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7)
- 2023(5160)
- 2022(4315)
- 2021(4223)
- 2020(3391)
- 2019(8044)
- 2018(7763)
- 2017(14499)
- 2016(7593)
- 2015(8843)
- 2014(8477)
- 2013(8635)
- 2012(8157)
- 2011(7738)
- 2010(7539)
- 2009(6902)
- 2008(6785)
- 2007(5893)
- 2006(5246)
- 2005(4926)
- 学科
- 济(36931)
- 经济(36899)
- 管理(20956)
- 业(20266)
- 企(16353)
- 企业(16353)
- 方法(15592)
- 数学(14091)
- 数学方法(14017)
- 中国(13775)
- 贸(10408)
- 贸易(10401)
- 易(10282)
- 农(8706)
- 制(6881)
- 业经(6819)
- 财(6687)
- 关系(6297)
- 策(6230)
- 银(6146)
- 银行(6136)
- 行(6017)
- 划(5764)
- 环境(5707)
- 出(5658)
- 地方(5644)
- 发(5520)
- 农业(5471)
- 融(5459)
- 金融(5459)
- 机构
- 大学(113233)
- 学院(110625)
- 济(58423)
- 经济(57692)
- 研究(45163)
- 管理(41922)
- 理学(35888)
- 中国(35656)
- 理学院(35434)
- 管理学(35153)
- 管理学院(34908)
- 京(24759)
- 财(23559)
- 科学(23075)
- 所(21863)
- 研究所(19945)
- 经济学(19537)
- 财经(19288)
- 中心(18673)
- 经(17906)
- 经济学院(17538)
- 北京(16633)
- 院(16194)
- 范(14549)
- 财经大学(14531)
- 师范(14471)
- 江(14348)
- 科学院(13880)
- 农(13649)
- 研究中心(13111)
- 基金
- 项目(71293)
- 科学(57923)
- 基金(55216)
- 研究(54217)
- 家(48069)
- 国家(47769)
- 科学基金(40623)
- 社会(37775)
- 社会科(36075)
- 社会科学(36068)
- 基金项目(27822)
- 教育(24622)
- 自然(23865)
- 自然科(23383)
- 自然科学(23377)
- 资助(23302)
- 省(23065)
- 自然科学基金(23022)
- 划(21180)
- 编号(20086)
- 中国(18348)
- 部(18226)
- 国家社会(17189)
- 成果(16795)
- 发(16329)
- 重点(16308)
- 教育部(16185)
- 人文(14873)
- 创(14754)
- 课题(14378)
共检索到173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成金华
全球化和加入WTO ,有助于中国从更大范围内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从中国能源战略评价的角度来讲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石油安全战略 ;能源工业作为竞争性行业 ,必将融入到开放型经济体系中 ,市场化是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未来能源政策的走向是国际化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调整能源结构 ,协调全球和本国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 ,恰当地处理多种社会集团和人群利益主体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使之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能源战略评价 产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磊
本文在阐述中国西部能源战略通道的区位及构建任务的基础上,认为通道建设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并提出通道构建形成了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影响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具有推进国际能源合作的示范作用,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秀成 皮光林
随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析了世界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演变历程,分别从中东、中亚—俄罗斯、亚太、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阐述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战略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地缘政治 能源战略 能源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在全面分析国情世情新趋势和世界能源新格局的基础上,提炼出应对全球变化的中国能源战略——"五指合拳",即"节能、绿色、结构、安全、改革"。五个子战略都服从国际博弈的需要,都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五指"能"合拳",可以协调。能源总战略与子战略,均是以中长期为考虑的基点,但总战略更强调通盘布局的大思路;而子战略重在以解决能源的重大实际问题为目标来设计;总体战略中含有战略目的内容,而子战略中多突出的是战略手段。总战略力求要明确对手,有"打仗"和博弈准备,要立足博斗;力求明确博弈前的关键配置,如能源战略的管理,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战略管理者的...
关键词:
能源格局 能源战略 五指合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金东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缺油少气;另一方面能源消费却在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作为能源消费大户的交通运输部门,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能源效率偏低,须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可选择从促进技术进步、调整运输结构、促使制度变迁等三重路径来实施交通节能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定寰
90年代至下世纪初,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能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平低并以煤炭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以提高能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为重点,同时加强环境无害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现状和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婷 鲁成军
作为能源消费第二大国,中国能源的国际安全问题给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自由制度主义无法解释强者往往选择"背叛"战略的现象,无力面对安全领域缺乏合作的挑战。而现实主义对博弈最优合作给予了最悲观的认识,因而无法解释日益增多的合作现象,这就决定了寻求建立适合的博弈模型来解决能源安全困境的迫切性。为了解除中国能源国际安全的现实困境,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视角,建立博弈模型,得出中国能源的国际安全战略应是冲突与合作共存。博弈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博弈方采取的策略选择和博弈阶段的变化。建议加快中俄能源合作、加强同中东国家的能源产业一体化、应突出周边甚至大周边外交、参与和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来...
关键词:
能源安全 新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 纳什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梅 江可申 米传民
本文从介绍中国能源资源现状入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根据这一关系提出了粗放型经济条件下中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最后给出了在“十一五”规划新的指导思想下的中国的能源新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庚申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中亚里海 能源战略 美国 中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智钦
本文通过中国能源结构、大气污染状况、清洁能源(光伏产业等)发展的世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需要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以改革和科技(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能源绿色战略,倒逼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建议把节能作为减排的最重要途径,加大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消费,政策扶植低碳技术创新,降低清洁能源成本,以有利于推进改革为准则推动环境和低碳绿色经济新议题研究和应对。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推进以天然气、能源绿色技术为中心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慎重发展污染大气、安全度低的行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丽媛 贾名清 张慧明
制定适宜的能源战略是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与应对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文章由节能与能源效率、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供给安全、能源体制与能源环境等五个维度,对中国能源战略的演变进行剖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能源战略尚缺乏针对节能减排的"有差别的责任"原则、针对新能源发展的适度补贴政策、针对天然气煤炭的储备机制、针对环境的低碳科技研发政策等,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战略 演变 五维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姜莱
利用DEA-Tobit两步法测算2000~2010年中国各省能源效率,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指标纳入模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区域特征差异将29个省分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指标的增长提高了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丰度的区域差异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在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制定能源政策时须因地制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能源合作 和平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