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5)
2023(8904)
2022(7628)
2021(7132)
2020(6227)
2019(14743)
2018(14407)
2017(28138)
2016(15121)
2015(17546)
2014(17654)
2013(17965)
2012(17185)
2011(15625)
2010(15563)
2009(14714)
2008(14622)
2007(13124)
2006(11291)
2005(10304)
作者
(44396)
(37544)
(37176)
(36022)
(23604)
(17880)
(17190)
(14643)
(14102)
(13107)
(12944)
(12325)
(11980)
(11864)
(11774)
(11694)
(11242)
(11029)
(10773)
(10713)
(9273)
(9180)
(9041)
(8590)
(8471)
(8453)
(8222)
(8159)
(7541)
(7481)
学科
(73582)
经济(73521)
管理(38810)
(38504)
方法(35476)
数学(32226)
数学方法(32044)
(28223)
企业(28223)
中国(21296)
(19458)
(17196)
贸易(17189)
(16775)
(16542)
(13516)
农业(13063)
地方(12806)
业经(12639)
(12588)
(11429)
银行(11403)
(11024)
金融(11022)
(10966)
(10133)
环境(9926)
(9149)
(8841)
财务(8823)
机构
大学(229047)
学院(225741)
(108246)
经济(106496)
管理(84608)
研究(84194)
理学(72687)
理学院(71862)
管理学(70881)
管理学院(70453)
中国(65333)
(48813)
科学(48156)
(46875)
(43366)
研究所(39420)
(38718)
财经(37791)
中心(37677)
经济学(35561)
(34475)
经济学院(32306)
(31915)
业大(31748)
北京(31673)
农业(30648)
(29546)
(28607)
师范(28362)
财经大学(28023)
基金
项目(145754)
科学(114950)
基金(108759)
研究(105833)
(94999)
国家(94294)
科学基金(79506)
社会(69923)
社会科(66411)
社会科学(66393)
基金项目(56790)
(53053)
自然(49553)
自然科(48430)
自然科学(48414)
教育(48021)
自然科学基金(47614)
(45905)
资助(45632)
编号(41229)
(34781)
成果(33848)
重点(33266)
(32174)
国家社会(30302)
教育部(29890)
中国(29796)
(29577)
课题(28238)
人文(28206)
期刊
(116772)
经济(116772)
研究(70717)
中国(41908)
(35445)
学报(34645)
(34484)
科学(32463)
管理(29746)
大学(25990)
学学(24453)
农业(23440)
经济研究(21380)
(21300)
金融(21300)
财经(19313)
教育(18462)
技术(17794)
业经(16997)
(16757)
问题(15908)
(15730)
(14029)
国际(13902)
世界(13814)
技术经济(12417)
统计(12065)
商业(11371)
理论(10557)
(10205)
共检索到33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蔡国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之一,中国的能源消费及其增长趋势不仅决定着本国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增长趋势分析表明,中国能源消费行为总体上保持着与其他国家相一致的特征。然而,最近10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行为出现某种失常。究其原因,最大可能在于统计数据的失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涛  丁云龙  
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密度的变动趋势进行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共同促进了能源消费密度的下降。2000年之后,受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和技术效应影响减缓的双重影响,能源消费密度近几年出现了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趋势,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逐渐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及其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等是造成这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扭转这一趋势的政策取向在于促进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节能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文章使用趋势外推框架中的Compertz曲线方法对2012~2021年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状况进行拟合预测,并采取改进系数进行数据修正;并在预测基础上,对未来10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GM(1,2)分析,确定了两者间相互贡献的正负方向并与历史结果对比,以期对我国的能源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大于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未来经济发展在注重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必须注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胜  黄登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利用率低下。本文利用C-D函数,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DEA方法,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揭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测算由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而进行能源效率评价,并根据经济惯性原理,发现了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艳梅  张雷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能源消费迅猛增长,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分析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原因,可为未来寻找节能途径提供参考。论文在构建能源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将促使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节能技术变化4个因素。并以1997~2002年为样本期,定量测度了各因素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值及贡献率。结果表明: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因素中,贡献率最大的是经济规模的增加,其次是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变化。而减少能源消费的因素只有节能技术变化,但由于其贡献值的绝对值小于前3个因素的贡献值之和,因此能源消费总量仍呈增加趋势。可见,技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选取国家的不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1978年~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但是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燕  冯连勇  齐超  王宏伟  William X Wei  
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化石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可供于经济社会能够真正使用的净能源量也随之变动,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净能源"角度提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概念,并预测至2025年我国化石能源产量、净进口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进而,将取得的重要参数和预测数据应用到能源型生产函数中,通过Lingo软件模拟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得出:在基准情景下,我国GDP增速呈逐步放缓的趋势,2011-2015年间为9.26%,2016-2020年间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枫  王丽丽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2009年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面板数据,使用费雪理想指数分解法对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1995年-200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来自于能源效率的提高,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较为有限。从省际层面来看,1995年-2009年各地区的能源强度都普遍降低,但各省市区之间的能源强度的绝对水平与变动幅度差距在扩大。在这一时期,由地区间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化明显,并与部门内能源效率的作用相互加强,造成了地区间能源强度分布趋于分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项潇智  贾绍凤  
论文研究了我国能源产业的用水现状和各类能源产出的发展趋势,并评估预测了2012、2020、2030年我国能源产业的需水情况。分析表明:2020、2030年我国能源产业需水总量将分别达到655×108和677×108m3,比2012年有所增加,但增量不超过20%。火力发电仍为能源产业中用水量最大的行业,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高速发展进程中并未大规模用水。页岩气开采需水不多,但开采初期的大量用水在缺水地区会造成用水紧张。能源作物种植需水量将大幅增加,2012—2020、2020—2030年其需水增长量分别为30×108和18×108m3,是造成未来能源产业需水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筱琼  
能源消耗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协调好能源消耗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并在GDP增长的同时,实现能源低消耗和高效利用,且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的事。本文立足与全国,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国内能源消耗与GDP增长进行数据分析,提出能源消耗与GDP增长相关性特点及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消费大量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增进居民福祉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积累了一定物质资本,但伴随这种高增长态势,引发了系列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安全提上了日程。本文着重对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需求做一分析,并就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胜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灰色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采用C-D生产函数扩展模型,揭示了GDP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通过对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于测算和预测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比较理想,由此测算了未来几年的能源消费量。得出结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必须实行节能降耗;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加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有序发展清洁能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