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2)
- 2023(13479)
- 2022(11370)
- 2021(10263)
- 2020(8709)
- 2019(19960)
- 2018(19189)
- 2017(36110)
- 2016(19869)
- 2015(22342)
- 2014(22029)
- 2013(22034)
- 2012(20645)
- 2011(18937)
- 2010(18630)
- 2009(17396)
- 2008(17264)
- 2007(15397)
- 2006(13309)
- 2005(11863)
- 学科
- 济(89245)
- 经济(89162)
- 管理(53307)
- 业(50343)
- 方法(41082)
- 企(38702)
- 企业(38702)
- 数学(37268)
- 数学方法(36994)
- 中国(24703)
- 农(23188)
- 财(20832)
- 学(19365)
- 贸(19065)
- 贸易(19060)
- 易(18580)
- 地方(18184)
- 业经(16975)
- 农业(15621)
- 制(14928)
- 环境(14168)
- 银(12996)
- 银行(12932)
- 融(12791)
- 金融(12789)
- 行(12373)
- 和(12359)
- 务(12350)
- 财务(12334)
- 财务管理(12306)
- 机构
- 大学(298514)
- 学院(294720)
- 济(128087)
- 经济(125831)
- 研究(109111)
- 管理(108976)
- 理学(95175)
- 理学院(93973)
- 管理学(92370)
- 管理学院(91841)
- 中国(81150)
- 科学(69798)
- 京(63639)
- 农(60584)
- 所(57366)
- 财(54160)
- 研究所(53100)
- 业大(49939)
- 农业(48685)
- 中心(48588)
- 财经(44532)
- 江(42029)
- 经济学(41015)
- 经(40779)
- 北京(39907)
- 院(38764)
- 范(38014)
- 师范(37515)
- 经济学院(37330)
- 科学院(34684)
- 基金
- 项目(205132)
- 科学(160951)
- 基金(151777)
- 研究(140698)
- 家(136741)
- 国家(135708)
- 科学基金(113695)
- 社会(92153)
- 社会科(87496)
- 社会科学(87465)
- 基金项目(80530)
- 省(78097)
- 自然(75036)
- 自然科(73329)
- 自然科学(73299)
- 自然科学基金(72059)
- 划(67973)
- 教育(63534)
- 资助(61627)
- 编号(53289)
- 重点(47477)
- 部(46045)
- 发(45128)
- 创(42617)
- 成果(42251)
- 科研(40391)
- 创新(40174)
- 计划(40054)
- 国家社会(39735)
- 教育部(38398)
- 期刊
- 济(131173)
- 经济(131173)
- 研究(82280)
- 学报(56998)
- 中国(53894)
- 农(53249)
- 科学(49796)
- 大学(40982)
- 财(40414)
- 学学(39061)
- 农业(36479)
- 管理(36258)
- 教育(23820)
- 融(23785)
- 金融(23785)
- 经济研究(23202)
- 财经(22306)
- 技术(21774)
- 业(20800)
- 业经(19887)
- 经(19255)
- 问题(18208)
- 贸(17111)
- 版(15586)
- 资源(15207)
- 国际(14865)
- 技术经济(14843)
- 世界(14551)
- 业大(14485)
- 科技(14147)
共检索到42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 严婷婷
论文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地域划分,并运用Theil系数探讨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五"时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能源高效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1~2005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差异、三大地域间差异和地域内差异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价格水平和投资水平是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以煤炭消费比重所表示的能源结构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所表示的技术水平对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根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而且当前节能任务艰巨的事实,提出了进行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因素分析的必要性。基于200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增加值中高耗能产业比重以及煤炭消费比重的差异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要在短期内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偏最小二乘回归 截面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彦楠 何则 马丽 杨宇 张天媛 陈力原
能源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效应最主要的贡献因素,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本文基于分省能源终端消费数据,采用K-means聚类法和STIRPAT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四大类能源的消费比重、时空分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间,各省煤炭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不同省区在不同时段石油消费比重变化呈现多样性特征,各省天然气消费比重整体仍处在较低水平上,电力与热力消费比重整体保持着持续增加的趋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和宁夏处于相对较优的低碳能源消费结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林静 王雅鹏 田云
采用2001-201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分析了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差异及变化源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值—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外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0年内平均增长0.28%,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双轨损失"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35%,平衡区受技术进步的恶化影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69%;中央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平
能源消费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大多以我国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为对象,对地域差异关注不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能源消费规模份额指数、能耗强度指数、增长速度指数、综合消费指数,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显著增加地区经济能耗强度。现阶段,控制高耗能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对于减小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觅 吕斌 张纯 黄斌
本文采用1998—2007年30个省份的能源消耗、工业产业、交通和生活数据,从省域层面上分析了碳排放总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和变动情况,并分阶段分类型对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作了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碳排放总量还是单位GDP碳排放量来看,其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变动情况来看,高于全国平均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省份有向南部内陆省份扩大趋势。不同水平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差异大,高于全国平均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省份影响因素以工业行业结构为主,低于全国平均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省份影响因素以交通和生活为主,且制造业产业结构对单位GDP碳排放量开始起抑制作用。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分别以人均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强度作为能源消费指标,对2000~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进行结构分解,并且实证研究了不同能源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要明显大于人均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三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划分标准下,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以及人均收入是造成能源消费水平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琦 孙根年 韩亚芬
节能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施有赖于能源消费水平的准确度量。能源足迹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准确测算能源消费水平的计量手段。文章着眼于能源足迹的空间分布差异,利用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截面数据,测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能源消费足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出能源足迹与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
关键词:
能源足迹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大方 刘纪远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项目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极地”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关键词: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区域分异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国璋 王双
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能源消费也存在差异,分析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能够在区域层面上进一步理解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动。文章利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技术(LMDI)对1995-2005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进行区域因素分解,发现由区域内能源强度所显示的区域内技术进步因素是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决定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睿
文章通过DEA-Censored Data模型分析框架,利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分别测度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近30年来的中国能源效率,并分析了诸如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寿丰
为了解各类区域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具体影响,本文运用完全分解模型,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和经济发展不同组别等三类区域角度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行分解分析。结果发现:(1)在1997~2002年,对我国能源强度下降起最大正作用的是辽宁、黑龙江、江苏、四川、湖北5个省份、中部以及经济发展中组;(2)在2002~2005年,对我国能源强度下降起最大负作用的是内蒙古、河北、江苏、山东、湖南5个省级区域、东部以及经济发展高组;(3)要促使我国能源强度下降,首要监控对象应该是江苏、河北和湖南3个省份、东部以及经济发展高组。
关键词:
能源强度变化 完全分解模型 区域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汤子隆 易露霞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与结构转型的推进,我国总杠杆率水平急剧攀升,且受债务驱动增长模式及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要正确理解杠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而制定积极稳妥的去杠杆政策必须考虑区域因素和部门因素。以2010—2016年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含我国西藏和台湾地区)的总杠杆率、分部门杠杆率、金融波动及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基于部门分化和区域分异双重视角对我国杠杆率结构变动关联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杠杆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但各部门杠杆率变动与本区域及其他区域总杠杆率变化的联动机制不尽相同。总体而言,金融杠杆率对总杠杆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部门杠杆率对总杠杆率的推动作用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为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决策层应基于不同区域或部门影响机制,根据区域杠杆结构特征、经济结构调整进度及金融稳定程度制定差异化政策,通过影响和引导市场主体杠杆变动幅度和方向来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平衡。具体来讲,一是去杠杆必须注重区域间差异化政策的求同存异;二是去杠杆必须注重部门间杠杆波动的组合规律;三是去杠杆必须注重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合理选择与匹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雁飞 廖双红
二元经济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和必然阶段,现代经济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本文在回顾二元经济理论由来和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变化态势,并重点分析城乡二元经济区域分异规律和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区域分异 对策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