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4)
2023(19147)
2022(16186)
2021(15307)
2020(12985)
2019(30077)
2018(29898)
2017(56193)
2016(30550)
2015(35010)
2014(35254)
2013(34627)
2012(32151)
2011(28981)
2010(28973)
2009(27099)
2008(27216)
2007(24540)
2006(21507)
2005(19729)
作者
(89932)
(75243)
(75028)
(71623)
(47946)
(36216)
(34327)
(29361)
(28754)
(27338)
(25652)
(25626)
(24358)
(24009)
(23739)
(23542)
(22695)
(22437)
(22041)
(21811)
(18832)
(18534)
(18396)
(17416)
(16897)
(16887)
(16843)
(16826)
(15368)
(15049)
学科
(123188)
经济(123010)
管理(94999)
(87578)
(73841)
企业(73841)
方法(56343)
数学(49124)
数学方法(48532)
(37757)
中国(34788)
(33114)
(29263)
业经(27042)
(26525)
(25129)
贸易(25113)
(24710)
财务(24631)
财务管理(24563)
(24452)
企业财务(23243)
地方(21667)
(21538)
银行(21480)
农业(21108)
(20913)
金融(20905)
理论(20526)
(20465)
机构
大学(443119)
学院(440256)
(180255)
经济(176419)
管理(167644)
研究(150069)
理学(142710)
理学院(141137)
管理学(138532)
管理学院(137728)
中国(118261)
(95410)
科学(90911)
(87979)
(76721)
(75314)
中心(70638)
研究所(68938)
财经(68871)
(68035)
业大(65404)
(62463)
北京(60597)
农业(59354)
(55892)
经济学(55459)
师范(55203)
(54079)
(53922)
财经大学(51043)
基金
项目(287740)
科学(225737)
基金(209949)
研究(207398)
(184315)
国家(182800)
科学基金(156163)
社会(130980)
社会科(124055)
社会科学(124021)
(110474)
基金项目(109872)
自然(102414)
自然科(100083)
自然科学(100046)
自然科学基金(98319)
教育(96668)
(94334)
资助(87641)
编号(84097)
成果(69588)
重点(64915)
(64421)
(60237)
(59146)
课题(58404)
科研(55735)
创新(55523)
教育部(55128)
国家社会(54564)
期刊
(200773)
经济(200773)
研究(130620)
中国(94134)
(73285)
学报(72624)
(67249)
科学(64841)
管理(63419)
大学(54758)
学学(51334)
教育(47491)
农业(45073)
(44137)
金融(44137)
技术(39359)
财经(35316)
经济研究(32606)
业经(31375)
(30342)
问题(26159)
(25227)
图书(23778)
(22869)
(22038)
理论(21535)
统计(21340)
技术经济(21175)
国际(20046)
财会(20036)
共检索到67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元萍  李颖  
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参考并扩展了Copeland-Galai模型和Glosten-Milgrom模型,建立了市场参与者福利模型,讨论了做市商存在的证券市场和做市商不存在的证券市场中交易者的福利变化,得出社会总福利与证券真实价值无关,只与交易者对证券的私人价值和交易成本有关,交易者根据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并不能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在知情交易者控制价格的竞价市场中不知情交易者的福利劣于做市商存在的市场等结论。建议我国证券市场可以适当地引入做市商制度以益于保护不知情交易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环境,提高交易所的竞争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振龙  莫天瑜  
基于对经济正常波动时期与金融危机时期央票发行对央票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央票交易成本中流动性成本显著高于信息不对称成本。在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票发行顺应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并未引起流动性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本的显著变化;在金融危机时期,央票发行出乎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引起信息不对称成本显著增加,指令流自相关系数显著降低。而央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成本,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解读不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谷体峰  
在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讨论中,大多数观点拘泥于做市商制度本身,而忽略了其在股票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的差异。本文从股票和政府债券的内在特征差异分析入手,对不同类型做市商制度的特点和做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发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尔强  
现行股份制改造的结果不能使国有控股企业产生有效的激励机制,“内部人”“外部人”控制问题,软、硬信息披露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必须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政府监控手段,规范证券管理体制,使股票市场更有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刚  郭立夫  刘清恩  
我国股票市场最近一年多来的长期低迷,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股票交易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国华  余宙  
在报价驱动交易系统(quote-drivensystem)中,做市商先建立某种证券一定的库存,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同时推出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其差额叫做市商价差(spread),宣布愿以该买入价格买入或以该卖出价格出售某种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永东  蒋贤锋  
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上所有发生过内幕交易的股票为样本,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内幕交易对股票价格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时,对内幕交易者是否获得了超常收益(非法所得)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内幕交易使股票的平均价格上升,同时也增加了价格的波动性。内幕交易从总体上加剧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而信息披露则有利于减少这种不对称的程度。此外,我们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并给出了防范内幕交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文强  李雪灵  
近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巨幅波动引起了大家对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了降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速韬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影响我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剖析了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负面影响,对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存志  王聪  吴甦  
本文基于隐性交易成本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报价制度的运行绩效。首先以Roll(1984)、George et al.(1991)模型的序列协方差法为基础,推导出指令驱动市场中隐性交易成本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联合估计模型;其次,基于联合估计方法,估计出上海股票市场的隐性交易成本和市场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绩效不理想,信息非对称依然严重,隐性交易成本是投资者不可忽略的成本。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证券市场应该建立混合报价制度,并引入做市商制度作为竞价制度的补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宗怡  
依据29个国家的30家证券交易所的统计资料,可归纳出四种股票市场做市商制度。通过对每种做市商制度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证券市场的现行结构和重组成本、国内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度以及监管成本这三个因素来看,未来我国创业板和三板股票市场引入指令驱动的电子化市场中的竞争性做市商制度更为可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炜  
本文以深交所所有股票2006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影响股票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持股集中度越低、机构持股比例越低、规模越大和系统性风险越高的股票的交易成本越低,说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主要受到二级市场流通股筹码状况和股票自身规模及风险因素影响,投资者交易决策存在非理性成份,这与我国新兴市场特性有关。其他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市盈率、收益率、盈利能力、现金充裕程度、成长性、是否为成份指数股和行业因素,没有明显影响股票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之曙  黄诗杨  王浩  
基于2003年12月8日沪深交易所交易前市场透明度改革背景,本文利用一家营业部的投资者报价和交易数据,研究同一个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在透明度改革前后委托单提交激进程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其完成交易的成本的影响。我们发现,透明度改革前后,机构投资者的委托单提交激进程度都显著大于散户投资者的委托单提交激进程度。透明度增加以后,机构投资者的委托单激进程度显著减少,而散户投资者的委托单提交激进程度增加。同时发现,透明度增加以后,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拆委托单,增加交易次数,导致完成交易的时间增加,但价格影响力基本没有变化,散户投资者的成交时间和价格影响力有显著改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君  高扬  
以2013-2016年391支股票的360搜索指数中的投资者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的指数作为网络关注度度量指标,同时基于股票市场交易数据采用多种信息不对称计算方法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性度量指标,并进一步构造了信息不对称主成分综合指标。通过建立横截面回归模型,探究投资者和媒体关注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作用。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度的增加会减少知情交易及信息不透明程度,从而减少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媒体关注度对不同的信息不对称性度量指标的影响存在着不一致性。本研究通过探索投资者关注度及媒体关注度在新兴市场中的应用,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层制定政策以及对于普通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鑫杰  
不同周期信息不对称反应是导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T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从牛市、熊市两种不同时期分别比较利好信息与利坏信息对股市冲击程度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受不同周期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时面对信息不对称而引起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从投资者预期和投资者构成角度分析其原因,并从投资者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