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0)
2023(9518)
2022(8086)
2021(7641)
2020(6717)
2019(15875)
2018(15440)
2017(30025)
2016(16304)
2015(18908)
2014(18709)
2013(19172)
2012(18250)
2011(16611)
2010(16441)
2009(15533)
2008(15689)
2007(13887)
2006(11879)
2005(10810)
作者
(47231)
(39877)
(39698)
(38072)
(25696)
(19294)
(18175)
(15457)
(15118)
(14121)
(13644)
(13452)
(12658)
(12588)
(12583)
(12531)
(11992)
(11767)
(11607)
(11538)
(9855)
(9755)
(9749)
(9037)
(9037)
(9000)
(8791)
(8660)
(7968)
(7950)
学科
(79957)
经济(79881)
(45804)
管理(45774)
方法(41146)
数学(37923)
数学方法(37727)
(36245)
企业(36245)
中国(21316)
(20943)
(19754)
(16834)
贸易(16829)
(16380)
(14472)
地方(13863)
(13639)
财务(13624)
财务管理(13593)
业经(13579)
(13396)
企业财务(13057)
农业(12924)
(11737)
金融(11735)
(11349)
银行(11326)
(10809)
环境(10481)
机构
大学(246759)
学院(242190)
(112410)
经济(110572)
管理(93747)
研究(85104)
理学(81207)
理学院(80276)
管理学(79195)
管理学院(78716)
中国(66704)
(52316)
(50911)
科学(48827)
(42729)
财经(41564)
(40005)
中心(39470)
研究所(38720)
(38131)
经济学(36843)
(34223)
业大(34101)
北京(33619)
经济学院(33597)
农业(31640)
财经大学(31236)
(30026)
(29943)
师范(29766)
基金
项目(159037)
科学(126358)
基金(119781)
研究(114744)
(103897)
国家(103111)
科学基金(88473)
社会(75978)
社会科(72290)
社会科学(72269)
基金项目(63053)
(57491)
自然(56373)
自然科(55136)
自然科学(55117)
自然科学基金(54223)
教育(52705)
资助(50579)
(50315)
编号(44292)
(38110)
成果(36118)
重点(35722)
(33750)
教育部(33050)
国家社会(32678)
(32513)
人文(31335)
中国(31267)
科研(31015)
期刊
(116429)
经济(116429)
研究(72956)
中国(43993)
(40091)
学报(36639)
(34990)
科学(34402)
管理(31498)
大学(27801)
学学(26280)
(24891)
金融(24891)
农业(23636)
财经(21706)
经济研究(20172)
教育(18837)
技术(18789)
(18614)
问题(16506)
业经(16371)
(15838)
(13802)
世界(13410)
国际(13310)
统计(13016)
技术经济(12985)
理论(11894)
(11216)
(10807)
共检索到356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柳钦  曾庆久  
股市IPO抑价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IPO抑价的各种理论 ,比较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股市IPO抑价程度 ,并对IPO的抑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股票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报酬率。过度的投机 ,信息披露的不完善、非流通比率较高等因素是我国IPO抑价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1332家所有IPO新股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机构利益与IPO的抑价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交易量放大的"佣金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得到完全体现,承销商通过IPO发行中的法人配售机制输送利益给相关的利益共同体的现象是存在的,同时还存在承销商通过IPO抑价为其发行人创造未来再融资的条件和便利的现象;但保荐人制度下IPO抑价并不高,说明避免法律责任理论在中国股市尚不成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浦军  范丽  刘娟  
新股发行抑价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国内新股发行抑价水平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尚没有得到一致且系统的答案。本文依托中国股票市场转轨的现实状况,在已有文献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中国IPO抑价问题做出分析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昱涵  
在A股市场上,IPO抑价现象屡屡发生,既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投资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监管政策以及A股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IPO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环境。文章根据国外学者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着重分析IPO抑价背后的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升  
新股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至今仍然以“新股抑价之谜”困扰着学术界。大量的文献主要研究新股抑价的存在性及其成因,很少有文献深入地涉及到不同股票市场新股抑价差异性的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新的新股抑价相对指标来研究沪、深两市A股市场新股抑价差异性程度的实证分析。而且,在t检验意义下,1-α可作为判断两个不同股票市场新股抑价差异程度的指标,其中α为给定的显著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波  王静涛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投资银行声誉理论,即知名的投资银行承销的IPO发行抑价低于普通投资银行承销的IPO,这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结论能不能适合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以2001年3月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A股IPO市场的300只新股为研究样本,对投资银行声誉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投资银行和发行市场的信息效率不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新股发行抑价问题被称之为金融学之谜,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多基于有效市场假设,很少考虑到市场非有效情况。在市场非有效条件下,导致新股发行抑价原因可以是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原因,也可以是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原因,或者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需要从实证角度给予回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所有IPO新股共1332家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承销商作用与IPO抑价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承销商的确影响了中国股市的IPO抑价,具体表现为大型券商所承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IPO新股抑价较低,券商的实力和声誉影响了上市等待期的长短,承销商和证券咨询机构对IPO新股的宣传能够对IPO抑价产生有效的影响,股市初期阶段非主流券商寻租导致的IPO抑价更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辉文  黄明星  
证券市场监管究竟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在理论上存在着长期争论。目前,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只能通过实证的方法加以甄别。文章将监管股市的政策手段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舆论手段和行政手段,并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异常波动点对应的四种监管股市的政策事件产生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异常波动点的分布与监管政策事件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监管政策事件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证券市场监管的力度在加强,监管的效率逐渐提高;相对于其他监管手段而言,经济手段的监管效率较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矢的  卢月辉  
本文以中国市场2000年至2010年5月计859家IPO为样本,在控制IPO首日总体市场市盈率及总体市场回报率的条件下,以首日分笔回报率标准差作为企业IPO前市风险的代理变量,中签率为IPO一级市场供需失衡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简约的多元回归实证模型,对Rock首次提出的"赢者诅咒"假说及Ritter、Beatty基于"赢者诅咒"假设提出的风险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赢者诅咒"假说及风险假说整体上对解释中国A股市场数据期间的IPO抑价率有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姜大广  何小锋  
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折价问题被认为是股票IPO异象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此现象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定论,这已经成为困扰金融学家的一个谜题。而中国的IPO折价幅度更是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出发,通过简化的分离均衡模型,对IPO折价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自身情况进行讨论,认为IPO折价是高质量发行人向投资者发送的信号,并通过后续发行弥补损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其最优选择,从而使高质量的股票发行人与低质量的股票发行人相分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俞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观君  
首先定义了新股抑价水平,提出了影响抑价水平的可能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本抑价模型、非受限抑价模型、受限抑价模型和对数抑价模型;随后描述了中国A股市场的新股抑价现象,并给出了各抑价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比较了四个模型在预测新股上市价格方面的优劣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曙光  蒋顺才  
本文首先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我国 A 股市场的 IPO 高抑价现象,得出了几个定性分析结论,然后通过长周期、大样本实证分析验证了定性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昌达  王艺明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