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4)
- 2023(11086)
- 2022(9384)
- 2021(8860)
- 2020(7472)
- 2019(17333)
- 2018(16875)
- 2017(32452)
- 2016(16688)
- 2015(18952)
- 2014(18473)
- 2013(18298)
- 2012(16690)
- 2011(14764)
- 2010(14120)
- 2009(12836)
- 2008(11827)
- 2007(9765)
- 2006(8137)
- 2005(7103)
- 学科
- 济(76931)
- 经济(76858)
- 管理(46675)
- 业(44850)
- 方法(40581)
- 数学(37406)
- 数学方法(36973)
- 企(34767)
- 企业(34767)
- 中国(21389)
- 财(19524)
- 贸(19460)
- 贸易(19453)
- 易(19124)
- 农(19046)
- 业经(13489)
- 出(13208)
- 农业(12978)
- 学(11933)
- 地方(11699)
- 制(11343)
- 环境(10975)
- 务(10686)
- 财务(10650)
- 财务管理(10622)
- 技术(10614)
- 银(10222)
- 银行(10213)
- 融(10184)
- 金融(10183)
- 机构
- 大学(234164)
- 学院(231546)
- 济(112118)
- 经济(110651)
- 管理(94900)
- 理学(83483)
- 理学院(82710)
- 管理学(81482)
- 管理学院(81055)
- 研究(77140)
- 中国(60681)
- 财(48170)
- 京(47665)
- 科学(42267)
- 财经(39789)
- 经济学(37084)
- 经(36754)
- 中心(35849)
- 所(35594)
- 经济学院(33750)
- 研究所(32600)
- 农(31569)
- 业大(30950)
- 财经大学(30134)
- 北京(29695)
- 江(29558)
- 院(28369)
- 范(27111)
- 师范(26873)
- 经济管理(26366)
- 基金
- 项目(164699)
- 科学(133441)
- 基金(126776)
- 研究(119850)
- 家(109994)
- 国家(109214)
- 科学基金(95835)
- 社会(82143)
- 社会科(78346)
- 社会科学(78332)
- 基金项目(66102)
- 自然(60873)
- 自然科(59625)
- 自然科学(59612)
- 省(59125)
- 自然科学基金(58570)
- 教育(54749)
- 资助(52537)
- 划(50826)
- 编号(45282)
- 部(39149)
- 重点(36640)
- 国家社会(36559)
- 发(34854)
- 教育部(34592)
- 创(34515)
- 成果(34317)
- 人文(33296)
- 创新(32507)
- 中国(32249)
- 期刊
- 济(108955)
- 经济(108955)
- 研究(68285)
- 中国(38093)
- 财(36300)
- 管理(34620)
- 科学(31272)
- 学报(30852)
- 农(26584)
- 大学(25209)
- 学学(23958)
- 经济研究(20751)
- 技术(20746)
- 财经(19512)
- 农业(18806)
- 融(18455)
- 金融(18455)
- 经(16890)
- 教育(16343)
- 业经(15792)
- 贸(15390)
- 问题(14681)
- 统计(14523)
- 国际(12960)
- 世界(12705)
- 技术经济(12598)
- 策(12405)
- 决策(11385)
- 业(11073)
- 商业(10382)
共检索到32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进社 郑蔚 蔡建明
能源是当前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其消费增长各个环节的能耗效应是制定节能措施的基础。论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1990~1995、1997~2002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分解为中间需求效应、技术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减少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在1997~2002年间,技术效应的作用更加明显。中间需求效应与技术效应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有可能通过替代效应对技术效应做出反应,因此,行业之间全面的技术进步很重要,尤其是对那些中间需求调整敏感的行业而言。从单个行业来看,对耗能大户和最终需求量增加快的行业应重点加强技术进步。此外,最终需求效应与国际贸易结构密不可分,应该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光耀 张忠杰
文章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解模型,研究了29个行业和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各行业能耗绝对量、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耗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呈现递减的趋势。(2)从29个行业的合计值来看,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但是对部分行业则有可能内部效应最大,例如煤炭采选业等行业。(3)无论是总效应还是细分值,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内部效应最大,反馈效应次之,溢出效应最小,但是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光耀 张忠杰
文章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解模型,研究了29个行业和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各行业能耗绝对量、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耗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呈现递减的趋势。(2)从29个行业的合计值来看,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但是对部分行业则有可能内部效应最大,例如煤炭采选业等行业。(3)无论是总效应还是细分值,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内部效应最大,反馈效应次之,溢出效应最小,但是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因此从节约能源角度,有必要大力发展低能耗行业,并注意其关联行业(产业)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宏
进入21世纪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成为中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并带来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此次增长的动力源认识不清。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的来源,发现推动中国贸易增长的是出口中非本国要素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并认为在这种新型分工模式下,传统的贸易紧缩政策的效力有限,而且还发现目前的中国出口产业高度依赖非本国要素,从而可能给中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必须将发展中国外贸产业的自生能力作为贸易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出口增长 本国含量 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瑞礼
笔者利用结构分解方法(SDA),将中国1987年~1997年以及1997年~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基于产业角度的需求扩张效应、增加值率变动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并测算出不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论表明,1987年~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依靠需求扩张转变为依靠需求扩张、增加值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协调拉动。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健性逐步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仍有较大空间,笔者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需求扩张 增加值率 SDA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野 胡聃
居民在消费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即在消费隐含其中的虚拟水,并且虚拟水的消费量远大于实物形态的水的消耗。不同消费模式对水资源的需求差异很大。文章借助投入产出方法计算了2002年中国各省及城乡居民的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分析了造成虚拟水消费差距的原因。结果表明,人均虚拟水消费量省际间及城乡间差异显著,基本是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城镇高于农村;每万元消费的虚拟水含量省际间及城乡间也有所不同,基本是欠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农村高于城镇。分析认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文丽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中国《2002年部门投入产出表》,定量测度了1997—200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论:(1)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上升,农村居民的贡献在下降,总体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2)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产业产出增长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3)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二分靠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非基本消费比重较小,亟待提高。
关键词:
投入产出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碧云 张家峰 周晓琛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了江苏省2002年对外贸易对GDP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贡献。结果表明:江苏省对外贸易和对内贸易对GDP的贡献率出口大于进口;省外调出大于省外调入。省外调出与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相差不大,省外调入与进口对GDP的贡献率也是相差不大。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投入产出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吴振宇
本文推导了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贡献的方法。在1 99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本文计算了 1 997年— 2 0 0 1年我国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的贡献 ,计算并分析了各部门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 ,分析并揭示了 1 997年— 2 0 0 1年单位出口贡献率下降的原因。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出口 GDP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我们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2002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立
试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环境问题李立保护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大力发展经济,而尽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应当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SO2)的污染还很严重。本文试图在中国1...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瑞君
经济增长不仅要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也要求部门之间的结构均衡。文章通过列昂惕夫线性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多部门的协调增长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多部门协调增长的最优增长速度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矩阵 协调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娟
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需求结构变化为前提,从最终需求、中间需求、外部需求三个角度,全面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增长的需求因素及每种类型的需求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外向度较低,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较弱,整体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增长主要受本地最终需求的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主要受本地中间需求的影响,各类需求对生产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对生活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军
文章运用湖北省2002年的64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分析湖北省未来节能潜力为目的,建立了一个13部门投入产出模型。运用该模型,首先本文对湖北省2002年万元GDP综合能耗进行了分部门、分能源品种的分解,对2005年的万元GDP综合能耗进行了推算,并对各产业部门的能耗水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计算了2010年的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以及分部门的工业增加值率均提高1%所对应的能耗降低值,并根据数值仿真的结果对节能降耗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能源强度 能源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含有产出增长率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应用
农业增长动力和增长效率的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拓展与应用
中美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比较分析——基于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角度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中国省域产业生态补偿研究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效果——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资源-经济-环境投入产出核算应用研究——中国能源-资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1992-2020)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间接回弹效应测算:基于投入产出和再分配模型的研究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效率分析——基于2002~200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能源消耗强度因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