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2)
2023(18742)
2022(15881)
2021(14752)
2020(12046)
2019(27721)
2018(27350)
2017(52195)
2016(28209)
2015(31716)
2014(31658)
2013(31504)
2012(29497)
2011(26847)
2010(26972)
2009(24881)
2008(24147)
2007(21262)
2006(19031)
2005(17502)
作者
(81805)
(67924)
(67618)
(64464)
(43716)
(32574)
(30744)
(26602)
(25893)
(24428)
(23447)
(23035)
(21759)
(21742)
(21111)
(21030)
(20110)
(19617)
(19458)
(19433)
(17118)
(16806)
(16339)
(15541)
(15291)
(15207)
(14994)
(14868)
(13794)
(13410)
学科
(133416)
经济(133288)
管理(77241)
(73428)
(57683)
企业(57683)
方法(52484)
数学(45843)
数学方法(45450)
中国(38151)
(34099)
地方(31238)
业经(27936)
(27611)
(25760)
(24520)
贸易(24503)
(23710)
农业(23340)
(22368)
(20070)
银行(20023)
(19947)
金融(19944)
环境(19564)
(19321)
(18586)
理论(17985)
技术(17802)
地方经济(17748)
机构
大学(406407)
学院(404442)
(175974)
经济(172466)
管理(155175)
研究(147056)
理学(132965)
理学院(131443)
管理学(129482)
管理学院(128740)
中国(111458)
(88064)
科学(87032)
(78797)
(74546)
研究所(67477)
中心(64758)
(64635)
财经(62516)
(59730)
业大(57039)
(56938)
北京(56901)
经济学(54486)
(54425)
师范(53936)
(53221)
农业(50158)
经济学院(48901)
(48207)
基金
项目(268784)
科学(211625)
研究(199929)
基金(194788)
(169439)
国家(168010)
科学基金(143315)
社会(127905)
社会科(121313)
社会科学(121285)
(103221)
基金项目(102003)
教育(91053)
自然(89964)
自然科(87850)
自然科学(87832)
(87206)
自然科学基金(86291)
资助(80701)
编号(80687)
成果(66669)
(61391)
重点(60452)
(60252)
课题(56763)
(55454)
国家社会(53310)
教育部(51915)
创新(51803)
科研(50581)
期刊
(200911)
经济(200911)
研究(128927)
中国(83654)
学报(61499)
(59832)
管理(59041)
科学(57795)
(57366)
教育(47030)
大学(46817)
学学(43863)
农业(41607)
(39599)
金融(39599)
技术(35468)
经济研究(33375)
财经(31237)
业经(30953)
(26910)
问题(25967)
(22161)
(22078)
技术经济(20982)
图书(20568)
世界(20402)
国际(19783)
理论(18891)
科技(18397)
现代(18106)
共检索到622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芳  曹洪军  
当前中国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与冲突并存。一方面两者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与能源发展矛盾突出、能源过度不合理使用导致经济代价高昂。本文创建能源、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进行能源-经济系统协调度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2年间,中国能源-经济系统协调程度属中度协调水平,协调度平均值为0.7083。但由于受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资源瓶颈约束、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协调度波动性大,距离稳定的优质协调发展目标还有较长距离。建议政府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引领发展"的模式体系、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非常规石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空间作为空间维度,就中国区域间制造业结构趋同与趋异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区域专业化与行业集中度两个视点切入对两大三角洲制造业同构与异构变化的分析揭示,目前两大三角洲的制造业结构已经走出了以往趋同阴影而朝着趋异演进;纵向比较考察揭示,1980年代以来两大三角洲制造业结构的趋同、趋异演进,大体上经历了由趋异而趋同再到趋异的三阶段路径,三个阶段的分野先后显现于1990年代初期和新旧世纪交替年份。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两大三角洲制造业结构的上述三阶段演进,大体上与这两大地区之区域经济"二重开放"路径模式差异变化阶段相吻合;实证检验在很大程度上也证明,在两个三角洲制造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芳  
本文创建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中国3E系统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7年间,3E系统协调度平均为0.6860,处于弱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轻度不协调等级;能源与环境属弱协调等级;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平均为0.4866,呈中度不协调状态。3E系统处在动态调整之中,系统总的协调发展趋势趋向好转,但距离稳定的优质协调发展目标还有较长距离。应通过建立3E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绿色资本市场、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等来进一步改善3E协调状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鲁敏  侯博  
一、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增长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使其始终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理论界主要有两种选择,即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优智  
采用E-G两步法对1978年~2010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着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费的增长可以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凤丹  
CPI作为2007年中国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引入CPI,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了中国1978-2007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是:能源消费与GDP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对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CPI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降低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可以进一步采取节能措施以降低能源强度,而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秀丽  
文章选取1978~2012年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GDP的增加不必然的导致能源消耗量的增加,但在长期二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二者之间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有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这说明,经济在能源政策的调控下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志友  王家华  
文章以人均实际GDP和金融相关率分别作为衡量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对江苏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为发展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有关金融变革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谢忠秋  李向东  
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却鲜有论述。文章基于1995~2012年的样本运用DEA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协调促进关系进行了研究,进而判别两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的支撑作用显著弱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整体协调程度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文章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政策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西部与东部及东北地区间均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关联性。同时,中部、东部及西部等三大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关联性。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组合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关联性。②西部经济增长是东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东部、东北及西部同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③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干扰后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发现,发达的东部地区对欠发达的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这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较强的推进作用,而且,欠发达区域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敏  赫英  
本文采用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探讨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得出:能源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GDP增长,但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仲常  章翔  陈锡崑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