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4)
2023(10110)
2022(8643)
2021(8333)
2020(7030)
2019(16610)
2018(16292)
2017(31795)
2016(17363)
2015(19930)
2014(19906)
2013(20044)
2012(19151)
2011(17524)
2010(17629)
2009(16646)
2008(16795)
2007(15141)
2006(13243)
2005(12086)
作者
(49971)
(41988)
(41920)
(40316)
(26896)
(20002)
(19238)
(16408)
(15877)
(15120)
(14403)
(13822)
(13493)
(13434)
(13243)
(13155)
(12682)
(12446)
(12137)
(12076)
(10520)
(10406)
(10278)
(9631)
(9506)
(9492)
(9284)
(9225)
(8483)
(8427)
学科
(77013)
经济(76946)
管理(47794)
(46528)
(35901)
企业(35901)
方法(35532)
数学(32160)
数学方法(31869)
中国(23361)
(22416)
(19506)
(18134)
贸易(18128)
(17746)
(15191)
业经(14341)
农业(14315)
(14235)
地方(13878)
(13014)
银行(12994)
(12526)
(12452)
(11947)
金融(11945)
环境(11306)
(11145)
(10995)
财务(10968)
机构
大学(257093)
学院(255511)
(118428)
经济(116271)
管理(97416)
研究(93245)
理学(83277)
理学院(82363)
管理学(81169)
管理学院(80674)
中国(72585)
(54428)
(53658)
科学(53445)
(47502)
研究所(43017)
(42432)
财经(42331)
中心(42191)
(38538)
经济学(37889)
(37843)
北京(35192)
业大(35184)
经济学院(34239)
农业(33469)
(32983)
(32929)
师范(32730)
财经大学(31267)
基金
项目(163095)
科学(129025)
研究(121280)
基金(120339)
(104261)
国家(103444)
科学基金(87817)
社会(78541)
社会科(74591)
社会科学(74570)
基金项目(62156)
(60455)
教育(55630)
自然(54701)
自然科(53416)
自然科学(53398)
自然科学基金(52493)
(52150)
资助(51113)
编号(48623)
成果(40987)
(38607)
重点(37018)
(36105)
课题(33817)
(33273)
教育部(33260)
国家社会(33222)
中国(32148)
人文(31693)
期刊
(128907)
经济(128907)
研究(80391)
中国(48475)
(40511)
(38614)
学报(36650)
科学(35325)
管理(34472)
大学(27823)
(26738)
金融(26738)
学学(26079)
农业(26050)
教育(24604)
经济研究(22132)
财经(21465)
技术(21127)
业经(19270)
(18538)
问题(17584)
(17166)
国际(15106)
(14636)
世界(14339)
技术经济(13659)
统计(12995)
理论(12077)
(11356)
(11168)
共检索到387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芳  
该文认为:回顾中国能源政策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总体来看适应了中国国情,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应在能源政策层面上继续调整和深化改革,如建立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基地以及完善能源监管政策体制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牟敦果  王沛英  
本文基于TVP-VAR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内石油价格受国际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对国际价格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能源价格在月度数据水平上表现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依赖,显示出内生性特点。内生性的煤炭和石油价格对产业营业收入、利润和股票价格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会扩大股市的泡沫成份。能源价格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将能源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盯住目标的理由,基于系统模拟的结果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刘立涛  
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丽丽  赵子健  赵旭  
本文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社会核算矩阵,使用SAM账户乘数分析方法探讨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特征,部门扩张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影响。同时利用SAM价格乘数研究不同的能源价格政策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采用对煤炭收取碳税的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进行补贴的价格政策是有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有着积极作用,并能够降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本文构建了中国的能源环境C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环境反馈机制,详细划分能源部门,并利用该模型模拟分析减少重工业出口退税、征收化石能源从价资源税以及经济结构变动的节能减排效果和宏观经济影响。基于数量模拟结果,本文认为征收化石能源从价资源税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由于其对宏观经济也将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其征收必须结合各种补贴形式,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合理透明的能源价格机制。另外,中国必须长期有步骤分阶段地降低重工业比例,提高第三产业比例,短期内可逐步取消重工业的出口退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中国的能源政策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中国主要的能源是煤,但煤炭污染比较重,尤其是中国的煤炭含硫比较多,如果我们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那么不仅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带来酸雨等污染问题,但如果用相对来说清洁一些的能源如石油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峰  
加州电力危机是美国新能源政策出台的重要理由,布什政府通过能源政策的转换来解决电力危机,即能源危机→电力危机→能源政策转换的政策思路。然而,加州电力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能源本身,而是自由化制度的设计问题,是电力自由化的制度缺陷导致了加州电力危机,解决的关键是电力自由化制度的再创新而不是转换能源政策本身,即电力自由化制度缺陷→电力危机→自由化制度再创新这一政策思路。在同一自由化模式下的英国,以自由化制度的再创新避免了类似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以环境为代价的新能源政策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云亨  方恺  叶瑞克  
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类似,人类对于能源安全也呈现一定的需求层次演进特征。满足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属于最低层次,解决能源贫困后将会致力于以合理的价格确保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进而追求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在能源安全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既要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又要兼顾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和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双重目标。尽管中国政府强烈的政治意愿与成熟的市场条件有利于能源转型,不过为了克服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目标取舍、转型期漫长以及政府与市场角色之争等难题,未来中国还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科技创新以及能源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雄年  冯永忠  任广鑫  丁瑞霞  杨改河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当前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煤炭供大于求,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加剧,但当前我国各项能源发展战略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未来能源领域内存在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朱连洲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C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碳税和碳排放变量,细化出能源部门,并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主要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设定节能减排基准情景,针对碳减排、碳税和能源结构调整这三个不同的能源政策对经济发展以及碳排放的冲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能源政策总有不足之处,要么减排效果欠佳,要么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将减排政策系统化,构造一个适应现实需要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耀  任苏灵  
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1997—2015年中国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函数呈现单峰特征,近年来分散程度有所提高。(2)虽然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较大的惯性,但是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城镇化率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强度的增加均会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耀  任苏灵  
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1997—2015年中国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函数呈现单峰特征,近年来分散程度有所提高。(2)虽然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较大的惯性,但是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城镇化率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强度的增加均会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士春  习蓉  何正霞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鹏  顾晓薇  刘敬智  王青  
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能源危机时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低,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年~2003年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为4·76%,能源消耗总量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脱钩;研究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增加约22·8×108t标准煤,而能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