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2)
- 2023(14667)
- 2022(12679)
- 2021(12096)
- 2020(9992)
- 2019(23424)
- 2018(22981)
- 2017(44337)
- 2016(23923)
- 2015(26968)
- 2014(27071)
- 2013(26829)
- 2012(24503)
- 2011(22265)
- 2010(21983)
- 2009(20528)
- 2008(20247)
- 2007(17770)
- 2006(15655)
- 2005(14273)
- 学科
- 济(98357)
- 经济(98215)
- 管理(75007)
- 业(69356)
- 企(59124)
- 企业(59124)
- 方法(44917)
- 数学(39277)
- 数学方法(38930)
- 财(28490)
- 中国(27596)
- 农(24589)
- 制(23707)
- 业经(21691)
- 贸(20155)
- 贸易(20141)
- 易(19653)
- 学(19043)
- 务(18413)
- 财务(18344)
- 财务管理(18312)
- 企业财务(17421)
- 银(16819)
- 银行(16782)
- 体(16502)
- 融(16456)
- 金融(16453)
- 地方(16073)
- 行(16056)
- 农业(15526)
- 机构
- 大学(347601)
- 学院(342628)
- 济(145889)
- 经济(143018)
- 管理(137502)
- 理学(118709)
- 研究(117453)
- 理学院(117433)
- 管理学(115739)
- 管理学院(115100)
- 中国(90918)
- 京(74433)
- 财(69620)
- 科学(68029)
- 所(58050)
- 财经(55562)
- 研究所(52395)
- 中心(52215)
- 经(50681)
- 农(49921)
- 江(48093)
- 北京(47910)
- 业大(47150)
- 经济学(45036)
- 范(43050)
- 师范(42703)
- 院(42298)
- 财经大学(41577)
- 经济学院(40522)
- 农业(38915)
- 基金
- 项目(229752)
- 科学(182106)
- 研究(170205)
- 基金(170133)
- 家(147241)
- 国家(146096)
- 科学基金(126142)
- 社会(109488)
- 社会科(103918)
- 社会科学(103893)
- 基金项目(89872)
- 省(85235)
- 自然(80869)
- 自然科(79014)
- 自然科学(78994)
- 自然科学基金(77612)
- 教育(77299)
- 划(72773)
- 资助(70460)
- 编号(68216)
- 成果(56075)
- 部(52690)
- 重点(50773)
- 发(47735)
- 创(47660)
- 课题(46289)
- 教育部(45916)
- 国家社会(45756)
- 制(45526)
- 创新(44585)
- 期刊
- 济(159723)
- 经济(159723)
- 研究(107884)
- 中国(65613)
- 财(54299)
- 管理(51995)
- 学报(50765)
- 科学(48353)
- 农(45352)
- 大学(39340)
- 学学(36906)
- 教育(34519)
- 融(33815)
- 金融(33815)
- 农业(31315)
- 财经(28357)
- 技术(27620)
- 经济研究(26422)
- 业经(24230)
- 经(24150)
- 问题(20695)
- 理论(18025)
- 贸(17844)
- 业(16545)
- 技术经济(16406)
- 图书(16198)
- 实践(16088)
- 践(16088)
- 世界(16023)
- 国际(15604)
共检索到511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炳南 巩世广
在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攫取中小投资者的消费者剩余的假设下,文章利用投资者情绪模型,研究在一级市场上以固定价格上网公开发行股票占总发行数量的比例对首日抑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模型 消费者剩余 抑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有禄 熊虎 罗秋兰
本文分析了发行人为什么没有介意股票市场的IPO高抑价。在借助Barry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沪深两市的实例,从发行人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行人为什么没有介意IPO高抑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根据发行人观点定义的抑价率并没有传统定义下的抑价率大,且发行人更在意留在自己手中股票的价值和新股发行数量占发行前股本的比例。因此,这为我们重新看待新兴股市的"高抑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发行人 IPO抑价 Barry模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
IPO折价普遍存在于世界股票市场,有关IPO折价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使IPO上市股票的折价不但符合IPO的普遍规律,而且具有很多独特的规律。结合有关折价原因的几种理论和假说(包括信息不对称、股权分配、投资者非理性等),对中国股市IPO折价的存在性和不同市场、股票类型折价的差异性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等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承销商声誉的衡量、股市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折价表现、同一企业A股和B股发行顺序对折价的影响等进行研究,揭示中国IPO折价的存在性、股票市场的差异性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探索股票一、二级市场的有机结合路径,对规范和完善IPO市场定价机制、帮助监管者制定规则和引导投资者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朝华 朱洪甲
股票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追求是股票市场演化的原动力,竞争压力引发股票市场参与主体的适应性学习,技术和制度的适应性创新是股票市场演化的主动力,参与主体之间的动态博弈实现对创新技术与制度的选择,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触发股票市场演化的结构—功能—效率的传动,五大机制逻辑展开,循环嵌套,共同维系股票市场的演化发展。改革发行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可为投资者提供价值投资选择对象;构建学习环境,加强投资者教育,可落实投资者角色功能;完善创新选择机制,促进技术与制度适应性变迁,可夯实股票市场演化的主动力。三者奠定中国股票市场拉马克演化的基础。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演化机制 演化指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向东 蒋华安
本文采用上证180指数的周数据验证我国股票市场上成交量同股价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成交量对股价在一定时间的时滞上有很强的解释作用,而股价对成交量几乎没什么解释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保华
本文检验了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在开盘交易采用集合竞价 ,收盘交易采用连续竞价的条件下 ,比较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1 0只股票开盘收益与收盘收益的行为。结果发现 ,开盘收益比收盘收益具有较大的离差 ,更偏离于正态分布 ;在序列自相关上 ,开盘收益表现为负 ,而收盘收益表现为正。从而本文得出结论 :交易机制对股价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交易机制 开盘收益 收盘收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雨
笔者首先建立了包含价格操纵者、动量投资者和非知情投资者的博弈模型,阐述了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市场操纵的实施过程以及博弈各主体的最终损益,说明了市场操纵为操纵者创造了获利机会,并使得无法辨别操纵者身份的众多动量投资者蒙受损失;继而收集了2008—2014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市场操纵案例,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操纵行为,结果发现被操纵股票在操纵期间存在异象,其日收益率、有效价差、价格影响和交易规模等均显著上升;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t模型设计了市场操纵预警机制,并以制造业行业股票为例阐述了预警指数的构建方法,从而为大数据时代我国监管机构发现并查处市场操纵行为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波 王静涛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投资银行声誉理论,即知名的投资银行承销的IPO发行抑价低于普通投资银行承销的IPO,这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结论能不能适合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以2001年3月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A股IPO市场的300只新股为研究样本,对投资银行声誉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投资银行和发行市场的信息效率不高。
关键词:
IPO抑价 投资银行声誉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波 谢奉君 筐荣彪
文章使用GARCH、EGARCH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来对1991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时变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具有明显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ARCH效应和杠杠效应显著。模型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并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条件标准差比条件方差的拟合效果要更好一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理 汪毅慧
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不仅在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很多金融理论模型的输入参数。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测算。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因此在无风险利率的确定上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基于 1 997年到 2 0 0 1年的数据 ,我们分别计算了以 91天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风险溢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成 王春峰
可运用GARCH -M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与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交易量分解为预期交易量和非预期交易量进行检验表明 ,非预期交易量对股市波动的解释能力要比预期交易量的解释能力更重要 ,即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 ,主要是由非预期交易量所隐含的新信息的冲击所产生的。
关键词:
波动性 交易量 信息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芳 张维
本文在对Fama三因素模型和LACAP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能够比CAPM更好地解释价值效应,但却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而改进的LACAPM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则明显优于其他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朱英姿
本文通过综合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结论,对1997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的截面差异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我们构造25个投资组合作为检验资产,进行Fama-MacBeth两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市场风险溢价,账面市值比,盈利股价比,现金流股价比,投资资本比,工业增加值变化率以及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的八因素模型。我们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一是相对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我们模型的实证解释力有显著提高;二是与过去的文献不同,我们发现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等债市指标对股市风险溢价的截面数据有显著解释能力;三是与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理论一致,我们发现投资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比能显著反映...
关键词:
风险溢价 风险因素 多因子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葆春 顾恬 肖继辉
文章以1992年~2012年65家IPO财务舞弊公司验证我国资本市场信息失灵甄别系统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外部监督特征:主承销商、审计师变更、法律监督与IPO财务舞弊负相关,媒体负面报道,尤其是低速成长的公司获得媒体差评越容易出现IPO舞弊;IPO市场特征,包括市场热度、市盈率、个股回报率与IPO财务舞弊负相关;IPO财务舞弊公司容易出现超募和扩大发行规模的现象。董事长离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高管持股与IPO财务舞弊正相关,流通股比例、风险投资呈现为负相关关系。此外,资产管理能力、公司规模与IPO财务舞弊负
关键词:
IPO财务舞弊 外部监督 股票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