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6)
- 2023(9909)
- 2022(8214)
- 2021(7524)
- 2020(5948)
- 2019(13823)
- 2018(13322)
- 2017(25695)
- 2016(13311)
- 2015(15233)
- 2014(15217)
- 2013(15468)
- 2012(14958)
- 2011(13954)
- 2010(14038)
- 2009(12919)
- 2008(12802)
- 2007(11476)
- 2006(10461)
- 2005(9886)
- 学科
- 济(75695)
- 经济(75638)
- 管理(34813)
- 业(34362)
- 中国(25676)
- 方法(25247)
- 企(24984)
- 企业(24984)
- 数学(22341)
- 数学方法(22268)
- 地方(21113)
- 农(19716)
- 业经(16738)
- 贸(15844)
- 贸易(15827)
- 易(15347)
- 融(13306)
- 金融(13306)
- 农业(13009)
- 银(12911)
- 银行(12903)
- 制(12899)
- 行(12732)
- 地方经济(12623)
- 发(12346)
- 产业(12226)
- 财(11178)
- 环境(11024)
- 技术(10749)
- 学(10595)
- 机构
- 学院(202166)
- 大学(201310)
- 济(101175)
- 经济(99615)
- 研究(79732)
- 管理(75010)
- 中国(63717)
- 理学(62864)
- 理学院(62136)
- 管理学(61532)
- 管理学院(61134)
- 京(44384)
- 财(43212)
- 科学(42816)
- 所(40074)
- 研究所(35854)
- 中心(34747)
- 财经(33953)
- 经济学(33098)
- 经(31045)
- 农(30514)
- 江(30076)
- 经济学院(29700)
- 北京(29606)
- 院(28280)
- 范(26756)
- 师范(26547)
- 财经大学(25203)
- 业大(24354)
- 科学院(24264)
- 基金
- 项目(126254)
- 科学(101501)
- 研究(96241)
- 基金(93253)
- 家(80370)
- 国家(79740)
- 科学基金(68237)
- 社会(65101)
- 社会科(62111)
- 社会科学(62102)
- 基金项目(48002)
- 省(46860)
- 教育(42049)
- 自然(39884)
- 划(39671)
- 自然科(38997)
- 自然科学(38989)
- 资助(38632)
- 自然科学基金(38343)
- 编号(36809)
- 发(34654)
- 成果(29914)
- 部(29362)
- 发展(29256)
- 展(28781)
- 重点(28715)
- 国家社会(28272)
- 中国(26939)
- 创(26869)
- 课题(26701)
- 期刊
- 济(120563)
- 经济(120563)
- 研究(70826)
- 中国(46476)
- 管理(31573)
- 财(30075)
- 农(29766)
- 科学(27608)
- 融(25757)
- 金融(25757)
- 学报(25435)
- 经济研究(20901)
- 农业(20781)
- 教育(20320)
- 大学(20233)
- 业经(19899)
- 学学(18907)
- 财经(18066)
- 技术(17605)
- 问题(16238)
- 经(15928)
- 贸(15182)
- 国际(14050)
- 世界(13873)
- 业(12041)
- 技术经济(11438)
- 商业(10696)
- 经济问题(10321)
- 现代(9592)
- 经济管理(9582)
共检索到331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泽芳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是在与外国企业进行激烈竞争中取得发展的。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在国内经济型、中级乘用车、SUV市场立稳脚跟,并且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国外市场。在技术成果上,已经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在性价方面,自主品牌汽车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进一步增强实力,开拓市场。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自主品牌 汽车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力华 杨亚莉
在中外品牌汽车激烈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开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从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优势和外部威胁等方面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典型代表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和管理策略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自主品牌汽车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礼龙 周德群
本文介绍了自主创新下安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三条道路,即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坚持自我主导下的国际化战略;走集成式创新之路,坚持产品主导下的市场化战略;走跨越式创新之路,坚持自主产权下的品牌化战略。最后,提出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三点启示,即创建特色企业文化,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以人为本,实施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汽车产业 安徽汽车产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杰 李光金 赵慧
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集体低迷,然而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国。随着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在华布局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合资品牌为主、民族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2008年4月广汽本田提出了合资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通过研究影响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的经济、政治、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四大因素,并重点论述经济因素中重要变量与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直接关系,从而提出了中国汽车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研究系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国家要从产业战略角度科学规划,给自主品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企业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注意自主策略,优化创新方法,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创新企业体制与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球化 三极化 战略取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树华,汪秀婷,管顺丰
通过对自主发展的实质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控制“两权”,即股权和知识产权,只有以股权为基础,以知识产权为目的,“两权”优化发展,才能真正掌握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使我国的汽车产业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股权 知识产权 自主发展 汽车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世锦 冯飞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 ,在一个国家框架内 ,已经越来越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这个结论对发达国家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都是适用的。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球化 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程晓青 李思静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总产量和销量方面均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国际市场仍难以与大品牌抗衡。日本汽车产业是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典范,精准的市场定位、产业链式海外布局、投资与出口协同并进、积极同国内外企业抱团发展都是其站稳全球市场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深入研究和学习日本汽车产业的海外发展路径后,中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做好国际市场定位、加强周边产业培育、协同对外投资与出口关系、营造国内外"朋友圈",努力将中国汽车打造成为国际大品牌。
关键词:
日本 汽车产业 海外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丽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在大城市迅速增长,给大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4个城市先后实行了"限购"政策,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负面影响:降低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对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产生压力、使外商在投资汽车产业上踩刹车、导致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退出;正面影响: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高端知名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知名品牌汽车经销商销量上升并出现汽车经销新业态。为了消除"限购"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提升汽车销量、质量和开发汽车租赁市场。
关键词:
“限购” 中国汽车产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关键词:
战略对策 国民经济支柱 竞争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建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将成为把公众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中国已加入WTO ,中国将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 ,中国有望在未来10~20年 ,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汽车产业 汽车市场 消费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对接国际惯例,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从市场供求到体制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市场扩张、产销两旺、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市场集中度提高、国际市场逐步拓展的新的发展格局。但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分析国际供求趋势着手,充分利用汽车产业的增长空间,化解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矛盾,加强对汽车产业的宏观调控,确立正确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消除汽车行业投资泡沫,改善汽车消费环境,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