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6)
- 2023(14901)
- 2022(12801)
- 2021(12143)
- 2020(10081)
- 2019(23544)
- 2018(22941)
- 2017(44714)
- 2016(24060)
- 2015(26866)
- 2014(26695)
- 2013(26655)
- 2012(24516)
- 2011(22189)
- 2010(21813)
- 2009(20025)
- 2008(19614)
- 2007(17095)
- 2006(14696)
- 2005(13133)
- 学科
- 济(101348)
- 经济(101230)
- 管理(68867)
- 业(67005)
- 企(55501)
- 企业(55501)
- 方法(50007)
- 数学(44502)
- 数学方法(44129)
- 中国(27917)
- 财(26204)
- 农(24966)
- 贸(20456)
- 贸易(20444)
- 业经(20426)
- 学(20408)
- 易(19890)
- 制(19225)
- 务(17252)
- 财务(17188)
- 财务管理(17160)
- 地方(17135)
- 融(16544)
- 金融(16543)
- 企业财务(16482)
- 农业(16281)
- 银(16203)
- 银行(16163)
- 行(15455)
- 技术(14883)
- 机构
- 大学(347995)
- 学院(342619)
- 济(146893)
- 经济(144164)
- 管理(137040)
- 理学(119347)
- 理学院(118071)
- 研究(117772)
- 管理学(116227)
- 管理学院(115605)
- 中国(90139)
- 京(73805)
- 科学(70140)
- 财(66757)
- 所(58637)
- 财经(54891)
- 研究所(53514)
- 农(53278)
- 中心(52401)
- 经(50355)
- 业大(49539)
- 北京(47122)
- 江(46934)
- 经济学(46240)
- 范(43019)
- 师范(42625)
- 院(42518)
- 农业(41971)
- 经济学院(41867)
- 财经大学(41464)
- 基金
- 项目(235841)
- 科学(186763)
- 基金(175471)
- 研究(170897)
- 家(153222)
- 国家(152060)
- 科学基金(130937)
- 社会(110513)
- 社会科(104982)
- 社会科学(104958)
- 基金项目(92518)
- 省(87424)
- 自然(85251)
- 自然科(83342)
- 自然科学(83321)
- 自然科学基金(81885)
- 教育(77659)
- 划(75025)
- 资助(73399)
- 编号(67208)
- 成果(54393)
- 部(53825)
- 重点(52154)
- 发(49030)
- 创(48704)
- 教育部(46648)
- 国家社会(46622)
- 课题(45526)
- 创新(45510)
- 科研(45369)
- 期刊
- 济(152411)
- 经济(152411)
- 研究(103640)
- 中国(62407)
- 学报(54314)
- 科学(50548)
- 管理(49959)
- 财(49858)
- 农(47146)
- 大学(41378)
- 学学(39069)
- 融(33012)
- 金融(33012)
- 农业(32889)
- 教育(32560)
- 财经(27856)
- 技术(27001)
- 经济研究(26053)
- 经(23772)
- 业经(22615)
- 问题(20143)
- 业(17806)
- 贸(17798)
- 理论(17406)
- 技术经济(16720)
- 图书(16074)
- 世界(15686)
- 实践(15507)
- 践(15507)
- 科技(15361)
共检索到497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黄杰鲲
本文采用GJRGARCH -M模型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在划分时段分别建模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对消息的反应不同于现存文献 ,对此我们提出了新的解释。此外 ,我们的结论也为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成分不断趋于减少、投资者不断成熟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波动性 非对称性 GARCH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卢霞
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并表现出较明显的向均值复归的特征。非预期冲击对各板块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更易受冲击影响,工业、材料等板块抗冲击影响能力较强,而信息技术与医疗保健板块受冲击影响的程度则与大盘相似,电信服务与可选消费板块对冲击反应方向与大盘相反,消费板块表现出了最强的抗冲击能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闫涛 孙涛
基于人们对股票市场波动"利好""利坏"消息反应程度的不同,本文利用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非对称ARCH族理论,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建立了ARCH、TARCH、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坏消息会导致比好消息更大波动性的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苏江 王俊勇
本文以2000年3月31日至2010年3月31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的日收盘价序列、周收盘价序列和月收盘价序列为研究样本,采用ARMA-TARCH和ARMA-EGARCH模型对我国不同频率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
关键词:
股价波动 非对称性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逢明 江婕
波动性是诸多经济和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率进行了估计。根据中国股票市场在投资者结构和交易规则方面的特性———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和存在个股涨跌停板限制———本文提出 :1 .相对于系统风险 ,总风险更能反映中国股票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2 .消除涨跌停板对波动率估计影响的两种方法 ;3 .用波动性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分析波动性特性。并与S&P50 0成分股的波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998年以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总风险已与成熟市场相当 ,但系统风险所占比重一直很大 ,相对稳定性明显差于成熟市场。本文的结论反映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特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天虹
本文应用VS-GARCH模型对我国沪深两市的波动非对称性及非对称效应的反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沪深两市波动性总体特征趋于一致,两市都存在非对称效应,两市都存在波动非对称效应的反转,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还随冲击程度的大小而变化。另外,非对称效应的反转现象还随股票市场发展逐步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骥
传统金融理论通常把收益率的方差作为风险的度量指标,并在选择证券组合时假设市场方差为常数。了解理论假设与实际有多大程度的偏差对证券投资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对1500个交易日样本的分析发现,观测到的一个一个时段的样本方差的确是波动的,而且波动的程度之大使我们必须正视,而用GARCH模型对未来一小段时间段内的市场收益的方差可以作出令人较为满意的估测。遗憾的是,只能对一小段时间作出有统计意义的估测。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以非理性投资者居多。
关键词:
市场风险 GARCH 波动性 非理性投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前友
基于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的非对称波动模型,存在股利增长和股利波动两个独立的状态变量,能同时捕捉杠杆效应和波动反馈效应。用SNP-E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反馈效应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表现为显著。而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表明,杠杆效应对非对称波动的贡献更大,且随着杠杆效应的加强,波动反馈效应对非对称系数的贡献缓慢下降。对反馈效应的经济意义作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股利冲击和波动反馈均会影响收益率。这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波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红霞
以日收盘数据计算出的市场日收益率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利用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QML估计三种ARCH类模型(GARCH、T-GARCH和E-GARCH)对中国股市波动性与稳定性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EGARCH(1,1)模型是最优的拟合模型。运用最优模型实证发现中国股市不仅波动性很大,而且波动是不对称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维 张小涛 熊熊
分析了两个不对称的GARCH模型:G JR-GARCH和VS-GARCH,并对VS-GARCH进行了修正。使用上证综合指数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实证比较,发现修正的VS-GARCH更适合中国证券市场,能更好的捕捉到波动的不对称性。同时实证结果显示在沪市上,好消息引发的波动大于坏消息引发的波动,并从交易规则和投资者心理方面进行了解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奕均 胡奕明
通过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之后,采用2SLS方法检验了机构稳定市场假说。研究同时发现,机构的交易行为和持股机构的数量加剧了市场波动;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保险、社保、信托和一般法人持股的机构显著地稳定了市场波动,而券商持股显著加剧了市场波动,其它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市场波动 2SLS 机构类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波
本文以沪深股票市场中78只基金重仓股为样本,以股票流通市值、股票波动率、基金持股比重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了开放式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与股票市场的现状提出了稳定股票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股票市场 波动性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国祥 王亚君
为了研究股票市场波动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银行不良贷款率来衡量银行脆弱性,并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股市波动与银行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会直接或通过房地产市场、通货膨胀等途径对银行脆弱性形成反向冲击,即股市上涨将降低银行的脆弱性。因此,在目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状况下,采取积极的政策促进股市平稳发展可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使银行增加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鑫杰
不同周期信息不对称反应是导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T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从牛市、熊市两种不同时期分别比较利好信息与利坏信息对股市冲击程度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受不同周期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时面对信息不对称而引起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从投资者预期和投资者构成角度分析其原因,并从投资者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波动性 股票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