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2)
- 2023(14001)
- 2022(12045)
- 2021(11273)
- 2020(9375)
- 2019(21694)
- 2018(21536)
- 2017(41700)
- 2016(22146)
- 2015(25141)
- 2014(25182)
- 2013(25248)
- 2012(23397)
- 2011(21323)
- 2010(21169)
- 2009(19605)
- 2008(18648)
- 2007(16190)
- 2006(14359)
- 2005(12928)
- 学科
- 济(111993)
- 经济(111888)
- 管理(62229)
- 业(57212)
- 方法(46317)
- 企(45461)
- 企业(45461)
- 数学(41048)
- 数学方法(40681)
- 中国(27825)
- 农(25233)
- 地方(23312)
- 财(21617)
- 学(21417)
- 业经(21107)
- 贸(19389)
- 贸易(19378)
- 易(18782)
- 农业(17313)
- 制(16357)
- 环境(15863)
- 和(15436)
- 地方经济(14656)
- 融(14231)
- 金融(14230)
- 银(14129)
- 理论(14102)
- 银行(14092)
- 行(13564)
- 技术(12771)
- 机构
- 大学(327113)
- 学院(323497)
- 济(146220)
- 经济(143575)
- 管理(128672)
- 研究(115166)
- 理学(111524)
- 理学院(110313)
- 管理学(108644)
- 管理学院(108071)
- 中国(86204)
- 京(69830)
- 科学(67719)
- 财(62431)
- 所(57364)
- 研究所(52343)
- 财经(50811)
- 中心(50187)
- 农(47688)
- 经(46350)
- 经济学(45590)
- 业大(45020)
- 北京(44964)
- 江(44143)
- 范(41543)
- 院(41475)
- 师范(41226)
- 经济学院(40862)
- 财经大学(37793)
- 农业(37173)
- 基金
- 项目(219084)
- 科学(173069)
- 基金(161700)
- 研究(160855)
- 家(140339)
- 国家(139243)
- 科学基金(119658)
- 社会(104426)
- 社会科(99123)
- 社会科学(99098)
- 基金项目(85177)
- 省(81567)
- 自然(76186)
- 自然科(74425)
- 自然科学(74411)
- 自然科学基金(73070)
- 教育(72172)
- 划(69026)
- 资助(67512)
- 编号(63861)
- 成果(51499)
- 部(49631)
- 重点(48371)
- 发(47260)
- 创(44610)
- 国家社会(43909)
- 课题(43503)
- 教育部(43022)
- 创新(41761)
- 人文(41727)
- 期刊
- 济(162590)
- 经济(162590)
- 研究(102208)
- 中国(57210)
- 管理(47968)
- 学报(47651)
- 科学(45886)
- 财(44643)
- 农(43033)
- 大学(36436)
- 学学(34358)
- 农业(30389)
- 教育(29791)
- 经济研究(28216)
- 技术(27353)
- 融(26835)
- 金融(26835)
- 财经(25333)
- 业经(23588)
- 经(21777)
- 问题(20693)
- 技术经济(17671)
- 贸(17087)
- 世界(16597)
- 业(15975)
- 理论(15757)
- 图书(15543)
- 统计(15224)
- 国际(14992)
- 商业(14559)
共检索到478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胜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灰色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采用C-D生产函数扩展模型,揭示了GDP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通过对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于测算和预测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比较理想,由此测算了未来几年的能源消费量。得出结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必须实行节能降耗;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加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有序发展清洁能源。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需求预测 弹性系数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阳威 孙梅 王小芳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有效地预测能源需求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自学习、自适应的特点,适用于难于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系统,但是传统的BP网络在学习过程中易发生震荡,且收敛缓慢。文章通过加入动量项改进了传统的BP神经网络,综合考虑了影响中国能源需求的各个因素,并选取了主要且可量化的因素:国民生产总值(GDP)、城镇人口比例、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能源结构、技术进步、消费水平。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1990到2007的各项实际数据,建立了中国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并用MATLAB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较好的实用价值,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龙全 魏晓平 张炎治
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的启动,能源的瓶颈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研究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测未来能源的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制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供应战略和供需平衡策略,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伯敬
能源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能源状况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些时候,甚至是决定的因素。因此,能源是我们实现四化的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根据计划期要求达到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来预测能源需求量。目前,国内有不少文章探讨这个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我们感到,要做好能源预测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尤其在预测方法的使用上还有不少矛盾之处。如有的把相关分析法视作能耗法的一种,同能源弹性系数法分列。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求能源弹性系数可以不作相关分析,不必与统计回归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卫东 朱红杰
能源需求预测是能源规划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经济增长、总人口、产业结构、城市化率、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影响能源需求。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两种函数形式(线性和指数)建立了基于影响因素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以1980-2005年的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并使用2006-2010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检测样本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显示,指数模型的预测能力略优于线性模型,但两者的能源消费量预测值都接近真实值,估计误差较小:拟合部分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6%和0.57%,检测部分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8%和0.624%。这说明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解决我国能源系统非线...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能源需求 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鹏
基于二次型影子成本模型,建立能源需求增长的分解框架。采用1985~2010年中国省域数据的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有效地降低了能源需求;技术变化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较小;劳动力与能源之间价格扭曲的变化显著地增加了能源需求,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价格扭曲效应则不明显;能源对劳动力的替代和资本对能源的替代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正负相抵,总的替代效应较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笔者曾用一个单一部门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5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需求总量。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多部门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模型的核心内容与单一部门模型的相同。此模型分12个生产部门:(1)农业,(2)煤炭开采,(3)石油开采,(4)天然气开采,(5)其它采矿,(6)能源加工,(7)制造业,(8)建筑业,(9)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在未来20-30年内,中国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我们亦持此看法。我们的主要理由是:(1)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不会逆转;改革的继续和深入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2)外资将继续大量流入;(3)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可利用发达国家现成的先进技术。 关于中国未来各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内对此问题有所研究的学者大多数持以下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优智
采用E-G两步法对1978年~2010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着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费的增长可以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凤丹
CPI作为2007年中国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引入CPI,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了中国1978-2007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是:能源消费与GDP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对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CPI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降低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可以进一步采取节能措施以降低能源强度,而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秀丽
文章选取1978~2012年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GDP的增加不必然的导致能源消耗量的增加,但在长期二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二者之间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有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这说明,经济在能源政策的调控下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性 因果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小丽 卢凤君
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应同时考虑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量与经济的关系,基于1981-2004年中国GDP、能源消费量及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氏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能源消费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能源消耗量与GDP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协整关系,还存在着从GDP到能源消耗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GDP每增加1%,能源消耗量增加1.458%。因此,在能源稀缺的条件下,应优化产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 因果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二坡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的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特点,并选择确定性加随机性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对我国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然后详细介绍了建模的过程,并对模型预测精度和参数稳定性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组合模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预测方法;最后用该模型对我国2004-2020年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组合模型 能源需求 预测:模型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武英涛 王克强
1990年来上海市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上海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大新能源开发已成为上海市能源工作的重点。而评估未来能源需求数量及各产业部门的消费特点,以更加明确"开源节流"的目标和重点,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在详细对比分析1990~2008年上海市能源需求部门结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未来更应把第三产业作为提高能效的首要对象的观点,这有别于目前大多认为第二产业是仍是重点的普遍观点。接下来,运用协整分析和部门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分部门能源需求函数,对上海市2010~2020年进行了能源需求总量和部门需求数量进了预测研究,发现...
关键词:
能源需求部门结构 能源利用效率 协整分析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邢小军 周德群
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辅助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建立中国能源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价格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能源供求状况,而且利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的方法是可行的。在长期中,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燃料价格、消费水平、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出口水平影响着中国的能源需求;在短期中,经济产出和产业结构灵敏度较高,显著影响能源需求。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以为能源需求的预测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能源需求 协整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