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0)
2023(14650)
2022(12589)
2021(12143)
2020(10029)
2019(23467)
2018(23127)
2017(44343)
2016(24109)
2015(27283)
2014(27375)
2013(26954)
2012(24736)
2011(22425)
2010(22137)
2009(20446)
2008(20044)
2007(17500)
2006(15361)
2005(13792)
作者
(69267)
(57410)
(56974)
(54395)
(36704)
(27452)
(25969)
(22599)
(21898)
(20486)
(19687)
(19378)
(18286)
(18267)
(17803)
(17626)
(17190)
(16761)
(16526)
(16332)
(14223)
(14131)
(13798)
(13068)
(12762)
(12692)
(12686)
(12499)
(11595)
(11361)
学科
(98116)
经济(97995)
管理(71085)
(67348)
(57281)
企业(57281)
方法(46213)
数学(40417)
数学方法(40050)
中国(27669)
(26688)
(24191)
业经(20427)
(20413)
(20301)
(19220)
贸易(19208)
(18714)
(17741)
财务(17663)
财务管理(17639)
企业财务(16912)
地方(16780)
(16287)
金融(16279)
理论(16131)
(16037)
银行(15995)
农业(15496)
(15341)
机构
大学(346854)
学院(342374)
(143165)
经济(140292)
管理(136776)
研究(118504)
理学(118179)
理学院(116903)
管理学(115072)
管理学院(114456)
中国(90860)
(74617)
科学(70305)
(66101)
(59370)
研究所(53991)
财经(53413)
(52948)
中心(52495)
(48832)
业大(48819)
(47921)
北京(47916)
(43847)
师范(43408)
经济学(43283)
(42828)
农业(41605)
财经大学(40030)
经济学院(39005)
基金
项目(231738)
科学(182872)
基金(170307)
研究(170118)
(148491)
国家(147298)
科学基金(126449)
社会(107559)
社会科(101978)
社会科学(101950)
基金项目(90036)
(86781)
自然(82385)
自然科(80547)
自然科学(80525)
自然科学基金(79087)
教育(78144)
(74287)
资助(70959)
编号(68606)
成果(56229)
(52621)
重点(51283)
(48091)
(48085)
课题(47076)
教育部(45443)
创新(44870)
国家社会(44504)
科研(44208)
期刊
(155132)
经济(155132)
研究(104975)
中国(66159)
学报(53544)
管理(51507)
(50566)
科学(49852)
(47206)
大学(40704)
学学(38207)
教育(38094)
农业(32862)
(32362)
金融(32362)
技术(28791)
财经(26954)
经济研究(25638)
业经(23314)
(23024)
问题(20218)
(17794)
(17681)
图书(17105)
理论(17061)
技术经济(16754)
国际(16127)
世界(15946)
科技(15626)
实践(15225)
共检索到508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海芳  尹志超  刘婷婷  
本文采用从某市证券公司随机抽取的2007-2012年期间个体投资者的账户交易数据,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和偏度自举调整后的t统计量分别对个体投资者的择时入市能力和个股选择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个体投资者不具有对股市大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能力;亏损个体投资者不具有个股选择能力,但在样本期间取得累计无风险盈利的投资者则具有选择强势股介入的能力,而在牛市中盈利者的选股能力优势更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新路  张文修  
利用中国个体投资者交易帐户的交易数据,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十二月效应”对“处置效应”的影响。依据情绪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学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特征。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个体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并在不同市场态势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十二月份存在“反处置效应”现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张大方  
"聪明投资者"是根据投资绩效来界定投资者的一种新方法,在最新投资实践中有应用,但学术研究却十分缺乏。其意义在于,不同于"选股",这是一种"选人"的新投资思路,即找出"聪明投资者",并跟随其投资,便可以获取超额收益。文章首次提出了"聪明投资者"概念,并剖析了策略获得盈利的原因。研究发现,按历史投资绩效可以界定出"聪明投资者";"聪明投资者"既不同于理性投资者也不同于机构投资者,说明未来研究应重视这一分类;"聪明的个人"比"聪明的机构"绩效更好,偏好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个人聪明投资者"的目标公司主要以资本运作方式来提高收益(因而超额收益更高),而"机构聪明投资者"的目标公司除了资本运作外更多地依靠自身经营来提高绩效。文章拓展了投资者行为研究的思路,揭示了"另类投资者"研究的重要性,且与国际上"聪明钱效应"的研究相衔接,未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也可从"聪明投资者"角度进行研究。文章的研究结果还可用于制订有效的投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其安  陈慧  
文章以中国股票市场199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换手率和错误估值度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好与中国股票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张大方  
聪明投资者是根据投资绩效来界定投资者的一种新方法,在最新投资实践中有应用,但学术研究却十分缺乏。其意义在于,不同于"选股",这是一种"选人"的新投资思路,即找出"聪明投资者",并跟随其投资,便可以获取超额收益。文章首次提出了"聪明投资者"概念,并剖析了策略获得盈利的原因。研究发现,按历史投资绩效可以界定出"聪明投资者";"聪明投资者"既不同于理性投资者也不同于机构投资者,说明未来研究应重视这一分类;"聪明的个人"比"聪明的机构"绩效更好,偏好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个人聪明投资者"的目标公司主要以资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谨乐  胡丹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心理以及两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过度自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要强于机构投资者,且当市场处于牛市行情或高波动阶段时,两类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都会进一步增加。同时,研究还发现,个人投资者对来自于私人信息冲击的反应程度要比机构投资者大,说明个人投资者对私人信息赋予了更高的权重,所以变得更加过度自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欢  易荣华  
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背景下,“北上资金”已被证明是“聪明钱”,那么,“南下资金”也是“聪明钱”吗?以“南下资金”持仓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SM+DID模型和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南下资金”投资绩效、投资风格以及持仓股在“陆港通”政策实施前后的交易特征变化等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下资金”也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其择股风格表现为善于利用信息比较优势主要选择中概股投资,并能合理利用A-H溢价选择交易时机,总体上具备较强的择股和择时能力。因此,由新兴市场流向成熟市场的“南下资金”也可以是“聪明钱”。但这一结论有悖于传统认知,这可能与香港市场存在大量中概股以及现阶段“南下资金”主体结构有关。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逆向投资的研究成果,也为后续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峥  欧阳红兵  刘力  
中国股市为研究历史股价对未来(中期)横截面股票收益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深入考察的环境。本文发现基于52周前期股价高点构造的惯性策略在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盈利性,其月平均收益为0.84%,这一结果比美国市场更加明显。该现象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不能由市场模型、Fama and French三因素模型以及特征模型所解释。本文提供了用投资者的行为偏差来解释该现象的进一步证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道平  贾昱宁  
本文分析中国投资者分类情绪及信心变化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同期及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同期而言,中国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变化以及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将影响投资者对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信心;就中长期而言,中国投资者情绪中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和国内经济政策的信心变化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重要原因;中国投资者关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信心深受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变化的影响,中国投资者对A股市场估值的判断,受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股票估值信心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信心变化影响较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新   梁伟   周率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能会影响股票的预期收益,本文尝试探究投资者结构是否是中国股票市场定价因子。本文利用A股数据构建投资者结构因子,并将该因子加入Carhart四因子模型中进行实证回归。研究发现:(1)投资者结构是沪深股票市场定价因子,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相对于沪深主板市场,创业板与科创板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因子溢价更高;(3)新冠疫情提高了沪深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因子溢价。本文补充了A股市场在资产定价方面的研究,为A股市场投资端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大规模进入股票市场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自身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一上市公司质量必须得到整体改观,为此需要采取规范股票市场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系列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晓逵  孙杰  
借鉴Baker and Wurgler(2006)的方法,结合中国国情,选取封闭式基金折价率、IPO数量、IPO首日收益率、市场交易量、换手率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六个指标,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变化的代理指标,构建了一个能较好地反映中国投资者情绪波动的指数ISI,并剔除了可能包含的宏观经济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I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有较好的解释能力。ISI的构建为接下来研究投资者情绪假说对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异象"解释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其安  赖琴云  
以"好淡指数"构造投资者短期和中期情绪度量指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不同盈利能力股票组合收益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变化将对不同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产生相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的收益变化将对投资者短期情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变化对投资者短期情绪的影响更大;投资者短期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不同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低盈利能力和高盈利能力的股票组合收益都不能显著地影响投资者中期情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赵昊  粟亚亚  
文章在PVAR模型中引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研究了媒体报道影响股票收益率的传导机理。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是"媒体效应"十分重要的传导渠道,其传导过程表现为:(1)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的增长将对投资者关注度带来正向的冲击;(2)投资者"注意力驱动"的买入行为在短期内将对股票的收益率与成交量造成正向的影响;(3)在长期,投资者的非持续"过度自信"行为导致股票收益率出现"反转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昕  王聪  沈德芳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uvain算法近似提取了机构投资者团体,构建多维线性回归模型,从微观层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团体性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团体更关注股票的长期价值,能够促进信息融入股价,同时有效抑制股票价格波动。机制分析得到信息透明度在上述关系中呈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企业生命周期、所处地域及产权性质均对机构投资者团体性行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有差异化影响。最后,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监管方和企业方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