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1)
- 2023(12730)
- 2022(11075)
- 2021(10541)
- 2020(8881)
- 2019(20860)
- 2018(20426)
- 2017(39749)
- 2016(21278)
- 2015(24086)
- 2014(23675)
- 2013(23785)
- 2012(21984)
- 2011(19854)
- 2010(19424)
- 2009(17847)
- 2008(17310)
- 2007(14724)
- 2006(12746)
- 2005(11261)
- 学科
- 济(91609)
- 经济(91506)
- 管理(60746)
- 业(58608)
- 企(48161)
- 企业(48161)
- 方法(45551)
- 数学(40748)
- 数学方法(40434)
- 中国(24804)
- 农(22983)
- 财(22778)
- 业经(18321)
- 贸(18218)
- 贸易(18210)
- 易(17698)
- 地方(17399)
- 学(17281)
- 制(15882)
- 农业(15344)
- 务(14875)
- 财务(14816)
- 财务管理(14794)
- 企业财务(14189)
- 环境(13771)
- 和(13358)
- 融(13051)
- 金融(13050)
- 技术(12955)
- 银(12725)
- 机构
- 大学(305493)
- 学院(300570)
- 济(128643)
- 经济(126297)
- 管理(123258)
- 理学(107749)
- 理学院(106594)
- 管理学(105044)
- 管理学院(104501)
- 研究(102014)
- 中国(77287)
- 京(65688)
- 科学(60785)
- 财(56990)
- 所(49824)
- 财经(47109)
- 中心(45809)
- 研究所(45601)
- 农(44376)
- 经(43286)
- 业大(42991)
- 北京(42212)
- 江(40291)
- 经济学(39814)
- 范(38522)
- 师范(38228)
- 院(37005)
- 经济学院(36137)
- 财经大学(35567)
- 农业(34745)
- 基金
- 项目(210106)
- 科学(166589)
- 基金(156023)
- 研究(154122)
- 家(135157)
- 国家(134108)
- 科学基金(116156)
- 社会(99372)
- 社会科(94371)
- 社会科学(94349)
- 基金项目(83065)
- 省(77396)
- 自然(75225)
- 自然科(73522)
- 自然科学(73504)
- 自然科学基金(72224)
- 教育(69826)
- 划(66650)
- 资助(65080)
- 编号(61384)
- 成果(49234)
- 部(48110)
- 重点(46210)
- 发(43817)
- 创(43250)
- 教育部(41809)
- 国家社会(41538)
- 课题(41330)
- 人文(40542)
- 创新(40366)
- 期刊
- 济(132566)
- 经济(132566)
- 研究(90584)
- 中国(52626)
- 学报(45000)
- 管理(43551)
- 科学(42881)
- 财(41583)
- 农(39257)
- 大学(34549)
- 学学(32479)
- 教育(29169)
- 农业(27898)
- 融(26277)
- 金融(26277)
- 技术(24152)
- 财经(23107)
- 经济研究(22262)
- 业经(19719)
- 经(19599)
- 问题(17817)
- 理论(15385)
- 图书(15129)
- 贸(15108)
- 业(14829)
- 技术经济(14776)
- 实践(13819)
- 践(13819)
- 世界(13774)
- 科技(13708)
共检索到43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峻 王宇熹 陈伟忠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股市风格动量。结果表明,以规模、益本比率及净市值比率进行风格划分,国内股市存在显著的中期风格动量,风格动量策略对于大型机构投资者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传统风险因子对风格动量缺乏解释力,风格动量反映了股价的可预测性。结果与Barberis和Shleifer(2003)风格水平正反馈交易模型预测基本一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峻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股市基于风格投资的风格动量。结果表明,以规模、益本比率及净市值比率进行风格划分,国内股市存在显著的中期风格动量,风格动量策略对于大型机构投资者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传统风险因子对风格动量缺乏解释力,风格动量反映了股价的可预测性。本文结果与Barberis和Shleifer(2003)风格水平正反馈交易模型预测基本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向飞 张曦
文章对2003~2008年6月中国股市数据进行风格投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CD策略而言,我国股市表现为反转效应,基本上不存在惯性效应,并且传统风险因子对风格反转收益缺乏解释力,这说明股价的可测性;就LM策略而言,我国股市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但是有时也表现为惯性效应;我国股市的系统风险很高,因此根据市场指数变化来进行投资更加可取;仅就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而言,反转策略更加可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谊浩
本文对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性“反应效应”和中期性“动量效应”。依据本文的分析,造成中国股市存在这两种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股市存在对上市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过度反应;股票收益中存在“带头—滞后结构效应”。而这两个基本因素又内生于中国股市的特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方毅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市场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假设,采用“买入过去赢家,卖出过去输家”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市的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将Lo和Mackinglay(1990)单期收益分解拓展到多期,对组合收益进行分解。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动量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松立 唐旭
本文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选取深沪两市 1994~ 2 0 0 3年 6月的股票交易数据 ,考察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的赢利性特征。研究发现 ,我国股市在短期内不存在明显的反向策略 ,但是对于中长期而言 ,我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反转迹象 ,采取反向策略将取得较大的赢利。
关键词:
动量策略 反向策略 市场有效性 行为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牛芳
本文在固定持有期动量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MACD指标构建了随机持有期的动量新策略。运用两个动量策略对沪深A股从1999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有交易数据的股票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固定持有期策略下,不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而新策略下平均收益显著为正,动量效应显著。将实证结果同上证指数回归分析表明,系统性风险补偿仅仅解释了部分新策略的收益,这表明,按照本文所构建的新策略进行投资,可以获得显著优于大盘的平均收益,这为我国A股市场量化投资策略提出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A股市场 动量效应 投资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强 杨淑娥 戴耀华
文章分别以牛市和熊市对中国股市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市场态势下的表现是不同的,且相应的超额收益不能用风险时变CAPM和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林雨菲
本文通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来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然后,按照流通A股总市值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析对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短期动量和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并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A股市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林雨菲
本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通过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之后根据流通市值将A股市场划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探讨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下的股价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与动量或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论文在BSV模型和HS模型的基础上,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A股市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雪阳
文以线性多因子定价模型为基础,对动量收益进行分解,通过构造两种不同的动量策略——基于历史总收益的动量策略和基于历史公司特定收益的动量策略,来考察不同因子对动量效应的影响。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统计显著的动量效应;股价对公司特定信息的反应不足是该效应存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公司特定收益 风险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武 何丽娟 聂慧丽
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文章在HS模型基础上将投资者划分为消息观察者、动量交易者和套利惯性投资者,从他们对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关注点的不同出发,分段研究了三类投资者不同决策对股价的影响。分析表明:股价波动以消息传播为始点,动量交易者与套利惯性投资者加剧了动量效应,套利惯性投资者还会引发股价反转效应;股价产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程度受到股票市场环境、投资者规模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套利惯性投资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李志超 舒建平 兰召华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重要的金融异象,质疑了有效市场假说。本文以2000~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投资策略考察了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在沪深A股市场,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动量效应,按上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从短期来看,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普遍不显著。持有期中长时,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通过CAPM、Fama-French、Carhart模型调整后仍然显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勇 王家庆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被全球多个股票市场证实存在的金融异象,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研究,得到了我国A股市场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反转效应,而在中长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均能获得显著的超额累积收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我国A股市场制度,规模效应等多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超额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素芳 谢赤 朱喜安
文章针对面板协整检验存在检验势不稳定和原假设设置主观选择的问题,构建贝叶斯分位面板协整模型,结合非对称Laplace分布的似然函数推断参数的后验条件分布,设计Gibbs抽样方案,提出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贝叶斯分位协整检验方法,并利用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各行业股票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分位面板协整检验方法解决了检验势不稳定以及原假设主观设置的问题,能够给出更全面有效的协整检验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