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4)
2023(12885)
2022(10932)
2021(10514)
2020(8944)
2019(21030)
2018(20678)
2017(39441)
2016(21168)
2015(24167)
2014(23943)
2013(23740)
2012(21911)
2011(19901)
2010(19471)
2009(17937)
2008(17523)
2007(15507)
2006(13079)
2005(11634)
作者
(59034)
(49504)
(49429)
(47079)
(31373)
(23743)
(22605)
(19380)
(18758)
(17486)
(16829)
(16596)
(15599)
(15585)
(15416)
(15350)
(14961)
(14811)
(14163)
(14095)
(12093)
(12059)
(11973)
(11280)
(11232)
(11134)
(10961)
(10674)
(9874)
(9803)
学科
(91141)
经济(91057)
管理(59864)
(58286)
(47839)
企业(47839)
方法(45004)
数学(40330)
数学方法(39851)
中国(25282)
(23529)
(22295)
(19350)
贸易(19342)
(18909)
业经(18022)
(16394)
地方(16094)
(15898)
农业(15440)
(14050)
财务(13993)
财务管理(13957)
(13607)
(13521)
银行(13498)
企业财务(13193)
环境(13179)
(12901)
技术(12833)
机构
大学(302685)
学院(300825)
(132022)
经济(129676)
管理(119225)
理学(103492)
理学院(102357)
研究(102224)
管理学(100724)
管理学院(100137)
中国(78041)
(63313)
科学(60329)
(57206)
(50110)
中心(47357)
(46865)
财经(46791)
研究所(45837)
业大(42713)
(42712)
(42325)
经济学(41321)
北京(39727)
(38460)
师范(38105)
经济学院(37360)
农业(36984)
(36909)
财经大学(34960)
基金
项目(204709)
科学(162632)
基金(151989)
研究(148848)
(132344)
国家(131340)
科学基金(113278)
社会(96304)
社会科(91497)
社会科学(91473)
基金项目(79936)
(77066)
自然(73169)
自然科(71542)
自然科学(71519)
自然科学基金(70250)
教育(69165)
(66150)
资助(62874)
编号(59348)
成果(47432)
(47057)
重点(46309)
(44030)
(42582)
国家社会(40882)
教育部(40760)
课题(40371)
创新(39908)
科研(39802)
期刊
(135800)
经济(135800)
研究(85288)
中国(53589)
(44541)
学报(44224)
管理(43449)
科学(42753)
(41374)
大学(34121)
学学(32134)
农业(28517)
教育(28116)
技术(27155)
(24867)
金融(24867)
经济研究(23139)
财经(22996)
业经(21021)
(19802)
问题(18407)
(17200)
(16725)
统计(15526)
技术经济(15463)
国际(14865)
世界(14780)
(13762)
(13758)
理论(13670)
共检索到432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丽媛  贾名清  张慧明  
制定适宜的能源战略是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与应对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文章由节能与能源效率、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供给安全、能源体制与能源环境等五个维度,对中国能源战略的演变进行剖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能源战略尚缺乏针对节能减排的"有差别的责任"原则、针对新能源发展的适度补贴政策、针对天然气煤炭的储备机制、针对环境的低碳科技研发政策等,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采用BAI与PERRON的结构断点检验对中国能源战略演变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单位GDP能耗的时间序列不存在结构断点,而单位GDP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生产占能源总生产比重以及石油进口依存度三个时间序列为围绕着1至2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中国能源战略在短期给予碳排放以负向冲击,但没有改变碳排放增长的长期趋势;能源战略在第2个结构断点附近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生产所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表明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长期未能奏效,须健全补贴政策、价格政策及研究开发等政策;中国能源战略给予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冲击较大,提高了石油进口依存度增长速度,表明石油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加大了石油的供应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薛静静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能源战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日益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和国家安全战略中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了制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能源安全的选择路径,构建了全面性能源安全战略框架,为制定我国长期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论文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能源可持续供给、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突发事件合理应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应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生产和使用安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环境安全及能源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选择;健全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政策、能源市场、能源技术、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输送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松  张宝生  唐旭  袁峰  
基于1990—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法构建了中国能源强度预测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总数4个因素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将正交试验法与情景分析法相结合,对"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能源强度发展进行情景预测及相关路径规划。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中国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口总数增加和能源结构优化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降低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上升对能源强度的降低具有促进作用。对2016—2020年中国能源强度的发展路径进行情景预测,其中2020年中国能源强度最低可降至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成金华  
全球化和加入WTO ,有助于中国从更大范围内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从中国能源战略评价的角度来讲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石油安全战略 ;能源工业作为竞争性行业 ,必将融入到开放型经济体系中 ,市场化是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未来能源政策的走向是国际化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调整能源结构 ,协调全球和本国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 ,恰当地处理多种社会集团和人群利益主体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使之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西  张亮亮  
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能源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2050年的亚洲》一书指出:亚洲当前正经历着历史性转变。2000年以来亚洲一直占据着世界能源消费的20%,2007年这一数据上升到27%。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五国能源消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鹏  张英群  刘海洋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能源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变化、要素替代等效应。该分解法不同于传统的指数分解法和结构分解法,能够识别要素替代对能源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应用以上分解框架对1985-2010年中国能源生产率变化的分解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效应是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为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较小。然而,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和省际差异。要素替代效应在能源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经济落后省份的能源生产率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还发现,能源价格扭曲导致了能源稀缺省份的要素替代效应相对较小,而能源富集省份的要素替代效应相对较高的反常现象...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赵行姝  
美国是全球能源治理的关键参与者。既有文献对美国塑造全球能源治理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但现有分析还比较分散、细碎。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功能、战略、制度三种视角构建了分析一国国际能源行为的新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对美国塑造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只有同时符合功能逻辑、战略逻辑与制度逻辑,即能够解决美国自身能源问题、符合美国的战略需求、具备一定国内或国际制度基础,美国才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这一三维分析框架,有助于理解历史上美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贡献与局限性,也为理解未来美国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可能贡献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秀成  皮光林  
随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析了世界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演变历程,分别从中东、中亚—俄罗斯、亚太、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阐述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战略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鹏  顾晓薇  刘敬智  王青  
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能源危机时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低,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年~2003年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为4·76%,能源消耗总量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脱钩;研究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增加约22·8×108t标准煤,而能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强  张宝生  
现阶段DEA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只适合特定时刻各个决策单元的静态分析,而多个时间段内的分析相对较少,现有的两种方法也只是在纯方法层面上的改进,没有考虑到各个决策单元在不同时间内的经济连续性,鉴于此,本文通过考察DEA方法的推导过程,运用反向思维,进行只求解经过Charnes-Cooper变化后形成的线性规划,而不是对偶后的方程式,然后反推求出DEA方法最原始模型中的各输入与输出指标的权值或比例关系,并以此固定权为基础,进行其他评价单元的效值,从而得出统一标准下的评价值,并选取了中国2001-2010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在全面分析国情世情新趋势和世界能源新格局的基础上,提炼出应对全球变化的中国能源战略——"五指合拳",即"节能、绿色、结构、安全、改革"。五个子战略都服从国际博弈的需要,都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五指"能"合拳",可以协调。能源总战略与子战略,均是以中长期为考虑的基点,但总战略更强调通盘布局的大思路;而子战略重在以解决能源的重大实际问题为目标来设计;总体战略中含有战略目的内容,而子战略中多突出的是战略手段。总战略力求要明确对手,有"打仗"和博弈准备,要立足博斗;力求明确博弈前的关键配置,如能源战略的管理,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战略管理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