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1)
2023(10149)
2022(8632)
2021(8000)
2020(7016)
2019(16473)
2018(16120)
2017(31617)
2016(16958)
2015(19444)
2014(19337)
2013(19717)
2012(18794)
2011(17094)
2010(17001)
2009(15958)
2008(15907)
2007(14083)
2006(12021)
2005(11011)
作者
(49244)
(41387)
(41225)
(39658)
(26320)
(19855)
(18929)
(16081)
(15649)
(14507)
(14212)
(13860)
(13253)
(13067)
(13031)
(12895)
(12400)
(12279)
(11933)
(11923)
(10345)
(10109)
(10063)
(9434)
(9393)
(9347)
(9125)
(8871)
(8230)
(8169)
学科
(81908)
经济(81836)
管理(47638)
(46084)
方法(42128)
数学(38609)
数学方法(38382)
(35804)
企业(35804)
中国(22499)
(20600)
(20341)
(18061)
贸易(18055)
(17592)
(14795)
(14462)
业经(14343)
农业(13483)
地方(13212)
(12491)
金融(12489)
(12448)
银行(12423)
(12265)
财务(12249)
财务管理(12217)
(11892)
企业财务(11679)
环境(10933)
机构
大学(257332)
学院(253315)
(119105)
经济(117199)
管理(97932)
研究(89389)
理学(85018)
理学院(84118)
管理学(82983)
管理学院(82515)
中国(69568)
(53659)
(52432)
科学(51220)
(44993)
财经(42988)
(41530)
研究所(40965)
中心(40551)
(39338)
经济学(39244)
经济学院(35701)
业大(35473)
(35167)
北京(34368)
农业(32985)
财经大学(32177)
(31600)
(31436)
师范(31119)
基金
项目(167395)
科学(133110)
基金(126157)
研究(121064)
(109803)
国家(108986)
科学基金(93134)
社会(80721)
社会科(76841)
社会科学(76820)
基金项目(65924)
(61068)
自然(58665)
自然科(57371)
自然科学(57353)
自然科学基金(56423)
教育(55458)
资助(53020)
(52658)
编号(46689)
(40058)
重点(37940)
成果(37864)
(35977)
国家社会(35050)
教育部(34755)
(34050)
中国(32973)
人文(32918)
科研(32470)
期刊
(124226)
经济(124226)
研究(75930)
中国(43608)
(39651)
学报(38411)
(36197)
科学(36190)
管理(33822)
大学(29106)
学学(27544)
农业(24552)
(24005)
金融(24005)
经济研究(22514)
财经(22220)
技术(19974)
教育(19325)
(19086)
业经(18401)
问题(17074)
(16358)
(14534)
世界(14123)
统计(13800)
国际(13757)
技术经济(13721)
商业(12622)
(11946)
理论(11873)
共检索到368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鞠可一  周德群  王群伟  吴君民  
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本文将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目标,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对1980年-2007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展开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单位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安全的贡献能力远大于传统能源;②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整体上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③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生玲  郝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能源生产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导致能源对外依赖性较大,能源进口和海外开发又面临较多挑战。国内能源开发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较晚,能源战略储备不完善等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在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消费最优化模型,并综合考虑本国能源与能源进口和海外开发之间、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间这两个关键的替代关系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可能影响,得出了中国能源消费的最优跨期消费路径。当前能源消费中的很多问题,包括日益增大的"能源缺口",都源于实际能源消费量严重偏离了这一"最优路径"所规定的消费水平。因此,为了有效缓解乃至从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爽  汤嫣嫣  刘倩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安全的维护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两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在对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进而影响能源安全;从能源供给角度来降低能源缺口,提高能源安全度,同时影响能源强度进而对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产生作用,以达到改善能源结构的目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敏  
目前北极地区正经历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使得北极油气资源的可获得性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环境变化使北极地区环境风险加剧,北极地区政治发展不稳定,开采北极油气资源具有商业风险等。这些因素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未来中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某些国家将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进口量和对海外油气资源的拓展视为威胁;北极油气资源开采、运输技术要求高,环境风险巨大。因此,中国在战略上应该抓住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并规避其风险,在策略上提高自己的能源供给能力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北极地区能源开发中,以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消费大量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增进居民福祉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积累了一定物质资本,但伴随这种高增长态势,引发了系列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安全提上了日程。本文着重对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需求做一分析,并就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爱军  万佳佳  
从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安全以及能源环境安全三个子系统出发,归纳14项测度指标构建我国能源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对于我国1995—2015年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三西格玛法则确定我国能源安全等级。结果显示:1995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状况存在较大波动,总体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虽然没有面临严重的能源安全威胁,但也远远未达到"安全"和"非常安全"的状态,可见中国能源安全状况亟须改善。分别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安全以及能源环境安全三个子系统来看,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明显低于能源消费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因此,保障能源供应是目前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着力点。最后,提出现阶段增强我国能源安全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云亨  方恺  叶瑞克  
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类似,人类对于能源安全也呈现一定的需求层次演进特征。满足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属于最低层次,解决能源贫困后将会致力于以合理的价格确保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进而追求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在能源安全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既要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又要兼顾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和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双重目标。尽管中国政府强烈的政治意愿与成熟的市场条件有利于能源转型,不过为了克服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目标取舍、转型期漫长以及政府与市场角色之争等难题,未来中国还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科技创新以及能源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管卫华  顾朝林  林振山  
首次建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动力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出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例将逐步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的消费比例将上升,尤其是石油消费的地位会提高。近10年来中国各部门能源消费比例变化表现为生活和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比例下降,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上升。由于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一直占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今后应调整工业结构,降低能耗高的工业部门比重,采取措施降低第三产业过快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增长加快的问题,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治国  杜秀娥  
通过比较"金砖国家"清洁能源利用的现状,利用空间状态模型实证研究"金砖国家"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发现:"金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带动了清洁能源的消费;"金砖国家"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存在着时期差别;在比较周期中,中国的清洁能源与煤炭资源、石油体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在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有显著影响,且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未发现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推行适宜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会阻滞我国的经济增长,而节能减排政策的一项重点应该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