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1)
- 2023(18801)
- 2022(16002)
- 2021(14640)
- 2020(12607)
- 2019(29242)
- 2018(28839)
- 2017(55253)
- 2016(29644)
- 2015(33873)
- 2014(33853)
- 2013(33700)
- 2012(31340)
- 2011(28427)
- 2010(28577)
- 2009(26784)
- 2008(26208)
- 2007(23117)
- 2006(20395)
- 2005(18435)
- 学科
- 济(143514)
- 经济(143372)
- 管理(85439)
- 业(81687)
- 企(66890)
- 企业(66890)
- 方法(62759)
- 数学(55585)
- 数学方法(54829)
- 中国(35646)
- 农(34167)
- 财(32334)
- 地方(28986)
- 业经(28615)
- 学(27688)
- 贸(25427)
- 贸易(25413)
- 易(24615)
- 制(23754)
- 农业(22950)
- 理论(20115)
- 融(19845)
- 金融(19842)
- 和(19611)
- 务(19529)
- 银(19502)
- 财务(19456)
- 银行(19445)
- 财务管理(19407)
- 环境(19149)
- 机构
- 大学(436415)
- 学院(434916)
- 济(190896)
- 经济(187297)
- 管理(167517)
- 研究(152168)
- 理学(144861)
- 理学院(143257)
- 管理学(140541)
- 管理学院(139760)
- 中国(115431)
- 京(92256)
- 科学(91629)
- 财(84652)
- 所(77720)
- 农(73097)
- 研究所(70569)
- 中心(68689)
- 财经(67694)
- 江(64133)
- 业大(64051)
- 经(61511)
- 经济学(59518)
- 北京(58602)
- 农业(57537)
- 范(54637)
- 院(54462)
- 师范(53990)
- 经济学院(53441)
- 州(50455)
- 基金
- 项目(289266)
- 科学(228548)
- 基金(212744)
- 研究(206216)
- 家(186742)
- 国家(185281)
- 科学基金(158932)
- 社会(132953)
- 社会科(126227)
- 社会科学(126191)
- 省(111787)
- 基金项目(111049)
- 自然(103925)
- 自然科(101629)
- 自然科学(101597)
- 自然科学基金(99843)
- 教育(95462)
- 划(94670)
- 资助(89580)
- 编号(80949)
- 重点(65790)
- 成果(65119)
- 部(64684)
- 发(63022)
- 创(60093)
- 课题(56725)
- 创新(56306)
- 科研(55895)
- 国家社会(55796)
- 教育部(55577)
- 期刊
- 济(209866)
- 经济(209866)
- 研究(128298)
- 中国(84718)
- 学报(68615)
- 财(65700)
- 农(64906)
- 科学(64265)
- 管理(64049)
- 大学(52122)
- 学学(49339)
- 农业(44219)
- 教育(41253)
- 技术(39927)
- 融(38426)
- 金融(38426)
- 经济研究(35908)
- 财经(34081)
- 业经(31753)
- 经(29407)
- 问题(26940)
- 统计(25175)
- 业(25092)
- 技术经济(23542)
- 贸(23533)
- 策(22382)
- 世界(21130)
- 国际(20610)
- 商业(20382)
- 决策(20334)
共检索到650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 潘祺志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六大产业1989—2005年能源消费的综列协整模型和综列误差校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各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增长、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六大产业的能源消费、产业增长和能源效率指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短期调整效应显著,据此提出了"提高技术进步和加快进行产业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综列协整 PVEC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敏 赫英
本文采用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探讨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得出:能源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GDP增长,但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霄伟 高志刚
以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为分析视角,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从协整分析来看,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当期能源消费量受当期经济增长量和前一期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并以-0.209 0的调整速度向均衡点靠近。从空间状态模型来看,新疆能源消费弹性大约在0.61~0.67之间波动。在工业化前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进入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2002年出现震荡下滑,而在2002年以后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宇 王俊平
本文以1980—2017年湖北省出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构建三者间动态关系指标体系,引入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三者间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三者间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论显示:湖北省出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增长对能源消费存在长期正向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于短期,在长期,对经济发展并无推动作用。相比对能源消费的解释度,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水平解释度显著降低,表明湖北省出口结构倾向于能源密集型,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能源消费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长期则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选取国家的不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1978年~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但是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数据的协整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是诱致的能源需求型经济。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问题,采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对能源消费弹性进行了估计,表明了我国能源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胜 黄登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利用率低下。本文利用C-D函数,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DEA方法,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揭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测算由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而进行能源效率评价,并根据经济惯性原理,发现了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能源效率 DE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宏伟 刘思峰 袁潮清 马开平 李静 刘伟
本文基于生产函数的多变量分析,以1978年-2008年样本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法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投入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至今,我国经济的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研究表明:短期内并不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单向或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据此说明:我国目前的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在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有显著影响,且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未发现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推行适宜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会阻滞我国的经济增长,而节能减排政策的一项重点应该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纪成君 鲁婷 陈振环 韩家彬
基于1978~2013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规律近似于"N"型曲线,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扩张、收敛、再扩张三个阶段;过去大部分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前提实现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小莉 潘浩然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中选取人均GDP、能源强度、资本形成总额作为阈值变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资本形成总额为最优阈值变量,这一结论显示出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中资本投入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使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②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人均GDP达到13 000元左右时,能源消费量对收入水平较敏感,能源消费弹性分别为0.473 1和0.394...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紧密的联系。笔者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52~2008年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以此探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最终结论: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保持均衡状态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炎涛
本文运用Hansen和Seo两机制阈值协整研究了中国1955—2009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与电力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了石油消费和电力消费外,经济增长与其他变量都存在着非线性协整关系。(2)在正常(第一)机制中误差修正对长期均衡的调整是相对较小的,意味着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市场存在着持续的不均衡,因此有必要采取能源需求方管理政策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使二者关系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关键词:
阈值协整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