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5)
2023(10475)
2022(8900)
2021(8472)
2020(7415)
2019(17528)
2018(17101)
2017(33171)
2016(18091)
2015(20807)
2014(20513)
2013(20994)
2012(19906)
2011(18104)
2010(17877)
2009(16894)
2008(16997)
2007(14945)
2006(12766)
2005(11601)
作者
(52327)
(44211)
(44000)
(42022)
(28398)
(21276)
(20109)
(17068)
(16730)
(15566)
(14974)
(14883)
(14004)
(13998)
(13959)
(13829)
(13209)
(13038)
(12905)
(12848)
(10877)
(10806)
(10744)
(10017)
(10009)
(9963)
(9797)
(9495)
(8858)
(8807)
学科
(84841)
经济(84752)
管理(51440)
(50566)
方法(44433)
(40722)
企业(40722)
数学(40669)
数学方法(40443)
(22743)
中国(22152)
(20807)
(18359)
贸易(18349)
(17880)
(15689)
(15070)
(15004)
财务(14987)
财务管理(14953)
业经(14898)
企业财务(14348)
地方(14230)
农业(13560)
(13055)
金融(13053)
(12804)
银行(12781)
(12143)
环境(11164)
机构
大学(271052)
学院(265645)
(121703)
经济(119671)
管理(103767)
研究(92542)
理学(89971)
理学院(88967)
管理学(87741)
管理学院(87235)
中国(73798)
(57117)
(55668)
科学(53651)
(46669)
财经(45339)
(44244)
中心(43183)
研究所(42227)
(41568)
经济学(39484)
业大(37644)
(37543)
北京(36578)
经济学院(35904)
农业(34995)
财经大学(34120)
(32653)
(32382)
师范(32324)
基金
项目(175031)
科学(139654)
基金(132980)
研究(124777)
(115702)
国家(114837)
科学基金(98979)
社会(82575)
社会科(78556)
社会科学(78535)
基金项目(70046)
自然(64349)
(63163)
自然科(62969)
自然科学(62950)
自然科学基金(61941)
教育(57476)
资助(56141)
(55396)
编号(47983)
(41676)
成果(39106)
重点(39103)
(36361)
教育部(36182)
(35678)
国家社会(35436)
科研(34339)
人文(34283)
大学(33834)
期刊
(124905)
经济(124905)
研究(79191)
中国(48526)
(44129)
学报(41014)
(38498)
科学(38491)
管理(35517)
大学(30910)
(29741)
金融(29741)
学学(29296)
农业(25811)
财经(23774)
经济研究(21663)
技术(20337)
(20325)
教育(20029)
业经(17538)
问题(17523)
(16903)
(15005)
国际(14523)
世界(14223)
统计(14162)
技术经济(13902)
理论(13533)
(12319)
(12077)
共检索到392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强  郑旭  潘志远  
本文通过Lee and Mykland(2008)的跳检验统计量和GMM估计方法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跳跃行为,并基于所估计的(跳跃)扩散模型对我国股指期货的定价表现进行分析与评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跳跃风险,特别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股市存在较大的跳跃性。另外,考虑跳的样本内模型定价表现都明显的优于未考虑跳的样本内模型定价表现,而考虑跳的样本外模型定价预测能力只略优于未考虑跳的样本外模型定价预测能力。跳跃强度绝对水平特征比相对水平特征具有更好的样本内拟合性,而跳跃强度相对水平特征比绝对水平特征具有更好的样本外预测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强  张传海  
研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跳跃风险的影响,不仅对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加强市场风险管理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股指期货功能、市场微观结构和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基于5分钟的高频数据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跳跃风险的影响。首先,我们利用非参数方法检测沪深300指数价格Levy跳跃;然后将Levy跳跃分解为大跳和小跳,并考察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它们各自的强度、幅度以及跳跃活跃指数的变化;最后检验跳跃风险与股指期货交易活跃程度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主要发现:(1)股指期货交易不会增加大跳强度,相反会平抑大跳幅度,从而减少现货市场大跳风险;(2)由于投机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会增加小跳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建桥  孙文全  
本研究利用2006年10月30日至2009年3月13日期间的仿真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每日结算价,探讨了期货价格的不对称跳跃波动行为。在实证研究方法上,本文以Chan和Maheu的GARCH(1,1)-ARJI模型为基础并进行了扩展,以EGARCH(1,1)-CJI和EGARCH(1,1)-ARJI两种模型来刻画股指期货价格的不对称和跳跃波动行为。实证结果显示:(1)沪深300仿真股指期货价格存在不对称跳跃波动,而且跳跃强度不为一固定常数,异常信息所产生的跳跃强度是随着时间变动的。(2)经过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EGARCH(1,1)-ARJI模型比EGARCH(1,1)-CJI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明涛  孙西明  陈云  
本文以非参数化方法为理论基础,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2010年到2015年的5分钟高频数据,分离出已实现波动率中的连续波动和跳跃幅度及跳跃次数时间序列,分别检验两种波动成分的统计性质、相互影响以及收益率对各种波动成分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连续性波动存在显著的日、周、月效应;跳跃次数具有显著的日效应,滞后3阶的跳跃幅度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日和上一日跳跃幅度与次数分别显著增加和降低连续性波动,但其在牛熊市表现不同;跳跃次数对连续波动的解释能力大于跳跃幅度。当日和上一日连续波动分别显著增加和降低当日跳跃次数,在牛熊市中,当日连续波动对跳跃次数和幅度都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收益率对连续性波动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对跳跃幅度的影响在牛市中存在杠杆效应和综合效应,在熊市中,存在规模效应和综合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明涛  孙西明  陈云  
本文以非参数化方法为理论基础,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2010年到2015年的5分钟高频数据,分离出已实现波动率中的连续波动和跳跃幅度及跳跃次数时间序列,分别检验两种波动成分的统计性质、相互影响以及收益率对各种波动成分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连续性波动存在显著的日、周、月效应;跳跃次数具有显著的日效应,滞后3阶的跳跃幅度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日和上一日跳跃幅度与次数分别显著增加和降低连续性波动,但其在牛熊市表现不同;跳跃次数对连续波动的解释能力大于跳跃幅度。当日和上一日连续波动分别显著增加和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胡俞越  
基于非参数方法识别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日内价格跳跃行为,改进HAR-CJ波动模型分析期货开盘跳跃行为的内在机制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交易日内开盘跳跃行为包括隔夜不确定性收益及其在日内波动延续;股指期货日内开盘的一般性跳跃行为可由反映市场预期的价格波动行为解释;股指期货开盘跳跃相较盘中密集分布跳跃行为融入市场速度更快;股指期货开盘跳跃行为对交易日价格波动和股票现货市场的溢出效应明显。在此基础上,就机构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封思贤  张兵  李心丹  汪慧建  
境外推出具有中国概念的股指期货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境内股票现货市场的定价权,并可能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研究境外股指期货市场与境内A股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过程,有助于深化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理论,识别各个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本文以香港H股指数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为样本,研究了境外异地上市股指期货与A股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波动溢出等联动效应。研究发现:香港H股指数期货是大陆主要股指的Granger原因,其波动也会溢出到A股市场;新加坡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对A股市场尚未发现明显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相反,它更多地受到了A股市场的影响。最后,论文提出了我国控制A股定价权和开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在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中,是否能有效构建现货组合成为决定套利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文章在介绍国内指数型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各种指数型产品期现套利可行性,并对构建的指数复制现货组合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冬涛  马勇  刘云涛  
为了揭示中国股指期货在跳跃上的价格发现功能,本文采用具有自刺激和交叉刺激特征的二维Hawkes过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的跳跃进行建模,并分别以我国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和现货收益率作为样本,探究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的跳跃自刺激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跳跃交叉刺激作用。实证结果表明:Hakwes过程对三类股指期货和现货的跳跃均拟合得较好;股指期货和现货的跳跃存在着明显的同向自刺激,且除了中证500股指以外,下跳的自刺激均强于上跳;股指期货的跳跃会显著刺激股指现货发生跳跃,但股指现货的跳跃对股指期货的刺激并不显著。总而言之,中国股指期货在跳跃上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的跳跃能够引导现货价格发生跳跃,而现货价格跳跃对期货价格跳跃的引导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虹  
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来,我国股指期货已经平稳运行了一年多。本文从考察亚洲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出股指期货的实践和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入手,选取沪深300指数在2008年到2011年7月期间运行数据,通过建模的方式,对股指期货上市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在平抑现货市场波动和提高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峰  万迪昉  
境外交易所推出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交易通过抢占我国股市定价权,对我国金融安全可能造成威胁。本文以新加坡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为样本,通过信息份额模型和共同因子模型对比分析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与我国A股沪深300指数之间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变化,来考察本土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定价权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提升了A股市场的定价效率,提高了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同时,本文还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直接引入定价权竞争分析框架作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提升并巩固了我国本土市场在股市定价权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沂蒙  
本文运用最小方差模型,对中国现有四个主要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最适合作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深综指套期保值成本最低,但套期保值效率也最低;深成指套期保值效率比较高,套期保值成本也较高;180指数目前还不适合作为标的指数。同时本文还对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扬  孙便霞  
流动性、波动率及交易活跃度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中的三个热点问题,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上也得到了极大关注。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检测出股指期货价格发生跳跃的交易日,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跳跃发生日和无跳跃发生日中,市场流动性、波动率及交易活跃度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价格是否发生跳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流动性与波动率及流动性与成交量指标之间均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衡量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另一重要指标——持仓量,在无跳跃发生时可引导流动性和波动率指标,但在有跳跃发生时这些因果关系消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中华  林众  
利用正反馈交易模型与非对称冲击T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当前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股指期货的短期抑制效应不大,长期抑制效应渐现但不显著;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者对消息的理性反应,是抑制股市正反馈交易行为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