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9)
2023(17141)
2022(14665)
2021(13898)
2020(11531)
2019(26624)
2018(26022)
2017(49977)
2016(26786)
2015(30096)
2014(29819)
2013(29792)
2012(27495)
2011(24911)
2010(24629)
2009(22902)
2008(22437)
2007(19716)
2006(17232)
2005(15770)
作者
(78045)
(65014)
(64541)
(61479)
(41676)
(31322)
(29350)
(25393)
(24787)
(23258)
(22204)
(22113)
(20652)
(20630)
(20448)
(20209)
(19478)
(18844)
(18754)
(18702)
(15951)
(15947)
(15756)
(14936)
(14620)
(14441)
(14425)
(13997)
(13109)
(12760)
学科
(110820)
经济(110698)
管理(76070)
(75188)
(61239)
企业(61239)
方法(51934)
数学(45849)
数学方法(45415)
中国(33254)
(30609)
(28179)
(25099)
贸易(25082)
(24495)
业经(23334)
(23175)
(22874)
(20001)
银行(19948)
地方(19704)
(19446)
金融(19445)
(19209)
财务(19145)
财务管理(19104)
(19103)
农业(18545)
企业财务(18215)
理论(17535)
机构
大学(388585)
学院(382555)
(162910)
经济(159712)
管理(149922)
研究(135392)
理学(128912)
理学院(127503)
管理学(125394)
管理学院(124730)
中国(107406)
(83725)
科学(81099)
(76512)
(68451)
研究所(62288)
(61783)
财经(61258)
中心(60474)
(56059)
业大(55404)
(54596)
北京(53681)
经济学(51119)
(48984)
农业(48703)
(47961)
师范(47442)
经济学院(46200)
财经大学(46158)
基金
项目(258983)
科学(203994)
基金(191616)
研究(186409)
(168436)
国家(167147)
科学基金(142915)
社会(119809)
社会科(113612)
社会科学(113583)
基金项目(100461)
(96256)
自然(93485)
自然科(91372)
自然科学(91345)
自然科学基金(89751)
教育(84525)
(82879)
资助(80401)
编号(73350)
成果(59350)
(58652)
重点(58070)
(54134)
(53241)
教育部(50484)
国家社会(50421)
课题(50280)
科研(49886)
创新(49824)
期刊
(174760)
经济(174760)
研究(120880)
中国(73485)
学报(62286)
(58086)
科学(57538)
管理(55767)
(55302)
大学(47208)
学学(44511)
(43244)
金融(43244)
农业(38208)
教育(36564)
财经(31200)
技术(30247)
经济研究(29637)
(26684)
业经(25582)
问题(22856)
(21664)
(20903)
国际(19317)
理论(19217)
技术经济(18443)
世界(18223)
图书(17887)
实践(17102)
(17102)
共检索到57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海军  朱永行  
本文对资本净流入不同阶段下的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溢出和联动效应采用ECM-GARCH-BEKK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具有更强的持续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最高,波动程度也最为明显,对市场的冲击最大,但是只有股票现货市场具有杠杆效应。在资本净流入不同阶段中,市场表现差异:资本净流入递增时资本市场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开始加剧,两市之间的风险联动也在加强,股票现货市场对两市的冲击最大。当资本净流入递减时,股市现货和期货市场的持续性增强,但是波动程度有所降低,市场表现出一定独立性。当资本外逃时,股票现货波动溢出效应最高,收益率振幅有所上升,市场处于自我修复过程中,但期货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爱民  韩菲  
本文采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内地和香港两地股票现货和期货四个市场两两间的风险溢出大小,以此来分析两地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在极端风险情况下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市场中任意两个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风险溢出效应,且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指期货间的风险溢出要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间的溢出。另外,内地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对香港地区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要弱于反方向的溢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考察的市场中,恒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爱民  韩菲  
本文采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内地和香港两地股票现货和期货四个市场两两间的风险溢出大小,以此来分析两地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在极端风险情况下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市场中任意两个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风险溢出效应,且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指期货间的风险溢出要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间的溢出。另外,内地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对香港地区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要弱于反方向的溢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考察的市场中,恒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出程度最高,也就是说,沪深300指数受恒指期货的风险冲击最大,一旦恒指期货发生风险事件,沪深300指数发生风险的概率会大幅上升。长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溢出明显强于反方向的溢出,但在2015年9月实施对期指的最严限令后,情况发生了反转。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投资者防范市场风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要大于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的风险溢出;并且,一市场收益对另一市场收益的影响具有正向杠杆效应,一市场风险对另一市场风险的冲击却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此外,尽管只有股指期货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其日间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但任一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另一市场的日间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嵩  肖一  金寿鹏  
本文主要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自上市以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这对于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的高频数据,将样本划分为5个区间并分别建立二元VAR-BEKK-GARCH模型以研究两者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仅在股指盘整合"股灾"时期二者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关系,由此可得出重要结论:股指期货在"股灾"期间能够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分担市场风险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翔  蒋翔林  
文章选取全球范围内七对典型的股票指数及其指数期货自2007年10月8日国际股票市场大跌至2008年11月14日的日度数据,运用基于GED分布的GARCH模型估计了这些市场5%和10%风险水平下的指数下跌的条件VaR,并利用Hong(2001)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相对应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期货市场是股票指数主要的信息来源,起着重要的价格决定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佰成  侯丹  邵振文  
运用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溢出指数,检验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间静态和动态的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市场未限制交易前,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也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在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均会增加,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的增加会放大股指期货对现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在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不稳定波动的背景下,对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波动进行合理的管制,可降低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而有效防范资本市场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佰成  侯丹  邵振文  
运用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溢出指数,检验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间静态和动态的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市场未限制交易前,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也具有显著正向净溢出效应;在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波动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均会增加,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的增加会放大股指期货对现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在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不稳定波动的背景下,对股指期货成交量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淳伟德  朱航聪  
准确测度金融市场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对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仅以高频微观数据开展的研究会忽略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响,可能导致对风险溢出效应测量的不准确。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文章充分运用高频微观和低频宏观数据信息,结合混频时变Copula模型和Co Va R模型对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极端风险溢出效应,且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更为剧烈。研究结论有助于监管层对金融市场风险采取更加有效的防范举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帆  朱邦毅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引入股指期货将对现货市场产生的联动影响,讨论了蛛网模型下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稳定效应,并提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互动分析模型,为今后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作好充分的防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增学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股指期货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和开通的必要。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具有促进作用和消极作用,通过设计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建立严密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对股指期货交易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与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显文  谭小芳  
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这使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质的转变。文章借鉴了大量资料和成果,对引入GARCH模型HS300股指期货影响现货市场波动性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的方法加以运用来研究两市场彼此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应用多种方法(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进一步对期货与现货间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彬  李瑜  罗洎  
本文采用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交易5分钟数据,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考察我国股票指数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并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考察两市场波动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与现货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而且会在长期产生持久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庆富  黄波  方磊  
为防范和控制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的跨市风险,根据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跨市场监管现状和跨市场交易信息传导机制,笔者提出了我国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跨市风险监管组织结构、跨市风险监管框架及跨市风险监管的执行程序,构建了跨市风险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