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9)
2023(6272)
2022(5295)
2021(5369)
2020(4555)
2019(10908)
2018(10891)
2017(20876)
2016(10897)
2015(12884)
2014(12705)
2013(12435)
2012(11292)
2011(10463)
2010(10474)
2009(9656)
2008(9282)
2007(7947)
2006(6835)
2005(6225)
作者
(30400)
(25255)
(25220)
(24299)
(16192)
(11891)
(11471)
(9937)
(9707)
(8853)
(8716)
(8520)
(8225)
(7942)
(7865)
(7813)
(7611)
(7320)
(7170)
(6843)
(6325)
(6145)
(5949)
(5785)
(5717)
(5715)
(5452)
(5252)
(5012)
(4941)
学科
(53013)
经济(52973)
方法(29018)
管理(28297)
数学(27293)
数学方法(26781)
(25605)
(20189)
企业(20189)
中国(15630)
(12026)
贸易(12018)
(11844)
(11475)
(9077)
业经(8335)
(8032)
(7938)
(7290)
银行(7287)
环境(7261)
理论(7246)
农业(7111)
(7064)
(6906)
金融(6906)
(6444)
(6312)
关系(6241)
(6191)
机构
大学(159778)
学院(157073)
(75766)
经济(74685)
管理(62380)
研究(56687)
理学(54260)
理学院(53710)
管理学(52520)
管理学院(52254)
中国(45088)
(34677)
科学(32125)
(30669)
(27763)
研究所(25443)
财经(25366)
中心(25258)
经济学(24801)
(23454)
北京(22910)
经济学院(22322)
(21327)
(20598)
业大(20381)
(19865)
财经大学(19165)
(19159)
师范(18974)
科学院(16986)
基金
项目(106918)
科学(85799)
基金(81560)
研究(76992)
(71650)
国家(71233)
科学基金(61365)
社会(51112)
社会科(48764)
社会科学(48754)
基金项目(41187)
自然(39522)
自然科(38747)
自然科学(38741)
自然科学基金(38069)
(37343)
教育(36141)
资助(36117)
(33089)
编号(29058)
(25548)
重点(24247)
成果(23101)
中国(22783)
国家社会(22746)
(22450)
教育部(22282)
(21812)
人文(20673)
大学(20659)
期刊
(74579)
经济(74579)
研究(47741)
中国(29599)
管理(23968)
科学(22272)
(21592)
学报(20847)
(18338)
大学(16665)
学学(15598)
技术(15581)
教育(14877)
经济研究(14440)
(13114)
金融(13114)
农业(13069)
财经(12737)
统计(12173)
(11071)
(10409)
(10355)
世界(9929)
问题(9750)
业经(9741)
决策(9644)
国际(9373)
技术经济(9257)
(8626)
资源(7418)
共检索到229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兰凤  易行健  
本文模拟了1953~2005年间中国的能源需求函数,并在模拟基础上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但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小于国民收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另外,中国人口也是影响能源需求的一个显著因素,能源价格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在对中国长期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和模拟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减缓能源需求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龙全  魏晓平  张炎治  
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的启动,能源的瓶颈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研究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测未来能源的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制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供应战略和供需平衡策略,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胜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灰色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采用C-D生产函数扩展模型,揭示了GDP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通过对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于测算和预测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比较理想,由此测算了未来几年的能源消费量。得出结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必须实行节能降耗;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加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有序发展清洁能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卫东  朱红杰  
能源需求预测是能源规划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经济增长、总人口、产业结构、城市化率、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影响能源需求。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两种函数形式(线性和指数)建立了基于影响因素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以1980-2005年的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并使用2006-2010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检测样本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显示,指数模型的预测能力略优于线性模型,但两者的能源消费量预测值都接近真实值,估计误差较小:拟合部分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6%和0.57%,检测部分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8%和0.624%。这说明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解决我国能源系统非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阳威  孙梅  王小芳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有效地预测能源需求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自学习、自适应的特点,适用于难于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但是传统的BP网络在学习过程中易发生震荡,且收敛缓慢。文章通过加入动量项改进了传统的BP神经网络,综合考虑了影响中国能源需求的各个因素,并选取了主要且可量化的因素:国民生产总值(GDP)、城镇人口比例、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能源结构、技术进步、消费水平。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1990到2007的各项实际数据,建立了中国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并用MATLAB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较好的实用价值,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毕清华  范英  蔡圣华  夏炎  
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出发,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设定了3种经济发展情景:基准情景、强化低碳情景和粗放型情景。分析了3种情景下我国未来的一次能源需求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2排放趋势,为把握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形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是在Monash模型的基础上构造的我国能源经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DECGE)。结果显示,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率预期,如果没有额外的政策措施,2020年之前我国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但在适度的低碳政策引导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将控制在45.52亿t标煤,CO2排放强度将达到1.635 t/万元,相对2005年下降45...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彬德  张丽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科学地预测我国能源需求量,对于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是处理多个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最容易操作的模型之一,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能源需求量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消费量组成,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应用VAR模型对我国中长期的能源需求总量、煤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邢小军  周德群  
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辅助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建立中国能源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价格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能源供求状况,而且利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的方法是可行的。在长期中,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燃料价格、消费水平、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出口水平影响着中国的能源需求;在短期中,经济产出和产业结构灵敏度较高,显著影响能源需求。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以为能源需求的预测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柏  
基于协整、动态最小二乘法与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1953年以来的中国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价格弹性系数与结构弹性系数进行了估计与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均能对能源消费产生显著影响,但能源价格的影响相对微弱。GDP增长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1833万吨标准煤,这与最近6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吻合地很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3136万吨标准煤,能源价格增长1个百分点将抑制能源需求813万吨标准煤。过去50年中,经济增长消费了约90%的能源,10%左右的能源被浪费。得到的主要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想更大地发挥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调节作用,必须让市场主导能源价格机制的形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伯敬  
能源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能源状况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些时候,甚至是决定的因素。因此,能源是我们实现四化的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根据计划期要求达到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来预测能源需求量。目前,国内有不少文章探讨这个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我们感到,要做好能源预测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尤其在预测方法的使用上还有不少矛盾之处。如有的把相关分析法视作能耗法的一种,同能源弹性系数法分列。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求能源弹性系数可以不作相关分析,不必与统计回归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会强  胡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不断提高。文章利用能源消费量的历史数据,建立了我田能源消费系统的ARMA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的组合模型,通过组合模型和ARMA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的具体比较分析,证明组合模型更为易行、有效。结论可以作为我国及地区未来能源消费量预测的有效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二坡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的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特点,并选择确定性加随机性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对我国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然后详细介绍了建模的过程,并对模型预测精度和参数稳定性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组合模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预测方法;最后用该模型对我国2004-2020年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琼  曹燕鸥  薛平  
本文首先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市数据利用正态分布估计了我国人口死亡年龄的概率分布,再以人口年龄结构为一阶马尔科夫过程为基准,模拟和预测了我国1950-2050年间历年详细的人口年龄结构,结果发现:以更为客观科学的一阶马尔科夫过程为基础,并考虑人口出生与死亡的内在联系后,估计得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联合国每五年公布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一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鹏  
基于二次型影子成本模型,建立能源需求增长的分解框架。采用1985~2010年中国省域数据的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有效地降低了能源需求;技术变化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较小;劳动力与能源之间价格扭曲的变化显著地增加了能源需求,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价格扭曲效应则不明显;能源对劳动力的替代和资本对能源的替代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正负相抵,总的替代效应较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伯强  
Based on modern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terminants of energy demand in China,builds Chinese energy demand model,examines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aggregat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main economic variables such as GDP using the Johansen multivariate approach.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unique long\|ru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variables in the model over the sample period.A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framework for forecasting the short\|run fluctuations in the aggregate demand of chi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