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4)
- 2023(6095)
- 2022(5015)
- 2021(4958)
- 2020(4185)
- 2019(9684)
- 2018(9392)
- 2017(17630)
- 2016(9296)
- 2015(10687)
- 2014(10196)
- 2013(10207)
- 2012(9688)
- 2011(8860)
- 2010(8701)
- 2009(8209)
- 2008(8372)
- 2007(7253)
- 2006(6260)
- 2005(5936)
- 学科
- 济(45615)
- 经济(45574)
- 管理(26494)
- 方法(24823)
- 业(24666)
- 数学(22935)
- 数学方法(22605)
- 企(20705)
- 企业(20705)
- 中国(13195)
- 财(11801)
- 贸(10138)
- 贸易(10133)
- 易(10011)
- 制(8535)
- 农(8282)
- 务(8215)
- 财务(8195)
- 财务管理(8183)
- 企业财务(7905)
- 学(7618)
- 业经(6840)
- 银(6735)
- 银行(6731)
- 融(6687)
- 金融(6686)
- 行(6467)
- 体(6351)
- 环境(5802)
- 出(5760)
- 机构
- 大学(141363)
- 学院(137327)
- 济(66936)
- 经济(66009)
- 管理(52116)
- 研究(50130)
- 理学(44939)
- 理学院(44459)
- 管理学(43617)
- 管理学院(43356)
- 中国(41221)
- 京(30892)
- 财(30287)
- 科学(27598)
- 财经(25059)
- 所(25005)
- 经(23200)
- 经济学(22907)
- 研究所(22642)
- 中心(22266)
- 经济学院(20740)
- 北京(20509)
- 财经大学(19061)
- 农(18720)
- 院(17956)
- 江(17125)
- 业大(16988)
- 范(15519)
- 师范(15393)
- 科学院(15251)
- 基金
- 项目(89595)
- 科学(71832)
- 基金(70031)
- 研究(63660)
- 家(61614)
- 国家(61239)
- 科学基金(52733)
- 社会(43762)
- 社会科(41947)
- 社会科学(41938)
- 基金项目(35126)
- 自然(33363)
- 自然科(32731)
- 自然科学(32722)
- 自然科学基金(32193)
- 资助(31366)
- 省(29273)
- 教育(28894)
- 划(26367)
- 编号(22904)
- 部(22149)
- 中国(20613)
- 国家社会(20384)
- 重点(19831)
- 教育部(19395)
- 成果(19006)
- 人文(17898)
- 创(17837)
- 大学(17724)
- 发(17635)
共检索到206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估计的中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回避系数远远大于10,即远大于Mehra和Prescott(1985)所认可的最高水平,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股权溢价之谜,并指出了解释中国股权溢价之谜的潜在研究路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鲁东
本文使用HJ方差界检验了我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了CRRA、递归效用与习惯形成三种不同的效用函数下模型的定价能力。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该结论有别于以往的研究;(2)对该结论的可能解释在于,较高的股权溢价来自于对消费风险的补偿,而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抵消了借贷以增加当期消费的效应;(3)相对基于CRRA效用函数的模型,引入递归效用和习惯形成的模型具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学斌 陆家骝
文章对Campbell和Cochrane的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修正,使用HJ方差界检验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CRRA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定价能力。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与CRRA模型相比,文章采用的模型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学斌
总结已有的股权溢价之谜理论,在进一步了解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股权溢价之谜的成因,深化所涉及的相关论点,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股权溢价之谜 资产定价 风险厌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宁叶
针对以往在我国股权溢价之谜研究中结论迥异的现象,本文创新性地从时间、消费和偏好3个选择维度,探讨了我国股权溢价之谜问题,并且解释了选择偏差对结论的影响,其中还包括构造了一种不包含耐用品的消费指代变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选择偏差不仅会导致我国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也会影响溢价之谜存在性的判断。整体上看,我国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定性有限,市场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要更低。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投资者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较为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俊喜 王庆石
本文使用广义矩法(GMM)估计了无买卖价差的标准的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Hansen-Singleton模型)和具有买卖价差的标准的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Fisher模型),发现:(1)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像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那样存在股权溢价之谜现象;(2)在2001年6月以后,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由理性的风险规避者变为非理性的风险追逐者;(3)风险并不是决定资产期望收益的唯一因素,资产期望收益也与换手率和交易成本有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宁叶
针对以往在我国股权溢价之谜研究中结论迥异的现象,本文创新性地从时间、消费和偏好3个选择维度,探讨了我国股权溢价之谜问题,并且解释了选择偏差对结论的影响,其中还包括构造了一种不包含耐用品的消费指代变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选择偏差不仅会导致我国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也会影响溢价之谜存在性的判断。整体上看,我国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定性有限,市场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要更低。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投资者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较为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昌云 汪勇祥
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西方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投资理论的基石。本文在阐述资产定价理论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以"股权溢价之谜"的提出和解释为红线,较完整地回顾了现代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发展历程。本文还梳理了资产定价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联系的相关文献,试图建立起从微观层面的资产价格确定到宏观层面的重要经济变量周期性变化特征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股权溢价之谜在国内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使用了2SLS方法对我国投资者的跨期替代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很低。即使对投资者效用函数进行修改,Epstein-Zin-Weil效用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股市股权溢价之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金思静
本文主要研究低价股的溢价异象,并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指出股票的名义价格幻觉是造成低价股溢价效应的重要原因。基于199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75,736个月度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持续的低价股溢价现象,而且上市公司的散户规模越大,低价股的溢价效应越强,证实了本文的理论观点和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证券分析师关注、卖空机制等都有利于降低低价股的溢价程度,从而帮助资本市场矫正误定价和资源错配问题。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还会通过发放股票股利以利用投资者的名义价格幻觉和迎合投资者对低价股的偏好,从而实现市值管理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揭开中国资本市场低价股的溢价之谜和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和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金思静
本文主要研究低价股的溢价异象,并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指出股票的名义价格幻觉是造成低价股溢价效应的重要原因。基于199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75,736个月度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持续的低价股溢价现象,而且上市公司的散户规模越大,低价股的溢价效应越强,证实了本文的理论观点和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证券分析师关注、卖空机制等都有利于降低低价股的溢价程度,从而帮助资本市场矫正误定价和资源错配问题。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还会通过发放股票股利以利用投资者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翔翼 杨光明 孔东民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近百年中国股市、居民消费、人均GDP、物价指数和利率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近代和现代中国的数据检验中国是否存在"股权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888-1938年的近代股市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系数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中国当代股市和1939-1947年近代股市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系数均大于一般合理的水平,即都存在"股权溢价之谜",而且1939-1947年股市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程度要大大高于当代股市投资者。本文分析认为,以全国战争和恶性通货膨胀为主要表现的社会动荡加大了近代股票投资的"背景风险",从而使得这一时段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和股权溢价都大幅增加。
关键词:
股权溢价 近代股市 风险规避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燊 沈悦
本文运用FAVAR模型对我国2000年至2010年期间"房价之谜"——利率和住宅价格同向变动现象进行验证,探明原因发现:(1)适应性预期下的住宅投资利润率远超过利率成本,对推动住宅价格上涨起重要作用。(2)与一般工商业贷款比较,优惠的房贷利率使住宅投资具有"比较优势",住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3)住宅价格上涨不仅是由"收入拉动"和"成本推动",更具有强劲的"收入差距拉动"效果。扩大的收入差距聚集了购买能力,住宅投资需求被超前集中释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咏梅
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被称为股权风险溢价 (Rm—Rf)。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股权风险溢价非常大 ,标准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已经不能解释如此大的差异 ,股权风险溢价也就成了世界之谜。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风险溢价的产生以及理论解释 ,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算中国股权风险溢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传统的跨期优化模型难以解释近一百年来美国股市的实际数据。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间的差距在理论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 ,许多研究工作从这些角度出发对理论模型做出了相应改进和发展 ,试图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性。但实证表明 ,这些研究成果只能部分解释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差距 ,而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股票溢价之谜”。
关键词:
股票溢价之谜 风险厌恶 跨期替代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