)
研究所(45977)
中心(44282)
(41084)
北京(37819)
业大(37445)
农业(37407)
财经(36890)
(35484)
(33730)
(33617)
师范(33261)
(32439)
(31707)
经济学(30550)
基金
项目(157470)
科学(121463)
研究(113799)
基金(112287)
(101505)
国家(100681)
科学基金(82910)
社会(69990)
社会科(66061)
社会科学(66044)
(59266)
基金项目(57408)
自然(53759)
教育(52583)
自然科(52275)
自然科学(52249)
(52115)
自然科学基金(51292)
资助(47688)
编号(45076)
成果(39287)
重点(36848)
(35123)
(34164)
课题(34124)
(31642)
科研(30161)
中国(30077)
创新(29909)
国家社会(29761)
期刊
(121883)
经济(121883)
研究(80524)
中国(65965)
学报(45461)
(43427)
科学(40350)
(40154)
管理(38270)
教育(34691)
大学(33861)
学学(31182)
农业(29101)
(26927)
金融(26927)
技术(22619)
财经(19086)
经济研究(19004)
(18274)
业经(16891)
(16774)
图书(16493)
问题(15682)
(14549)
国际(13808)
世界(13630)
(13136)
书馆(12565)
图书馆(12565)
资源(11915)
共检索到415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凤  于贵瑞  何洪林  何念鹏  盛文萍  马安娜  郑涵  左尧  
自然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还是保护区面积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管理体系、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分类分区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从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保护等级、功能分区及管理目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屹  李伟  温亚利  胡崇德  
基于新保护区管理理念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对威胁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分析,探析自然保护区区域共管体系的内涵。提出通过建立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为首,宗教共管委员会、社区共管委员会、生态旅游共管委员会为支撑的“区域共管体系”组织结构。为确保区域共管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应建立引导、回馈、监督、互动、激励等保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永欢  黄宝荣  林慧  赵晓宇  吴初国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空间载体,对延续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主体分散、保护存在空缺、管护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保护与发展的突出矛盾等问题,立足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从完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三权"分置、积极推广地役权、鼓励公益组织投入保护地管理和探索建立扩展区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军  刘艳红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该文对海南地区森林被破坏情况、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及其原因 ,以及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作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保护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睿  钟林生  刘家明  唐承财  孙雷刚  
中国保护地体系庞杂类型丰富,存在保护对象交叉、管理主体多头、功能定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保护地体系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园是一种承担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双重任务,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保护地类型。基于国家公园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梳理,本文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II类国家公园是对全球国家公园较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将IUCN界定的国家公园入选条件归纳为面积适宜性、资源代表性、人类影响度和功能全面性,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标准。以中国自然保护区为例,逐条按照构建标准筛选出了55处面积不小于1 000h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东  汤蕾  刘兴双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因此,构建合理的旅游活动生态干扰评价体系,探索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规律,对指导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开发与科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多指标定量化生态干扰评价体系,对于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好的环境预警作用,能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是否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提供了定量化评价标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桓  韩海荣  康峰峰  刘利  伊力塔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从而判别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程度,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5块样地中,有8块样地处于健康以上状态,比例达到了53.3%,亚健康状态样地占到了46.7%,表明百花山保护区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图1表3参21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红梅  黄清  
自然保护区在维系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鉴于自然保护区价值的多样性,其价值评估方法也是多样的,对各种估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价值的估价方法体系,以便为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管理决策提出一种定量的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岚  李怡  靳丽莹  
引入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实践,采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设计了包括14类36项100个指标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广东213个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评分,从13个维度考察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水平。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管理制度、资源保护工作、社区协调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而在经费保障、科研平台建设、执法职能等方面则有待改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金鸿  张玉波  刘方正  陈冰  李俊生  王伟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动态评价,对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集成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14个一般性指标和2个限制性指标)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分为7个等级,以期为科学客观地评价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少敏  闫献伟  茜坤  梁晓燕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以及管理体制的特点出发,找出它们在分类型管理、分级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从法学的角度提出在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方面:一是要明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功能,二是要实行多种管理费用负担原则,三是要遵守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于2009年底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立伊始,即全面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工作。该书汇集了6周年的资源和环境科学考察成果以及大量的原始科学数据,专题研究包括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生长特性、摄食习性、发育行为、生态毒理、生理调节、受伤个体的抢救治疗技术、人工放流技术等内容。专著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已于2009年底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