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9)
2023(13007)
2022(11207)
2021(10750)
2020(8812)
2019(20749)
2018(20255)
2017(39291)
2016(20964)
2015(23622)
2014(23424)
2013(23361)
2012(21345)
2011(19435)
2010(18993)
2009(17389)
2008(16950)
2007(14606)
2006(12682)
2005(11304)
作者
(59733)
(49798)
(49288)
(46945)
(31753)
(23764)
(22329)
(19514)
(18880)
(17583)
(17000)
(16780)
(15699)
(15532)
(15295)
(15285)
(14824)
(14436)
(14293)
(14115)
(12185)
(12166)
(11828)
(11223)
(11025)
(11008)
(10884)
(10654)
(9971)
(9644)
学科
(88862)
经济(88765)
管理(61102)
(58736)
(49089)
企业(49089)
方法(42953)
数学(38066)
数学方法(37757)
中国(24808)
(22601)
(21704)
业经(18313)
(18189)
贸易(18177)
(17715)
(17340)
(16561)
地方(14913)
(14845)
财务(14785)
财务管理(14767)
企业财务(14144)
农业(14144)
(14007)
金融(14006)
(13807)
银行(13775)
环境(13547)
(13301)
机构
大学(305050)
学院(300172)
(129841)
经济(127438)
管理(122623)
理学(106854)
理学院(105744)
管理学(104217)
管理学院(103681)
研究(103281)
中国(78978)
(64873)
科学(60934)
(57950)
(50931)
财经(47750)
研究所(46545)
中心(45678)
(44456)
(43839)
业大(42443)
北京(41679)
经济学(40434)
(39941)
(37608)
师范(37304)
(37182)
经济学院(36614)
财经大学(36085)
农业(34905)
基金
项目(207608)
科学(164697)
基金(154678)
研究(151981)
(134592)
国家(133566)
科学基金(115340)
社会(98124)
社会科(93212)
社会科学(93188)
基金项目(82126)
(76454)
自然(74788)
自然科(73128)
自然科学(73108)
自然科学基金(71832)
教育(68616)
(65572)
资助(64120)
编号(60126)
成果(48177)
(47589)
重点(45785)
(43369)
(43138)
教育部(41358)
国家社会(41286)
课题(40344)
创新(40280)
人文(39854)
期刊
(135713)
经济(135713)
研究(92239)
中国(52396)
学报(45748)
管理(44808)
科学(43507)
(42865)
(39670)
大学(34924)
学学(32870)
农业(28156)
教育(28112)
(27852)
金融(27852)
财经(24050)
技术(23696)
经济研究(22997)
(20512)
业经(20257)
问题(17867)
理论(15739)
(15687)
(15137)
技术经济(14855)
图书(14785)
世界(14231)
实践(14056)
(14056)
科技(13752)
共检索到43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胜利  
对存在着杠杆效应的空头市场运用VS-GARCHR模型估计的结果表明,上征综指在空头期存在着明显的波动不对称反转现象。这一结果与Fabio and Mele(1997)对6个股票市场的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投资者在此时期对负面的消息最为敏感,投资行为趋于理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天虹  
本文应用EGARCH-M模型对深圳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场的收益率有效测度了风险因素,并发现当市场面临信息冲击时,坏消息对市场的冲击大于好消息,即存在显著负的杠杆效应。在进行分段回归后,显示杠杆效应随时间变化,由初期的负的杠杆效应变化为正的杠杆效应。最后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征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闫涛  孙涛  
基于人们对股票市场波动"利好""利坏"消息反应程度的不同,本文利用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非对称ARCH族理论,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建立了ARCH、TARCH、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坏消息会导致比好消息更大波动性的结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州  谢赤  张振宇  
使用标准的计量方法检验股票市场收益率是否存在月份效应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收益率月份效应,其表现形式为在三、四月份表现出较高的收益率,在十二月份收益率较低。中国股市的个股也存在月份效应,其月份效应的表现形式为在一月份表现出较高的收益率,但在六月份的收益率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跃红  陈兰  
采用虚拟变量回归方法,利用上证A股的日收益率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节日效应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对模型施以不同的假设来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模型假设检验结果并不一致,只有总体的节前效应和春节的节后效应均表现为显著。这表明模型选择在节日效应的检验中是非常关键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符合现实的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健  何仁科  
“月度效应”是违反市场有效性的异常现象之一。西方股票市场的“月度效应”一般表现为“一月效应”。用ARCH类模型就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月度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一月和五月存在着明显的“月度效应” ,并做出了可能的解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占猛  
战略信息系统是一种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并与企业竞争战略和管理方式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战略信息系统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强化或保持竞争优势。本文运用信息管理科学的有关理论,就战略信息系统的内涵及应用模式、战略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关系、目前应用现状及实施建议等方面,作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刘思峰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用ARMA(1,1)-GARCH(1,1)模型就中国股市是否存在节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股市不仅有大多数国家股票市场所存在的节前效应,还有其所没有发现的节后效应。在具体分析每一节日后,发现元旦只有正的节前效应,春节和劳动节有正的节日效应(包括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国庆节没有节日效应。在研究中国股市出现的节日效应与其它日历效应(周一效应、周五效应和一月效应)的关系后,发现在考虑了这些日历效应后,节日效应依然显著为正,这说明中国股市节日前后的异常收益并非由这些日历效应引起,而是由节日效应引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锐  
本文在概述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月份效应进行了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不存在许多其他成熟的和新兴的股票市场所共有的一月份效应,但却存在十二月份效应。本文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曹永锋  
政策对股票市场的频繁干预是我国股市的一大特征。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利好政策比利空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更明显,但差别不大;具体来说,牛市阶段利空政策影响大,熊市阶段利好政策的影响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奉立城  
本文就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周内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和某些新兴股票市场所普遍具有的“星期一效应”。但是 ,用于度量股票收益率波动性的标准差却在星期一最大。较强的证据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着日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星期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较弱的证据显示深圳股票市场存在着日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星期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本研究表明沪深两市在某种意义上都缺乏效率 ,且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加没有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明辉  
文章选取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代表性金融市场,通过价格共振和波动共振两个维度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研究。用2008—2020年万得全A和南华商品指数代表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构成研究样本,通过计算两指数的年度相关系数,对引发金融市场价格共振的因素进行剖析总结;使用DCC-GARCH模型计算两指数的波动相关系数,研判2008—2020年间以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风险变化情况;用实际数据研究了重大事件发生后金融市场间波动共振程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2014—2017年,在强监管和构建成熟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下,两市场间波动共振关系弱化;2018年后,重大事件影响下系统性风险水平上升,相关系数重回高位,波动共振再次加强。并提出对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明辉  
文章选取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代表性金融市场,通过价格共振和波动共振两个维度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研究。用2008—2020年万得全A和南华商品指数代表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构成研究样本,通过计算两指数的年度相关系数,对引发金融市场价格共振的因素进行剖析总结;使用DCC-GARCH模型计算两指数的波动相关系数,研判2008—2020年间以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风险变化情况;用实际数据研究了重大事件发生后金融市场间波动共振程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2014—2017年,在强监管和构建成熟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下,两市场间波动共振关系弱化;2018年后,重大事件影响下系统性风险水平上升,相关系数重回高位,波动共振再次加强。并提出对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平  周敏  黄友星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季度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双向开放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境内股票市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内部融资,降低企业杠杆率;对内开放境外股票市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债权融资和内部融资,降低企业杠杆率。异质性分析表明:股票市场双向开放对非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均大于国有企业;对外开放境内股票市场对创新型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大于传统型企业,而对内开放境外股票市场对创新型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小于传统型企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红兵  孙丽敏  
一月效应是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股市走势的一种惯常现象,指一月份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而且会比其他月份为高;相反,十二月的股市回报率很多时候会呈现负值。在传统股市经验里,每逢踏入新一年的一月,股市总是涨的多,跌的少。中国市场是否存在一月效应,投资者能否利用一月效应来获得期望的收益,这些都是研究人员关注的课题。以1997—2007年沪深两市A股指数的日收益率为研究样本,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显著的一月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相对于其他月份而言,中国股市不存在显著的一月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