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3)
- 2023(13181)
- 2022(11201)
- 2021(10833)
- 2020(9308)
- 2019(21904)
- 2018(21480)
- 2017(40391)
- 2016(21682)
- 2015(24788)
- 2014(24712)
- 2013(24519)
- 2012(22645)
- 2011(20439)
- 2010(19994)
- 2009(18704)
- 2008(18611)
- 2007(16338)
- 2006(13776)
- 2005(12334)
- 学科
- 济(92081)
- 经济(91955)
- 管理(61001)
- 业(59586)
- 企(46572)
- 企业(46572)
- 方法(46557)
- 数学(41878)
- 数学方法(41315)
- 农(26401)
- 中国(25703)
- 财(24395)
- 贸(18994)
- 贸易(18987)
- 易(18581)
- 学(18034)
- 制(17928)
- 农业(17851)
- 业经(17692)
- 务(14903)
- 财务(14848)
- 财务管理(14807)
- 地方(14758)
- 银(14163)
- 银行(14138)
- 企业财务(14042)
- 融(13628)
- 金融(13625)
- 和(13505)
- 行(13475)
- 机构
- 大学(314404)
- 学院(310904)
- 济(135083)
- 经济(132607)
- 管理(121428)
- 研究(105794)
- 理学(105263)
- 理学院(104106)
- 管理学(102282)
- 管理学院(101694)
- 中国(82014)
- 京(65717)
- 科学(62850)
- 财(61333)
- 所(52495)
- 农(50089)
- 中心(49668)
- 财经(49346)
- 研究所(47849)
- 业大(45231)
- 经(44953)
- 江(43715)
- 经济学(43051)
- 北京(41638)
- 范(39542)
- 农业(39524)
- 师范(39160)
- 经济学院(38942)
- 院(38158)
- 财经大学(36729)
- 基金
- 项目(210935)
- 科学(167016)
- 基金(156677)
- 研究(152866)
- 家(136892)
- 国家(135814)
- 科学基金(116538)
- 社会(99108)
- 社会科(94013)
- 社会科学(93990)
- 基金项目(82112)
- 省(78868)
- 自然(74951)
- 自然科(73264)
- 自然科学(73240)
- 自然科学基金(71957)
- 教育(70561)
- 划(67995)
- 资助(65146)
- 编号(60610)
- 成果(49177)
- 部(48580)
- 重点(47699)
- 发(44595)
- 创(43436)
- 国家社会(42378)
- 教育部(41837)
- 课题(41232)
- 科研(41115)
- 创新(40829)
共检索到450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自敏 兰羽珩 邓明艳 张娅
在全面脱贫背景与共同富裕目标下,能源消费公正对人民美好愿望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区别于“一刀切”的能源贫困线,本文利用基本需求法、QUAIDS模型和等价尺度法测算不同地区能源贫困线,采用能源贫困指数和似不相关回归法对中国能源贫困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中国能源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能源贫困整体较为严重;地区能源贫困线基本形成东高西低的特征;新能源供应系统完善有利于缓解能源贫困。基于能源消费视角,精准识别中国不同地区的能源贫困状态,制定中国分省能源消费的差异化政策措施,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绿色消费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明 唐丽霞
本文使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贫困村庄建档立卡户与非贫困户的多维贫困指数。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总体而言,卫生设施、生活用主要燃料和生产性资产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指标。分指标和农户类型的测度表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强度与建档立卡户接近,两种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与非贫困户相比,建档立卡户在家庭人均纯收入、健康状况、住房以及耐用品拥有量等指标上的贫困程度更深。分区域测度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多维贫困指数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也存在深度多维贫困群体。进而,本文比较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治和 王丹 张强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论视角,建立政府、政府专门的扶贫机构和扶贫对象三大参与主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中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探究识别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其策略调整过程、演化趋势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影响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度的几大因素,由此得到一些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的启示,为减少贫困识别偏差和改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关键词:
多维隐性贫困 精准识别 乡村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琦璐 程开明 庄燕杰
文章基于降尺度能源平衡表估算2003—2019年我国城市能源消费量,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解析城市能源强度的时空差异及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能源强度持续下降,变动态势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资源型城市能源强度下降较快但仍有较大节能潜力;城市能源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其变动趋势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而地区间差异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城市能源强度类型的“马太效应”突出,低能源强度城市存在先发优势“惯性”,高能源强度城市则存在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城市能源强度类型的转换受到相邻城市类型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丽
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条件。实现贫困数据的精准分类与识别以及贫困识别由定性到定量、由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精准识别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中的分类算法实现。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生计环境六个方面建立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精准识别模型,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模型的分类及识别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型效果良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品芳 刘长庚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通过对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共五个行政村的入户调研,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发现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着贫困户识别偏离的突出问题。根据现有扶贫工作程式,建立了贫困户精准识别模型,针对田野调查典型案例,对贫困户识别偏离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一是要构建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关联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等技术解决农户财产、收入和支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二是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以提高识别的精准性、帮扶的针对性;三是要调整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多维度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进行考量,村民代表从不同维度进行量化考评,村组干部根据量化考评结果和实际情况行使表决权,以此强化村组干部的责任,有效避免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玉蓉 张青山 邹君
为综合评价湖南农村水贫困现状,找出有效应对措施,以国外最新的水贫困理论为依据,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并整理出湖南3种地貌类型区6个行政村的水贫困评价数据;采用非均衡法测算水贫困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南农村水贫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即湘西山区最为严重,RWPI值均小于20;湘北洞庭湖平原区最弱,其值在55~56之间;而湘中丘陵区介于其间。不同地区水贫困各系统的综合得分不同,只有提高且均衡各系统的综合得分才能有效减轻地区水贫困程度。供水设施欠佳、利用能力偏低是地区间水贫困状况不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水资源状况是其次要驱动因素;农村环境问题和低效用水是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朝辉 耿玉德 王太祥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应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对比分析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的退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强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精准扶贫效用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林业生产经营技能、退耕补偿满意度等是影响农户退耕意愿的重要因素,且不存在显著的贫困尺度差异;第二,亲戚中是否有乡(村)干部、同村人的退耕效果、退耕风险感知、退耕预期收入等对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退耕意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规范并强化乡(村)干部的引导作用,建立退耕还林的典型经验推介机制,提升退耕农户的林业生产能力与非农就业技能,
关键词:
退耕意愿 贫困尺度 贫困农户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滨 王竞陶 刘浩 方可
相对贫困识别是新时期相对贫困治理的基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基于多维贫困指数MPI的计算框架,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五个维度遴选指标,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计算模型,并对环京津地区河北省所属的71个县域2012—2021年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以各维度中位数的60%作为相对贫困的判别标准,对环京津地区县级尺度的相对贫困进行了识别;采用指标贡献度方法对2012—2021年环京津地区县级尺度相对贫困的致贫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依此给出了环京津地区县级尺度相对贫困的治理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俊宇 黄贤金 戴靓 陈志刚 李月
为深入了解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论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计算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生态基尼系数和经济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然处于"高度不平均"状态;从经济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位于"相对平均"区间。同时,提出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以评价2008年各个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平性和差异性,利用贡献系数矩阵对各个区域进行类型划分,阐述各个类别的特点,以期为国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 基尼系数 省级区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力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现,妇女贫困问题有其特殊性,妇女较男子更为贫困,其所面对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贵州省扶贫实践为基础,探索其扶贫过程中对女性需求、妇女发展的关注。研究发现: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纳入了助推妇女脱贫的内容,精确瞄准、精准助力、多途径助推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妇女反贫困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困境,妇女反贫困要真正进入政府扶贫政策决策主流,普惠贫困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妇女反贫困,应把性别平等纳入扶贫政策系统;实现精准扶贫,应把妇女列为关键目标,反贫困政策应把妇女作为关键因素。
关键词:
妇女贫困 性别平等 精准扶贫 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晔 耿涌
通过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和贵州17个省级区域为案例区,评价其社会代谢现状和潜力,并通过因素分解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限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关键因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关键词:
中国农村 贫困人口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