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4)
- 2023(8228)
- 2022(6935)
- 2021(6404)
- 2020(5395)
- 2019(12635)
- 2018(12052)
- 2017(23030)
- 2016(12265)
- 2015(14091)
- 2014(13432)
- 2013(13713)
- 2012(13127)
- 2011(12018)
- 2010(11948)
- 2009(11192)
- 2008(10850)
- 2007(9315)
- 2006(8330)
- 2005(7735)
- 学科
- 济(63799)
- 经济(63733)
- 管理(33728)
- 方法(32708)
- 业(31597)
- 数学(30828)
- 数学方法(30680)
- 企(23861)
- 企业(23861)
- 中国(19371)
- 贸(17264)
- 贸易(17255)
- 易(16899)
- 财(15826)
- 农(14957)
- 出(12609)
- 制(11370)
- 地方(11037)
- 业经(10260)
- 银(9809)
- 银行(9804)
- 农业(9754)
- 融(9703)
- 金融(9702)
- 行(9471)
- 环境(9030)
- 口(8878)
- 出口(8877)
- 出口贸易(8877)
- 学(8725)
- 机构
- 大学(182805)
- 学院(176944)
- 济(91286)
- 经济(90008)
- 管理(68816)
- 研究(64177)
- 理学(59446)
- 理学院(58820)
- 管理学(58242)
- 管理学院(57917)
- 中国(52039)
- 财(41366)
- 京(38494)
- 财经(33479)
- 科学(32975)
- 经济学(31642)
- 经(30853)
- 所(30092)
- 中心(29551)
- 经济学院(28857)
- 研究所(27050)
- 江(25304)
- 财经大学(25260)
- 北京(24724)
- 农(23771)
- 院(23313)
- 范(22226)
- 师范(22078)
- 业大(21232)
- 商学(19719)
- 基金
- 项目(117668)
- 科学(96215)
- 基金(92482)
- 研究(86718)
- 家(79765)
- 国家(79245)
- 科学基金(69143)
- 社会(61980)
- 社会科(59342)
- 社会科学(59332)
- 基金项目(48040)
- 自然(41981)
- 自然科(41146)
- 自然科学(41137)
- 自然科学基金(40485)
- 省(40355)
- 教育(39628)
- 资助(38836)
- 划(35261)
- 编号(31085)
- 部(29370)
- 国家社会(28213)
- 重点(26295)
- 教育部(26284)
- 中国(25777)
- 成果(25499)
- 发(24979)
- 人文(24944)
- 创(24042)
- 大学(23370)
共检索到271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文章从网络关联视角出发,利用非径向、投入产出双导向的窗口DEA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1997—2015年的能源效率,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网络结构,并采用QAP方法对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来源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呈现出复杂的空间溢出网络结构,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度不断提升,但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逐渐下降;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天津在能源效率空间溢出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环境规制地区差异的扩大、地理邻近及较近的地理距离对能源效率空间溢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技术创新水平地区差距的缩小则有利于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 专业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嘉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1993~2006年间实行的能源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外生于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财政政策存在较长的时滞,有明显的中期化现象。同时,从开放能源市场、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强能源财政政策目标的针对性和形成完整能源财政政策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增强其调节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平 鲍鹏程
文章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和信息空间距离三个维度构建创新驱动的空间溢出模型,采用2006—2019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创新驱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2)创新驱动能够通过国内消费、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3)创新驱动显著缩小城市间经济增长差距。经验结论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市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彭莹 贾文星 裴延峰
与传统基于相对价格差异的市场分割程度测度方法不同,本文首次从价格信息溢出视角,考察了中国市场空间联动效应和空间一体化程度,进而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了市场空间联动的网络结构特征。基于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1)在整体网络结构层面,中国三大市场均存在空间联动效应和空间一体化特征。在三大市场中,空间一体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在个体网络结构层面,天津、河北、新疆在三大市场中的度数中心度与接近中心度最高,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天津、江西和重庆在三大市场中的中介中心度最高,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3)在空间聚类层面,三大市场不同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根据像矩阵分析结果,消费品市场与资本品市场中不存在"俱乐部"特征。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市场空间一体化的测度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研究范式,而且有助于明晰不同市场的空间联动结构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荣华 鲁汇智
本文利用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对我国2012~2021年各研究区域以碳排放约束为基础的能源效率展开测算,并进行空间杜宾模型的构建,探讨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将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在2012~2021年,我国地区能源效率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显现出来;在能源效率的影响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是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所产生的则是负向影响,且各因素的影响均显著;另外,以空间溢出效应为视角,对于本地区能源效率,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所产生的是正向溢出效应,而城镇化水平所产生的则是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李梦 李倩文
分析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对于节能减排、提高区域的能源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衡量产业转移指标,并将空间因素纳入研究框架,构建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产业转移对中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外来工业产业进入本地区每增加1%,当地工业能源效率将降低2.779%,而相邻地区外来工业产业每增加1%,也会导致本地区工业能效降低2.028%,可以看出邻接空间权重下的产业转移对工业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小于区域内的溢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李梦 李倩文
分析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对于节能减排、提高区域的能源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衡量产业转移指标,并将空间因素纳入研究框架,构建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产业转移对中国省域工业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外来工业产业进入本地区每增加1%,当地工业能源效率将降低2.779%,而相邻地区外来工业产业每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春林 郭爱君 张永年
充分释放数字产业发展的溢出红利对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大数据测度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数字技术距离加权矩阵的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和不同区域两个视角实证探究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收敛性。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发展存在空间非对称溢出效应,数字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低水平地区的梯度空间溢出效应以扩散效应为主,整体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格局。分地区来看,南方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北方地区,且梯度扩散效应更明显。收敛性分析表明,全国以及南北方地区数字产业的发展均存在σ收敛和绝对与条件β收敛,收敛速度南快北慢。此外,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的内在驱动因素和政府数字发展关注度、数字金融以及城镇化水平等外在环境因素对数字产业发展及其收敛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方扬 李锴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以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代表量,分析各个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当地能源强度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体现在纯技术效率上,中部地区体现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上,西部地区体现在技术变化上。第二,东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对本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中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强度,西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东、中部地区应该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和能耗门槛,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西部地区要进一...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能源强度 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沛
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产业的发展历来受到政界、学界的重视。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域层面的产业数据,对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得出了"中国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效应,而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呈现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中国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正效应随时间推移逐年减小,而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却随时间逐年增大"的结论。
关键词:
能源产业 经济发展 空间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本文基于我国33个工业行业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方法发现外包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产权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也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鸣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健
文章采用2001—2015年22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对城市人口规模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O-B分解方法进一步讨论了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结果显示:城市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溢出效应明显。人口规模对于城市效率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拥挤效应尚未充分显现,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城市效率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人口规模 城市效率 空间溢出 O-B分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滕玉华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R&D资本、国际R&D溢出和工业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运用1998-2006年中国工业3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6种计算外国R&D资本存量的方法,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国内R&D投入、国际R&D溢出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行业国内的R&D资本对提高能源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行业差异:在高能源效率行业,因工业企业的吸收能力较弱,阻碍了对国际R&D溢出的学习与消化,进而影响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低能源效率行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的确对提高能源效率有促进作用。工业各行业不同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发展水平及...
关键词:
国际贸易 R&D溢出 能源效率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