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5)
2023(13175)
2022(11551)
2021(11068)
2020(9228)
2019(21669)
2018(21529)
2017(41029)
2016(22453)
2015(25512)
2014(25334)
2013(25129)
2012(23338)
2011(21305)
2010(21056)
2009(19314)
2008(18832)
2007(16121)
2006(14237)
2005(12473)
作者
(65937)
(54916)
(54519)
(51808)
(34968)
(26254)
(24665)
(21671)
(21025)
(19451)
(18818)
(18773)
(17387)
(17212)
(16939)
(16906)
(16215)
(16211)
(15692)
(15485)
(13637)
(13619)
(13126)
(12423)
(12199)
(12135)
(12112)
(12033)
(11025)
(10937)
学科
(91693)
经济(91593)
管理(64238)
(57467)
(47338)
企业(47338)
方法(43834)
数学(38296)
数学方法(37854)
中国(24974)
(23427)
(21628)
(20681)
业经(18741)
环境(18548)
(18068)
贸易(18060)
(17603)
地方(16889)
(15610)
农业(15495)
(14941)
(14528)
理论(14258)
技术(13432)
(12907)
(12864)
银行(12863)
财务(12799)
财务管理(12775)
机构
大学(327791)
学院(321987)
(131139)
经济(128512)
管理(128059)
研究(114523)
理学(111457)
理学院(110177)
管理学(108273)
管理学院(107726)
中国(84431)
科学(72408)
(71445)
(58345)
(56310)
研究所(54013)
(53367)
中心(49985)
业大(49394)
财经(46355)
北京(45630)
(44270)
(43799)
师范(43421)
(42426)
农业(42216)
(41450)
经济学(39461)
(36069)
师范大学(35707)
基金
项目(226288)
科学(177709)
基金(165609)
研究(163145)
(145922)
国家(144802)
科学基金(122935)
社会(102860)
社会科(97457)
社会科学(97428)
基金项目(87915)
(85147)
自然(80701)
自然科(78806)
自然科学(78783)
自然科学基金(77335)
教育(73877)
(73668)
资助(68768)
编号(64866)
成果(52940)
重点(51020)
(50962)
(47914)
(46153)
课题(44806)
科研(43494)
创新(43209)
教育部(43158)
国家社会(42719)
期刊
(137909)
经济(137909)
研究(93667)
中国(58116)
学报(53773)
科学(50435)
(47483)
管理(45089)
(40125)
大学(39840)
学学(37325)
农业(34140)
教育(33487)
技术(26396)
(23295)
金融(23295)
经济研究(22235)
财经(21971)
业经(20423)
(18710)
(18683)
图书(18358)
问题(18202)
资源(17133)
科技(15929)
技术经济(15850)
(15286)
理论(15279)
(15063)
世界(14811)
共检索到46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平  詹存卫  
为了保障能源利用条件下的国家环境安全,通过比较环境安全评价和传统环境评价,提出环境安全度这一环境安全的定量指标,建立中国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在2 0 10年和2 0 2 0年都是不安全的。因而,必须制定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安全战略,制定相应的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削减能源环境污染,动用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确保国家环境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天营  宫芳  沈菊华  
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支撑的中国经济,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不仅造成中国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和能源国际依赖度的提高,威胁着能源和经济安全,而且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经济规模扩大同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少的负向关系能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创新企业能源利用技术、以产业链作为循环经济的实施途径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重要举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腾  严良  易明  
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能源短缺、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社会福利,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将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要素纳入到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能源、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三个维度衡量产出,构建能源生态效率理论框架。通过搜集2000—2014年数据,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同时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的能源生态效率均低于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间矛盾突出,亟待改善;能源生态效率值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呈"东高西低"分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腾  严良  易明  
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能源短缺、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社会福利,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将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要素纳入到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将能源、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利三个维度衡量产出,构建能源生态效率理论框架。通过搜集2000—2014年数据,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同时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和社会福利的能源生态效率均低于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一、中国能源安全系数(一)能源发展部署及成果从总量上讲,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从人均拥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在全世界排第53位,而且还有两大弱项:一是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玉香  韩克勇  
中国政府将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总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能源利用效率却在不断提高。在中央政府政策的推动下,能源强度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的速度明显趋于平缓,低于改革开放初期。在分析总结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能源强度系数进行分解,发现能源强度变化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有减弱的趋势,尤其是结构效应。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阻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立军  
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安全的能源发展状态,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涉及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来看,石油安全已经开始考验着我们各级政府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的能力。文章从能源安全的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给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国田  张雷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能源消费和生产大国,能源安全成了21世纪中国资源持续开发的核心问题,能源安全主要由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能源使用的安全性两个部分组成。过去中国在影响能源安全的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及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时间还很短,对能源安全这一复杂的系统研究不够,导致了对国家能源形势判断屡屡出现失误。中国能源安全正在经历从供应保障的稳定性为主向使用的安全性为主过程的转变,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重点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阶段性及特征、能源消费变化和环境破坏代价、能源保障空间组织、能源管理体制、能源价格、能源对外依存及代价、替代能源开发及风险等问题作全面系统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本文基于我国33个工业行业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方法发现外包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产权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也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奚潭  
为了探索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以进一步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文章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状况,在研读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三大因素,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结构,确立了反映这三大因素的五个具体指标,并收集了对应指标198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然后,使用路径分析模型对所选指标和数据进行建模实证分析,利用统计R语言编程求解路径分析模型并绘制出路径分析图,以直观形象展示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为解决国内日益尖锐的能源环境矛盾,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压力,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测度和国际对比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能源消费者分为企业、政府和居民三大类别,从国家能源发展目标出发,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指标、监控类指标、解释类指标和辅助说明类指标4大类;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核算方式下,采用熵权法与能源消费份额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与主成份投影法相结合,对中国、美国、日本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4种组合条件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值分别为0.6207、0.5796、0.7854、0.7186,总体虽基本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敏  
目前北极地区正经历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使得北极油气资源的可获得性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环境变化使北极地区环境风险加剧,北极地区政治发展不稳定,开采北极油气资源具有商业风险等。这些因素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未来中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某些国家将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进口量和对海外油气资源的拓展视为威胁;北极油气资源开采、运输技术要求高,环境风险巨大。因此,中国在战略上应该抓住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并规避其风险,在策略上提高自己的能源供给能力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北极地区能源开发中,以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2013年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该书由多位从事能源经济、国际政治经济研究的专家合力撰写,聚焦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地缘政治关系的新调整令世界能源格局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变化的局势对中国能源环境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世刚  
文章分析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全新格局,阐述周边能源合作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周边能源合作在地缘政治格局、合作利益诉求和新能源合作的经济技术层面制约所面对的挑战。文章最后从周边能源合作指导方针、合作机制、合作手段和加强新能源合作等方面提出深化我国周边能源合作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