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8)
2023(11297)
2022(9414)
2021(8781)
2020(7043)
2019(16253)
2018(15887)
2017(30496)
2016(16327)
2015(18263)
2014(18120)
2013(18149)
2012(17472)
2011(16193)
2010(16519)
2009(15280)
2008(15208)
2007(13560)
2006(12590)
2005(11738)
作者
(45872)
(38049)
(38037)
(36377)
(24671)
(18192)
(17287)
(14744)
(14724)
(13784)
(13153)
(12614)
(12459)
(12289)
(12283)
(11857)
(11445)
(11040)
(10993)
(10650)
(9744)
(9309)
(9229)
(8761)
(8705)
(8690)
(8434)
(8403)
(7648)
(7634)
学科
(79027)
经济(78955)
管理(45267)
(43485)
(32482)
企业(32482)
中国(28001)
方法(27641)
数学(24954)
数学方法(24755)
(22029)
地方(20873)
(18534)
(17687)
贸易(17672)
(17227)
业经(16177)
(15619)
银行(15611)
(15503)
(15223)
(14878)
金融(14878)
农业(14653)
(12850)
环境(12657)
(12388)
地方经济(11729)
(11549)
技术(10576)
机构
学院(234026)
大学(233462)
(113545)
经济(111534)
研究(90806)
管理(87155)
中国(73610)
理学(72925)
理学院(72099)
管理学(71254)
管理学院(70789)
(52544)
(51111)
科学(48748)
(45661)
研究所(40618)
中心(40235)
财经(40080)
(36570)
经济学(35933)
(35900)
(34513)
北京(34056)
(32670)
经济学院(32275)
(31453)
师范(31226)
财经大学(29557)
(28727)
业大(27741)
基金
项目(144180)
科学(115585)
研究(110940)
基金(106177)
(90995)
国家(90229)
科学基金(77361)
社会(73595)
社会科(70060)
社会科学(70047)
基金项目(53925)
(53135)
教育(50156)
自然(46043)
(45668)
自然科(44983)
自然科学(44973)
资助(44931)
自然科学基金(44206)
编号(44063)
成果(37205)
(37097)
(34037)
重点(32611)
课题(31716)
国家社会(31315)
发展(31219)
(30712)
中国(29869)
教育部(29771)
期刊
(133757)
经济(133757)
研究(82805)
中国(53623)
(38728)
管理(35486)
(33341)
(32362)
金融(32362)
科学(30120)
学报(28600)
教育(26974)
农业(23011)
大学(22966)
经济研究(22966)
学学(21363)
业经(20571)
财经(20556)
技术(20159)
(17929)
(17765)
问题(17712)
国际(17261)
世界(15137)
(12603)
技术经济(12456)
(10919)
论坛(10919)
经济问题(10856)
现代(10834)
共检索到387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建刚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攻坚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需求随之猛增,而能源供应存在较大压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企业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一、我国能源行业对外直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  马野青  翁润  
在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对外投资的高端环节和低端环节转移,并用2003—2010年中国能源资源对外投资的投资个案实证检验了生产率、东道国特定因素和价值链环节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对外投资的高端环节表现出明显的高生产率偏好;企业拥有高生产率,投资东道国人均GDP、能源资源禀赋越大,越倾向选择高端环节转移;东道国市场竞争度和中间品贸易成本不符合预期,原因在于能源资源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只要条件允许,都会选择高端进入;分样本检验表明投资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偏好差异。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建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问题备受关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总体呈现出发生频率高、资金规模大、风险高发行业相对固定和区域集中度高等特征。从风险类型看,东道国政治风险、恐怖袭击、保护主义和社会文化风险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风险。为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利益,中国应着力构建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建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问题备受关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总体呈现出发生频率高、资金规模大、风险高发行业相对固定和区域集中度高等特征。从风险类型看,东道国政治风险、恐怖袭击、保护主义和社会文化风险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风险。为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利益,中国应着力构建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锐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FDI)在过去近10年时间里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归纳了中国对美FDI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全面分析了近年来促进中国对美FDI增长的驱动因素,以及国内企业在对美FDI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指出为继续推动中国对美FDI的快速发展,需要中美两国加强政治上的互信与理解,也需要中国企业充分熟知美国的投资规则,提高自身投资管理技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芳  
金融危机在对我国的出口、投资与消费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却也给我国能源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金融危机有利于扩大国际能源合作,加快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步伐,也有利于构建石油战略储备、促进节能降耗、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和推动能源价格改革,此外还十分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和改善能源产业结构。为了更好地在危机和困难中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解决能源领域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应在政策层面上加快进行调整和深化改革。例如以全面经贸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建立能源储备基金,强化结构节能和产业节能,尽快完善新能源标准体系和规范市场等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温辉  
当前,中国企业在传统能源领、新能源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中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合作,逐步形成了"能源+金融+服务"的合作模式。然而,中亚各国能源合作制度差异化、投资保护主义和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加大了中国企业投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因此,中国政府要加强与中亚各国政府之间的沟通,建立政治互信,构建中国-中亚多边投资协定以及引导中国企业转变能源投资模式等来降低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能源行业的投资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本文从23个国家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三方面选取了11个变量,通过对截面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了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路径。结论为: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GDP、外资政策、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东道国;其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减轻企业获取能源开采经营权的阻力;最后加强与东道国沟通,争取有利的优惠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晓丽  胡军峰  史雪飞  
运用指数因素分析法将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指数分解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数量效应、FDI行业分布效应和投资能源强度效应,拟揭示FDI行业分布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认为,FDI行业分布对中国能源消费影响较大并呈现加强态势。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FDI的行业分布,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国能源消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伦比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联通内外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采用正确的发展策略,反而会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对全球直接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动因和影响进行了梳理总结,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特点及面对的挑战及机遇进行分析,并从优化政策和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中间产品、发挥香港及自贸区窗口作用、主攻“一带一路”和东盟方向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宋志刚  郭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继勇  计飞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层面所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文本安排,其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两国间的双边直接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2006年至2013年间能源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双边投资协定对美国能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促进作用;第二,双边投资协定对处于不同区域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存在着差异;第三,东道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仍然需要立足于本国的制度环境建设和法治水平的提高,单纯依靠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来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有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Mehmet Ogutcu  
就能源而言,中国是名副其实 的超级大国。中国是能源第二大消费国和第三大生产国,其初级能源消费量相当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总量(仅次于美国)的1/5,世界总量的1/10;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世界总量的1/10(全球第二大排放者)。中国也是能源产品、服务和技术的最大潜在市场,中国如何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将在未来十年中极大地影响其自身和全球环境与能源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