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4)
- 2023(12957)
- 2022(10903)
- 2021(10136)
- 2020(8654)
- 2019(19877)
- 2018(19519)
- 2017(37167)
- 2016(20136)
- 2015(23074)
- 2014(23188)
- 2013(23543)
- 2012(22519)
- 2011(20917)
- 2010(21116)
- 2009(19846)
- 2008(19814)
- 2007(17839)
- 2006(15690)
- 2005(14457)
- 学科
- 济(107111)
- 经济(107013)
- 管理(56080)
- 业(51171)
- 方法(43505)
- 企(39555)
- 企业(39555)
- 数学(38676)
- 数学方法(38348)
- 中国(27111)
- 农(24218)
- 学(22457)
- 地方(21800)
- 财(21473)
- 贸(19227)
- 贸易(19219)
- 业经(19067)
- 易(18642)
- 制(17428)
- 农业(16315)
- 和(15420)
- 融(15274)
- 金融(15271)
- 环境(15198)
- 银(15068)
- 银行(15035)
- 行(14500)
- 地方经济(14137)
- 理论(12462)
- 发(12460)
- 机构
- 大学(316166)
- 学院(311656)
- 济(143475)
- 经济(140889)
- 研究(116735)
- 管理(114264)
- 理学(98022)
- 理学院(96809)
- 管理学(95206)
- 管理学院(94613)
- 中国(88581)
- 科学(70227)
- 京(67522)
- 财(62892)
- 所(61188)
- 研究所(55804)
- 农(54264)
- 中心(51125)
- 财经(50723)
- 经济学(46613)
- 经(46097)
- 江(45772)
- 业大(44797)
- 北京(43305)
- 农业(42874)
- 经济学院(41879)
- 范(41433)
- 师范(41051)
- 院(40849)
- 财经大学(37645)
- 基金
- 项目(201875)
- 科学(158996)
- 基金(149783)
- 研究(144044)
- 家(132106)
- 国家(131094)
- 科学基金(110277)
- 社会(94714)
- 社会科(89881)
- 社会科学(89853)
- 基金项目(78094)
- 省(74709)
- 自然(70102)
- 自然科(68423)
- 自然科学(68392)
- 自然科学基金(67242)
- 教育(65055)
- 划(64468)
- 资助(62513)
- 编号(55492)
- 部(46750)
- 重点(46211)
- 成果(46068)
- 发(44708)
- 国家社会(40904)
- 创(40689)
- 教育部(39811)
- 科研(38893)
- 课题(38615)
- 创新(38386)
- 期刊
- 济(162043)
- 经济(162043)
- 研究(95935)
- 中国(59235)
- 学报(52050)
- 农(48629)
- 科学(47799)
- 财(47439)
- 管理(41560)
- 大学(38301)
- 学学(36065)
- 农业(32981)
- 融(28742)
- 金融(28742)
- 经济研究(27993)
- 财经(26558)
- 教育(26036)
- 技术(24341)
- 经(23020)
- 业经(22827)
- 问题(21412)
- 贸(18976)
- 业(18533)
- 世界(17446)
- 技术经济(17119)
- 国际(16793)
- 统计(16351)
- 资源(15367)
- 版(14720)
- 商业(14542)
共检索到47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穆献中 宗玉生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矿物能源紧缺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矿物能源节约利用的潜力以及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从能源结构的合理性、消费利用的经济性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不可再生矿物能源消费利用的途径,并以技术、经济、环境的大量实际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我国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不同消费用途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作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替代利用,乙醇汽油替代常规汽油,煤炭液化和石油化工,煤炭、天然气发电以及天然气化工等不同消费途径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比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矿物能源资源的消费结构、替代措施、矿物能源的深加工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
关键词:
矿物能源 经济有效性 替代利用 合理利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栾贵勤 杨青 周雯瑜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索中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证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能准确反映出以上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出"绝对能源消费系数"的新概念来评价能源消费与经济的关联性,并以此为根据,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对比提出几点建议及对策以供政府、企业决策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杰
文章对1978—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煤、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对物价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论表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对物价变动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从能源消费结构与物价变动的分析来看,煤、石油资源消费对物价上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且石油资源消费量对物价变动的影响较大,而天然气资源消费量与物价变动之间则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物价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文章使用趋势外推框架中的Compertz曲线方法对2012~2021年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状况进行拟合预测,并采取改进系数进行数据修正;并在预测基础上,对未来10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GM(1,2)分析,确定了两者间相互贡献的正负方向并与历史结果对比,以期对我国的能源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 齐晔
本文从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增量分解双向入手,兼顾产业部门、行业部门结构,剖析1996-2011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减缓了产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重点耗能行业经济增速下降使行业部门结构变化转向节能。我国目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出口依赖型经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追求都使重化工业化趋势愈加明显,严重制约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一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成效显著,但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拉动了重点耗能行业的增长,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应当控制经济增速,构建消费主导模式,加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大于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未来经济发展在注重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必须注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远新 林振山
该文采用重心模型探究中国能源消费重心变化规律及其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置都偏离几何中心,偏于东南部地区。但能源消费重心有向西、向南偏移趋势,而中国经济重心偏东偏北的运动趋势,二者呈相反方向运动规律。
关键词:
能源消费 重心模型 偏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鹏 顾晓薇 刘敬智 王青
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能源危机时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低,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年~2003年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为4·76%,能源消耗总量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脱钩;研究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增加约22·8×108t标准煤,而能源...
关键词:
中国 能源消费 分解 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胜 黄登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利用率低下。本文利用C-D函数,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DEA方法,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揭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测算由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而进行能源效率评价,并根据经济惯性原理,发现了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能源效率 DEA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杰 邱立成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从对中国能源消费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从不同的时间序列对中国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选取国家的不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1978年~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但是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帆
考察我国能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数据进行滤波分解、剔除趋势成分,研究二者的波动关系,并构造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能提高0.36个百分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揣小伟 黄贤金 王倩倩 钟太洋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数量的短缺以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安全。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一些高耗能生产和生活行为的过度扩张,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量逐年上升,我国已经成为从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本文把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数学方法引入能源结构领域,对我国1991年~2006年能源消费情况做了数量和结构上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总量逐年上升;②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之间的差值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在缓慢下降,石油、天然气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