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3)
2023(17733)
2022(15151)
2021(14312)
2020(11939)
2019(27757)
2018(27044)
2017(51982)
2016(27878)
2015(31412)
2014(31011)
2013(30621)
2012(28005)
2011(25179)
2010(24586)
2009(22509)
2008(21870)
2007(18873)
2006(16338)
2005(14288)
作者
(79612)
(66491)
(65755)
(62579)
(42332)
(31800)
(29861)
(26065)
(25417)
(23447)
(22569)
(22566)
(20992)
(20795)
(20589)
(20566)
(19912)
(19521)
(19110)
(19049)
(16306)
(16232)
(16008)
(15278)
(14823)
(14757)
(14597)
(14282)
(13392)
(12999)
学科
(113614)
经济(113480)
管理(80237)
(76477)
(63897)
企业(63897)
方法(54813)
数学(48406)
数学方法(47831)
中国(31279)
(29717)
(29337)
业经(24213)
(23789)
(22297)
贸易(22283)
(21696)
(21039)
地方(19467)
(19281)
财务(19209)
农业(19172)
财务管理(19171)
企业财务(18261)
理论(17546)
(17436)
金融(17434)
(17286)
银行(17230)
(17093)
机构
大学(397587)
学院(393130)
(164069)
经济(160911)
管理(156422)
理学(136332)
理学院(134891)
研究(134593)
管理学(132487)
管理学院(131804)
中国(102143)
(84355)
科学(82124)
(73633)
(66837)
(64182)
研究所(61160)
中心(60652)
财经(60278)
业大(59079)
(55282)
(54632)
北京(53334)
经济学(50830)
农业(50535)
(49701)
(49190)
师范(49144)
经济学院(45938)
财经大学(45499)
基金
项目(274961)
科学(217063)
基金(203122)
研究(197664)
(178564)
国家(177170)
科学基金(152215)
社会(126502)
社会科(119980)
社会科学(119948)
基金项目(107124)
(103792)
自然(100264)
自然科(98009)
自然科学(97979)
自然科学基金(96235)
教育(90583)
(88794)
资助(84478)
编号(78407)
成果(62464)
(61806)
重点(61453)
(57618)
(57050)
创新(53345)
课题(53344)
教育部(53234)
科研(53186)
国家社会(53134)
期刊
(171580)
经济(171580)
研究(115924)
中国(72411)
学报(64489)
科学(59526)
管理(57494)
(57276)
(56201)
大学(49289)
学学(46560)
农业(39962)
教育(38714)
(34298)
金融(34298)
技术(33324)
财经(30091)
经济研究(28925)
业经(26764)
(25801)
问题(22249)
(21478)
技术经济(19102)
(18865)
理论(18776)
图书(18567)
科技(18157)
(18092)
世界(17350)
统计(17086)
共检索到568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维奇  陈研研  
为研究中国股市节日效应的存在性及特征,本文利用2007年12月28日—2017年10月30日上证综指日收益率数据,基于引入虚拟变量的GARCH (1,1)-M模型,从收益和波动两个角度研究中国股市的节日效应。综合检验发现,中国股市存在基于收益的节前效应,同时表现出基于波动的显著的节前和节后效应;节前节后股市风险均显著降低,但只有节前收益受到了风险的影响。具体分析每一节日发现,部分节日具有节日效应,且各节日的节日效应不同,个别节日的异常收益与风险有关。法定节日比传统节日的节日效应显著,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休市有关,而休市能对节日效应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成  杨桂华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ARCH类型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股市的结构和判断股市的走势及风险传递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显示:沪深股市日收益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沪市日收益的历史信息能用来改善对深市未来趋势的预测;沪深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辉  
本文根据上海A股市场流通总市值计算波动率,并将整个市场分为上涨阶段和下降阶段以及将波动率分为可预见部分和不可预见部分,来探讨市场收益与波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股市是弱有效性,其投资者整体上是风险偏好者,并且投资者在市场下降阶段的行为比上涨阶段的行为复杂得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超  李星野  
文章主要利用经典对数周期图法、修正对数周期图法以及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中指数及个股的日收益及波动序列的长记忆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指数与个股的日收益序列均无长记忆,但指数收益序列的记忆长度比个股收益序列的记忆长度长(上海汽车除外),以日绝对收益序列和绝对收益偏离序列为代表的波动序列则具有较强的长记忆性(雅戈尔除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骥  
传统金融理论通常把收益率的方差作为风险的度量指标,并在选择证券组合时假设市场方差为常数。了解理论假设与实际有多大程度的偏差对证券投资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对1500个交易日样本的分析发现,观测到的一个一个时段的样本方差的确是波动的,而且波动的程度之大使我们必须正视,而用GARCH模型对未来一小段时间段内的市场收益的方差可以作出令人较为满意的估测。遗憾的是,只能对一小段时间作出有统计意义的估测。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以非理性投资者居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兴荣  向东进  苗秀花  
文章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长期记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选择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日收益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中国股票市场日收益序列和日收益波动序列的长期记忆特征,建立既能描述收益长记忆又能刻画波动长记忆特征的ARFIMA-FIGARCH模型,并与其它短记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结论。然后针对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些规范和完善股票市场、提高市场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姚战琪  
运用ARCH模型对我国股指日收益率及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我国股指收益率波动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证综指日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波动集群性特征,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表现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性要大大高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尤其是股票市场好消息导致的市场波动比同等大小的坏消息引起的波动要小。研究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跃红  陈兰  
采用虚拟变量回归方法,利用上证A股的日收益率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节日效应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对模型施以不同的假设来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模型假设检验结果并不一致,只有总体的节前效应和春节的节后效应均表现为显著。这表明模型选择在节日效应的检验中是非常关键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符合现实的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开国  
本文运用香港股票市场的数据,研究股票分拆与并股对股票的收益率波动性和交易活动性的影响,并调查收益率波动性的变化与股票的交易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试图用交易活动性的变化来解释收益率波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股票的收益率波动性在股票分拆后增大,而在并股后减小。拆股后收益率波动性的增大是由小额交易的数目变化导致,而并股后收益率波动性的减小归因于总交易的数目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刘思峰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用ARMA(1,1)-GARCH(1,1)模型就中国股市是否存在节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股市不仅有大多数国家股票市场所存在的节前效应,还有其所没有发现的节后效应。在具体分析每一节日后,发现元旦只有正的节前效应,春节和劳动节有正的节日效应(包括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国庆节没有节日效应。在研究中国股市出现的节日效应与其它日历效应(周一效应、周五效应和一月效应)的关系后,发现在考虑了这些日历效应后,节日效应依然显著为正,这说明中国股市节日前后的异常收益并非由这些日历效应引起,而是由节日效应引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俊  姜伟  龙琼华  
股票市场长记忆性问题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和系统非线性结构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修正R/S分析和V/S分析两种方法对世界上28个国家(地区)的股票指数的日、周收益序列和日、周收益波动序列进行了完整的长记忆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收益序列,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发达国家股市一般不存在长记忆性,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多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尤其中国股市的长记忆性最强;对于收益波动序列,所有国家(地区)都具有长记忆性,并强于收益序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娟,沈晓栋  
本文以上海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为研究对象,用G ARCH(1,1)-M模型对两市的波动性与市场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同时分析了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对波动性的影响。通过TA RCH(1,1)模型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沪深两市均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即报酬与波动呈负相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柳会珍  张成虎  李育林  
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是资产定价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而跳跃是收益率波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修正Z-检验,本文检测识别我国股市波动中跳跃行为,并且研究了跳跃的时序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市场大波动时期,和连续成份相比,跳跃对于波动率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建立包含跳跃的已实现波动率非齐次自回归模型,在波动模型中纳入滞后绝对日收益率和杠杆效应预测股指收益率波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期的波动预测,包含跳跃和两种影响因素的波动模型表现最好,然而对于提前1月的长期预测,跳跃和连续波动成份分离模型预测明显优于其它模型,这些事实说明跳跃对股指波动率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好坏消息对波动率非对称性具有短期显著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