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7)
- 2023(16587)
- 2022(14362)
- 2021(13558)
- 2020(11361)
- 2019(26460)
- 2018(25884)
- 2017(49290)
- 2016(26651)
- 2015(30210)
- 2014(29637)
- 2013(29238)
- 2012(26621)
- 2011(24060)
- 2010(23633)
- 2009(21400)
- 2008(20793)
- 2007(17534)
- 2006(15114)
- 2005(12943)
- 学科
- 济(107149)
- 经济(107015)
- 管理(75419)
- 业(70715)
- 企(58510)
- 企业(58510)
- 方法(52798)
- 数学(46551)
- 数学方法(45939)
- 中国(28783)
- 农(27937)
- 财(25957)
- 业经(23262)
- 学(23221)
- 贸(20737)
- 贸易(20729)
- 易(20205)
- 地方(18655)
- 农业(18614)
- 制(17719)
- 理论(17013)
- 环境(16851)
- 和(16774)
- 技术(16754)
- 务(16417)
- 财务(16343)
- 财务管理(16310)
- 企业财务(15473)
- 划(15061)
- 银(15033)
- 机构
- 大学(379473)
- 学院(374473)
- 济(152664)
- 管理(150292)
- 经济(149752)
- 理学(132043)
- 理学院(130586)
- 管理学(128145)
- 管理学院(127483)
- 研究(126547)
- 中国(93312)
- 京(80461)
- 科学(79226)
- 财(66274)
- 所(62540)
- 农(60745)
- 研究所(57961)
- 业大(57467)
- 中心(56836)
- 财经(54840)
- 江(50801)
- 北京(50395)
- 经(50320)
- 范(49629)
- 师范(49147)
- 农业(47918)
- 经济学(46599)
- 院(46029)
- 经济学院(42207)
- 财经大学(41311)
- 基金
- 项目(267461)
- 科学(211637)
- 基金(197206)
- 研究(192976)
- 家(173171)
- 国家(171819)
- 科学基金(147725)
- 社会(122939)
- 社会科(116611)
- 社会科学(116579)
- 基金项目(104516)
- 省(101480)
- 自然(97094)
- 自然科(94923)
- 自然科学(94895)
- 自然科学基金(93190)
- 教育(88878)
- 划(86951)
- 资助(81317)
- 编号(77156)
- 成果(61764)
- 重点(59950)
- 部(59911)
- 发(56086)
- 创(55664)
- 课题(52348)
- 创新(52017)
- 科研(51710)
- 国家社会(51562)
- 教育部(51515)
- 期刊
- 济(154726)
- 经济(154726)
- 研究(106079)
- 中国(64905)
- 学报(61711)
- 科学(56994)
- 农(53771)
- 管理(52961)
- 财(48929)
- 大学(47001)
- 学学(44164)
- 教育(38993)
- 农业(38128)
- 技术(31890)
- 融(26692)
- 金融(26692)
- 财经(25981)
- 经济研究(25958)
- 业经(24285)
- 经(22289)
- 业(20361)
- 问题(20253)
- 图书(20069)
- 科技(18155)
- 技术经济(17851)
- 版(17793)
- 资源(17250)
- 理论(17134)
- 统计(17051)
- 贸(16683)
共检索到525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国平
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能源福利绩效指标,通过LMDI因素分解模型将能源福利绩效变化总效应分解为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在此基础上对G20国家1990-2013年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印度、意大利、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的能源福利绩效较高,而土耳其、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的绩效增长较快;2巴西的技术效应为负,但服务效应紧随土耳其在G20中排名第二,技术效应为正而服务效应为负的国家有7个,技术效应为负而服务效应为正的国家有2个;3中国能源福利绩效较低,虽然技术效应最高,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国平
从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能源福利绩效指标,通过LMDI因素分解模型将能源福利绩效变化总效应分解为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在此基础上对G20国家1990-2013年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印度、意大利、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的能源福利绩效较高,而土耳其、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的绩效增长较快;2巴西的技术效应为负,但服务效应紧随土耳其在G20中排名第二,技术效应为正而服务效应为负的国家有7个,技术效应为负而服务效应为正的国家有2个;3中国能源福利绩效较低,虽然技术效应最高,但服务效应最低,最终导致总效应仍为负值。最后提出了中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德山 张淑英
根据中国2000—2007年的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分析6部门的完全能耗系数变化趋势,并采用因素分解法,将能耗强度变动分解为直接能耗变化、产品技术变化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在各个部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工业对煤、石油的完全能耗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煤和石油的能耗强度总量呈负向变化,主要原因是其直接能耗强度变动;天然气和电力的能耗强度总量呈正向变化,主要原因分别是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和产品技术变化;产品技术变化不利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运仓邮和其他非物质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国璋 王双
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能源消费也存在差异,分析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能够在区域层面上进一步理解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动。文章利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技术(LMDI)对1995-2005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进行区域因素分解,发现由区域内能源强度所显示的区域内技术进步因素是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决定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鹏 张英群 刘海洋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能源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变化、要素替代等效应。该分解法不同于传统的指数分解法和结构分解法,能够识别要素替代对能源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应用以上分解框架对1985-2010年中国能源生产率变化的分解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效应是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为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较小。然而,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和省际差异。要素替代效应在能源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经济落后省份的能源生产率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还发现,能源价格扭曲导致了能源稀缺省份的要素替代效应相对较小,而能源富集省份的要素替代效应相对较高的反常现象...
关键词:
能源生产率 技术进步 要素替代 价格扭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恒 石时 刘洪涛
本文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到2008年的区域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在区域层面探究了各个因素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机理及结果。研究结果发现燃料价格与能源强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热度日和冷度日的影响效果只有在南部地区显著,人均收入、投资资本比率等因素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更进一步的解释了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内在影响因素,有助于系统深入的分析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制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区域经济 面板回归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玉环 李倩 陈婷
本文根据我国三次经济普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行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法与完全分解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将能源消费强度分解为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率因素逐渐超越结构因素成为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主要因素,以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效率因素的提高,对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发挥积极作用;工业部门对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最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LMDI分解法 完全分解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博
基于2000~2011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地区能源强度进行了差异测算与分解,发现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正在逐渐扩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内各省份之间的差异,而区域间差异是次要的因素。通过检验地区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发现各地区的能源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并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多种因素对于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对各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各影响因素不仅会影响本地的能源强度,还会对其相邻地区的能源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泰尔指数分解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路世昌 杨肃志 李丹
文章通过测算G20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从G20国家整体层面、发达国家层面及发展中国家层面,运用2003~2012年跨国面板数据对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实际人均GDP与物质资本变量对G20国家创意商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差异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漫丹 诸大建 刘国平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绿色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分析比较各种福利和生态资源消耗度指标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人均生态足迹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标,并对二十国集团1996-2007年间的生态福利绩效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生态福利绩效处在二十国集团平均值以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平均值以上。1996-2007年间二十国集团的19个国家中生态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的只有中国、巴西、墨西哥,其中中国的下降速度最快;其余16个国家生态福利绩效均呈上升趋势,按照生态福利绩效增长率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南非、法国、阿根廷、英国。二十国集团国家福利与生态资源消耗脱钩关系以绝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陈银娥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2008—2020年G20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数字服务出口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数字服务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但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际竞争力极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追赶趋势明显。进一步,基于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服务业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互联网发展和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提升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抑制效应;分经济发展水平看,互联网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不显著的微弱抑制作用;分数字服务部门来看,5个维度影响因素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存在部门异质性。
关键词:
数字服务出口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茁 韩立岩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二十国集团(G20)就衡量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并给出了基本的量化方法。本文基于G20经济失衡指标,分析判断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平衡状况,发现中国经济外部指标已经回归均衡,但私人债务和私人储蓄率等内部失衡指标过高,由外部失衡向内部失衡转变的趋势初现,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平衡的过程中,应减少私人债务,提高投资效率,刺激居民消费,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国际讨论,防范经济失衡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保障较高的经济增长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对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和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保障能源可持续消费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宏观上调控上述因素,使其向能源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义 徐康宁
本文基于三个层面(3个产业、8个主要部门、43个子部门)使用LMDI分解法研究中国1994~2008年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计量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在1994~2004年期间提高了能源强度,但是,在2004~2008年期间却降低了能源强度,主要部门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一直在提升能源强度,子部门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在2002~2008年期间显著弱化了能源强度;能源替代效应一直在降低能源强度,影响作用甚小。此外,我们发现,在2003~2004年期间能源强度的意外反弹是源于产业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变动幅度较大而非技术效应变小的缘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嫮 徐亚男
建立衡量人才、技术、宽容、政府政策及基础设施4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分析其对G20国家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 4个因素综合排名前3位的国家是美国、德国、加拿大。其中,人才发展方面,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优势明显;技术方面,韩国、日本、德国得分居高;宽容方面,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盟位列前3位;政府政策及基础设施方面,德国、日本、美国居于前列。2 4个因素对G20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人才因素对创意产业发展影响最大;3 Florida的3T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政府政策及基础设施条件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G20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