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8)
- 2023(13594)
- 2022(11146)
- 2021(10303)
- 2020(8520)
- 2019(19867)
- 2018(19620)
- 2017(38330)
- 2016(21185)
- 2015(23917)
- 2014(23956)
- 2013(23797)
- 2012(22372)
- 2011(20333)
- 2010(20211)
- 2009(18829)
- 2008(18686)
- 2007(16883)
- 2006(14913)
- 2005(13794)
- 学科
- 济(92973)
- 经济(92895)
- 管理(58498)
- 业(55366)
- 企(42855)
- 企业(42855)
- 方法(38937)
- 数学(34929)
- 数学方法(34611)
- 中国(28897)
- 农(27451)
- 财(23342)
- 贸(19860)
- 贸易(19852)
- 易(19403)
- 业经(19277)
- 学(18875)
- 制(18867)
- 地方(18345)
- 农业(17613)
- 环境(16405)
- 银(15603)
- 银行(15571)
- 行(14958)
- 融(14439)
- 金融(14437)
- 策(14064)
- 务(13421)
- 和(13413)
- 财务(13385)
- 机构
- 大学(303869)
- 学院(303121)
- 济(137023)
- 经济(134501)
- 管理(113241)
- 研究(111244)
- 理学(96608)
- 理学院(95528)
- 管理学(94002)
- 管理学院(93429)
- 中国(85862)
- 科学(65200)
- 京(64803)
- 财(61949)
- 所(56675)
- 农(52074)
- 研究所(51381)
- 中心(50102)
- 财经(48749)
- 江(45885)
- 经(44400)
- 经济学(43888)
- 业大(43025)
- 北京(41490)
- 农业(40880)
- 院(39937)
- 范(39839)
- 经济学院(39662)
- 师范(39456)
- 财经大学(35946)
- 基金
- 项目(196305)
- 科学(155253)
- 研究(144949)
- 基金(144117)
- 家(125577)
- 国家(124605)
- 科学基金(105848)
- 社会(93835)
- 社会科(89072)
- 社会科学(89047)
- 基金项目(74795)
- 省(74323)
- 自然(66187)
- 教育(66143)
- 自然科(64628)
- 自然科学(64610)
- 划(63629)
- 自然科学基金(63501)
- 资助(59874)
- 编号(57860)
- 成果(48193)
- 部(45258)
- 重点(45043)
- 发(44375)
- 课题(40686)
- 创(40056)
- 国家社会(39750)
- 教育部(38726)
- 创新(37722)
- 科研(37637)
- 期刊
- 济(151313)
- 经济(151313)
- 研究(94581)
- 中国(59451)
- 农(48017)
- 财(47058)
- 学报(45987)
- 科学(43462)
- 管理(41081)
- 大学(34847)
- 学学(32723)
- 农业(32353)
- 融(31851)
- 金融(31851)
- 教育(30365)
- 经济研究(25968)
- 技术(25144)
- 财经(24650)
- 业经(23531)
- 经(21367)
- 问题(20716)
- 贸(18947)
- 业(18252)
- 国际(16797)
- 世界(16194)
- 技术经济(15602)
- 统计(14455)
- 版(13764)
- 理论(13693)
- 现代(13562)
共检索到461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丽丽 赵子健 赵旭
本文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社会核算矩阵,使用SAM账户乘数分析方法探讨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特征,部门扩张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影响。同时利用SAM价格乘数研究不同的能源价格政策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采用对煤炭收取碳税的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进行补贴的价格政策是有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有着积极作用,并能够降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鹏 孟凡生
化石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研究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问题,有助于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是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应提高能源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能源可持续供给计划。
关键词:
能源供给结构 低碳化 影响因素 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贺玉 吴宗法
【目的】环境恶化和能源安全问题要求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厘清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简称用能权政策)对省域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影响和作用路径对市场型环境权益规制建设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方法】本文从“准自然实验”视角研究用能权政策试点省份政策实施效果,把用能权政策试点的4省份(浙江、福建、河南和四川)作为实验组,其余26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作为对照组。选择政策起始年2016年为冲击时间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用能权政策实施与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关系。【结果】(1)用能权政策可以显著提升试点省份和毗邻省份的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水平;(2)绿色技术进步和降低资源依赖是用能权政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主要路径,产业结构升级和公众环保关注的中介机制路径尚未畅通;(3)用能权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和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低值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本文证实了用能权政策能够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降低资源依赖实现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因此,建议积极有序扩大用能权政策的试点范围,充分认识地区差异性和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对用能权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推动地区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琳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能源结构的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创建低碳经济体、降低煤电比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清洁发展机制 能源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艳平 李佳锶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居民高碳低效的能源消费现状已受到广泛的政策关注。尽管学术界对能源政策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家庭行为或意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到能源政策是如何实施的,并假设个体在做出行为选择时已充分了解政策信息。研究将政策感知的概念纳入能源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中,利用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居民政策感知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政策感知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通过了更换被解释变量和改变样本容量的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发现,居民政策感知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和教育水平差异,其促进作用在男性、农村地区居住的居民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三类人群中尤为明显。研究强调了政策感知在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并进一步思考能源政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不同群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德斌 董炜 余谦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特征设置基准情景和约束情景,预测了分情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_2排放量。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相应的CO_2排放量。研究表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及CO_2排放量;具体而言,到2020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减少34708.6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基准情景下的6.55%)、88977.9万吨的C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需求 碳排放 低碳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煜 曹大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国实现产业政策的低碳化转型,其中包括降低碳排放的狭义转型和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广义转型。其基本思路是,以产业组织政策为核心,以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的发展为重要条件,通过加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实施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普遍性减税、重点实施产业组织政策、大力实施新型产业政策,以及配套实施综合性产业结构政策等在内的多项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政策 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子英 段建南 向昌盛 许敏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走低碳发展的道路,要改变以往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国近9年来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与总能源的关联度分别为0.873 5、0.608 3、0.725 1、0.762 9。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原煤为主要能源手段,这种能源结构不利于建构低碳经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大力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结构 碳排放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广阔 韩超
我国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面临着较大的减排压力的背景下,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而如何评价与改善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DEA交叉模型,对中国1996~2012年各年度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各年度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有明显差异,且起伏较大;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环保市场等宏观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益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业虽然被认为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旅游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研究一直缺乏定量研究成果。文章以中国酒店业为例,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中国酒店业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需要消耗330.99千克标准煤。通过产业部门间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酒店业整体仍然处于高耗能阶段,酒店业在节能减排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通过与本地居民能
关键词:
酒店业 能源消耗 低碳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朱连洲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C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碳税和碳排放变量,细化出能源部门,并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主要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设定节能减排基准情景,针对碳减排、碳税和能源结构调整这三个不同的能源政策对经济发展以及碳排放的冲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能源政策总有不足之处,要么减排效果欠佳,要么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将减排政策系统化,构造一个适应现实需要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卫旭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高能耗、高污染的纺织服装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应对国际低碳贸易壁垒,满足市场对低碳纺织服装品的需求,就必须实施低碳新政策,进行低碳化转型。在纺织服装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政府是引导与促进者,是低碳转型规制的制定及实施者,是信息推广及形象营销者,是纺织服装业低碳化转型规范进展的管理监督者。政府应倡导纺织服装品的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建立纺织服装业低碳技术支持体系,支持纺织服装业低碳技术改造,做好对纺织服装品低碳检测与认证服务等工作,以推动纺织服装业快速规范转型。
关键词:
政府 纺织服装 低碳化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 赵先超
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过程中的中国城市,向低碳化发展是其必由之路。基于DPSIR模型,从低碳化基础、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建筑低碳化、交通低碳化、环境低碳化、碳汇能力和社会低碳化8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线性加权法对我国36个城市进行了测度。结果分析表明:城市总体低碳化发展水平不高,还没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将之划分为3个准低碳城市、22个中碳城市、11个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异态势;低碳化发展指数与城市财富和城市规模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低碳化发展在各个方面还不平衡,薄弱之处需要提高。该研究试图为各市统筹兼顾、因地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士春 习蓉 何正霞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减排 影响因素 LMDI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传哲 任懿
随着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大,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行业不断成熟,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调整。本文分析了绿色信贷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选取2007—2016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通过扩张效应、技术效应和反馈效应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绿色信贷比率与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关联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我国整体绿色信贷比率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效果显著。本文认为,要以政策为导向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扩大,合理配置贷款资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能源消费结构 低碳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