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6)
2023(18994)
2022(16082)
2021(14979)
2020(12865)
2019(29570)
2018(29244)
2017(55090)
2016(30314)
2015(34509)
2014(34293)
2013(33680)
2012(31007)
2011(27991)
2010(28075)
2009(26232)
2008(26052)
2007(23094)
2006(20014)
2005(17766)
作者
(90875)
(76139)
(75991)
(71872)
(48092)
(36546)
(34422)
(29725)
(28801)
(27124)
(25990)
(25599)
(24341)
(24102)
(23878)
(23565)
(22978)
(22583)
(22040)
(21836)
(19030)
(18868)
(18596)
(17258)
(17175)
(16989)
(16916)
(16731)
(15486)
(15121)
学科
(121730)
经济(121563)
管理(89182)
(83852)
(69692)
企业(69692)
方法(58702)
数学(52071)
数学方法(51279)
(34258)
中国(33128)
(32284)
(26915)
业经(26346)
(26160)
(24472)
贸易(24460)
(23861)
(21446)
财务(21372)
财务管理(21319)
农业(21103)
企业财务(20210)
地方(20028)
(19717)
银行(19638)
理论(19403)
(18754)
金融(18748)
环境(18741)
机构
大学(442129)
学院(439630)
(179025)
经济(175533)
管理(165862)
研究(151436)
理学(144143)
理学院(142462)
管理学(139517)
管理学院(138725)
中国(113841)
科学(96176)
(93553)
(82417)
(81794)
(78392)
研究所(71847)
业大(70913)
中心(68693)
财经(66048)
农业(65071)
(64669)
(60137)
北京(58467)
(55818)
经济学(55550)
师范(55067)
(54398)
(50684)
经济学院(50167)
基金
项目(300872)
科学(236140)
基金(220500)
研究(209952)
(196437)
国家(194891)
科学基金(165427)
社会(133520)
社会科(126601)
社会科学(126561)
(116611)
基金项目(116050)
自然(110632)
自然科(108169)
自然科学(108128)
自然科学基金(106240)
(100084)
教育(98119)
资助(91486)
编号(82442)
重点(69078)
成果(66861)
(66722)
(63354)
(62726)
科研(58841)
创新(58838)
课题(57832)
计划(57479)
教育部(56543)
期刊
(188394)
经济(188394)
研究(122408)
中国(84061)
学报(78862)
(72937)
科学(70005)
(65255)
管理(60530)
大学(58698)
学学(55764)
农业(49350)
教育(43816)
技术(37894)
(36916)
金融(36916)
财经(32854)
经济研究(31487)
业经(29330)
(28209)
(27456)
问题(24829)
(23216)
统计(22484)
(21690)
技术经济(21318)
科技(20612)
(20511)
业大(20441)
资源(19244)
共检索到637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本文从企业能源需求函数出发,根据能源效率的经验决定模型对中国能源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时间趋势分析,特别是采用半参数估计得到了变系数能源效率模型,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下能源效率决定机制的变化,即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重工业比重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对能源效率影响程度的差别。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分析方法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能源效率决定机制信息,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根据不同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目标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凤玲  陈建宏  刘世明  
文章从能源消费的特点入手,分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情况,得出了近20年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且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识别和分析,找出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其目的在于对决策者作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湘梅  姚智爽  
基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分析方法,从能源消费总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四个指标出发,分阶段分析了我国1953~2011年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水平是驱动碳排放的核心动力,且两者作用相反。能源消费总量对碳排放起到正向驱动作用,碳排放对其响应与能源强度类似,持久且不稳定,说明中国能源"双控"政策的效果显现仍需很长一段时间,但两者的结构冲击对碳排放贡献大,效果明显。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有反向驱动作用,其响应可在短期内达到平稳状态,加之其结构冲击对碳排放贡献度可达10%,使之成为未来降低我国碳排放的有力措施。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素  杨腾  
为了探索2014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基于1953~2014年的统计数据,选取国民收入、能源价格、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以及总人口数量四个因变量,通过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长期均衡的状况,随后建立了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的动态预测,结合长期均衡模型配合情景分析法,得出了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结果。从结论来看,国民收入在短期和长期,都是影响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因素;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日益显著,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第二产业比从短期来看对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冕  杨福霞  陈兴鹏  
能源效率以其在优化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被学者们称为"第五类能源"。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能源相对价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科技进步四个因素在时序维度上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内,能源相对价格的提升与科技进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动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且以上四个因素均具有持续性特征。其次,能源相对价格、科技进步、能源结构三个因素较为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科技投入等方面,...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睿  
文章通过DEA-Censored Data模型分析框架,利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分别测度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近30年来的中国能源效率,并分析了诸如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隋占林  咸金坤  陈磊  
基于TVP-SV-AR模型研究2002—2015年我国总体CPI及其构成成分的通胀持续性时变特征。结果发现,我国总体CPI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持续性水平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分类价格指数持续性表现出异质性特征。这表明通胀对政策调整的反应仍然较慢,但不同分类价格指数的反应速度具有显著差异。另外,利用TVP-SV-VAR模型对CPI与GDP增速及M2增速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陈兴鹏  鹿晨昱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揣小伟  黄贤金  王倩倩  钟太洋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数量的短缺以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安全。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一些高耗能生产和生活行为的过度扩张,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量逐年上升,我国已经成为从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本文把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数学方法引入能源结构领域,对我国1991年~2006年能源消费情况做了数量和结构上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总量逐年上升;②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之间的差值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在缓慢下降,石油、天然气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张洋  
本文运用2005-2009年我国原料奶生产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不同规模的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原料奶生产对技术效率影响显著,适当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精饲料占全部饲料的比重、养殖户的收益等对原料奶生产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罗志红  吴武兰  
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以验证中国各省市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区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初始较快的人均GDP、人力资本存量、对外贸易显著正向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无序增长的物质资本、非最优规模的政府支出阻碍了各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应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合理控制政府规模,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罗志红  吴武兰  
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以验证中国各省市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区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初始较快的人均GDP、人力资本存量、对外贸易显著正向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无序增长的物质资本、非最优规模的政府支出阻碍了各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应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合理控制政府规模,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