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8)
- 2023(16967)
- 2022(14564)
- 2021(13806)
- 2020(11461)
- 2019(26639)
- 2018(26130)
- 2017(50288)
- 2016(26885)
- 2015(30105)
- 2014(29728)
- 2013(29359)
- 2012(26928)
- 2011(24170)
- 2010(23583)
- 2009(21457)
- 2008(20698)
- 2007(17614)
- 2006(14950)
- 2005(12980)
- 学科
- 济(108939)
- 经济(108822)
- 管理(76840)
- 业(73949)
- 企(61323)
- 企业(61323)
- 方法(53112)
- 数学(47152)
- 数学方法(46578)
- 中国(29629)
- 财(28724)
- 农(28363)
- 业经(23130)
- 学(22695)
- 贸(20767)
- 贸易(20759)
- 易(20226)
- 地方(20210)
- 制(19674)
- 农业(18966)
- 务(18925)
- 财务(18854)
- 财务管理(18825)
- 企业财务(18001)
- 环境(16915)
- 技术(16741)
- 理论(16376)
- 和(16269)
- 银(15935)
- 银行(15897)
- 机构
- 大学(378330)
- 学院(374960)
- 济(155043)
- 经济(152126)
- 管理(150527)
- 理学(131940)
- 理学院(130501)
- 管理学(128151)
- 管理学院(127474)
- 研究(126288)
- 中国(94321)
- 京(80018)
- 科学(77876)
- 财(69132)
- 所(61892)
- 农(59885)
- 中心(57406)
- 研究所(57027)
- 财经(56995)
- 业大(56358)
- 经(52395)
- 江(50925)
- 北京(50383)
- 范(48213)
- 经济学(48021)
- 师范(47740)
- 农业(47053)
- 院(46300)
- 经济学院(43509)
- 财经大学(43163)
- 基金
- 项目(267091)
- 科学(211553)
- 基金(197658)
- 研究(192181)
- 家(173068)
- 国家(171723)
- 科学基金(148363)
- 社会(123345)
- 社会科(117075)
- 社会科学(117046)
- 基金项目(104847)
- 省(100874)
- 自然(97727)
- 自然科(95556)
- 自然科学(95527)
- 自然科学基金(93815)
- 教育(88103)
- 划(86338)
- 资助(81704)
- 编号(76229)
- 成果(60213)
- 部(59935)
- 重点(59419)
- 发(55837)
- 创(55535)
- 创新(51896)
- 国家社会(51843)
- 教育部(51713)
- 课题(51612)
- 科研(51595)
- 期刊
- 济(157794)
- 经济(157794)
- 研究(107719)
- 中国(66051)
- 学报(60771)
- 科学(56208)
- 管理(53773)
- 农(53340)
- 财(52314)
- 大学(46555)
- 学学(44064)
- 农业(37574)
- 教育(36889)
- 技术(31629)
- 融(30614)
- 金融(30614)
- 财经(27687)
- 经济研究(26731)
- 业经(24888)
- 经(23712)
- 问题(20990)
- 业(19759)
- 科技(17719)
- 图书(17683)
- 技术经济(17640)
- 理论(17530)
- 版(17372)
- 贸(16948)
- 资源(16688)
- 统计(16527)
共检索到530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华
以连续时间跳跃扩散理论为基础,本文将已实现极差方差分解为连续和跳跃成分,进而构建包含连续和跳跃成分的杠杆异质性自回归(LHAR-RRV-CJ)模型,对中国股市的跳跃性以及杠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跳跃性,并存在杠杆效应,LHAR-RRV-CJ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还发现,跳跃对中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正的影响,其中跳跃对中国股市的短期波动影响较大,对长期股市波动影响较小。并且,杠杆效应对短期股市波动影响较大,但不影响长期股市波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宫晓莉 熊熊
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利用考虑金融资产价格跳跃和杠杆效应的时点波动估计方法修正已实现阈值幂变差,构造甄别跳跃的检验统计量,对金融资产价格中的随机波动、有限活跃跳跃和无限活跃跳跃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同时吸收波动率的异方差集聚效应和收益率的非对称效应,对原有的已实现波动率异质自回归预测模型进行拓展,将非对称的异质性自回归模型的误差项设定为GARCH模型,以考察跳跃波动序列与连续波动序列之间的复杂关系。利用沪深股指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包括进行跳跃识别,跳跃活动程度检验和波动率预测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同时存在布朗运动成分、有限活跃跳跃和无限活跃跳跃成分,其中连续路径方差占主体。同时,收益和波动间的杠杆效应显著,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波动率的预测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考虑股价的跳跃、波动和杠杆效应因素有助于更准确地刻画资产价格动态过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恒煜 夏泽安 聂富强
结合日内跳跃识别方法和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对已实现波动率异质自回归模型(HARRV)进行拓展,以刻画连续波动、跳跃波动以及不同方向跳跃波动对未来波动影响的差异和波动的结构转换特征,并运用该模型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未来波动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负向跳跃和正向跳跃往往同时发生且幅度相当,但负向跳跃波动对未来波动的影响更大;在不同波动状态下,历史波动对未来波动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MCS检验结果显示,区分跳跃波动方向和考虑波动的结构转换特征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样本内和样本外的预测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芸 赵华
本文基于跳跃回归模型估计了(模型)跳跃贝塔,提出了正向跳跃回归模型和负向跳跃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股市的系统性跳跃风险。结果表明,跳跃回归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市场的跳跃行为对个股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系统性跳跃风险。将跳跃贝塔分解为正跳贝塔和负跳贝塔后,随着股票组合的正跳贝塔由小变大,各组合收益率单调减小,正跳贝塔更能够体现出股票组合的差异性。跳跃贝塔值与组合未来收益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系统性跳跃风险较小的组合倾向于获得更高的收益,基于模型跳跃贝塔构建的对冲组合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经三因子模型调整后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
跳跃回归 跳跃贝塔 投资组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群星 孙羽佳 高天晴 杜修立
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上证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日内与隔夜收益率数据为样本,分别基于跳跃相依随机波动率(SVCJ)模型和广义自回归得分(GAS)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股市之间的跳跃溢出效应(包括溢出概率、强度和幅度)以及跳跃对未来波动的影响。相关结论如下:中美股市在疫情暴发前后均存在跳跃成分;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跳跃溢出概率更高、强度更大;中美股市的跳跃溢出概率和强度存在一日滞后效应;跳跃对中国股市未来波动的影响更加深远,美国股市存在跳跃杠杆效应。这些结论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投资决策和金融监管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科 陈浪南
运用2000年1月4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每5分钟的高频金融数据,采用核估计量估计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序列,运用修正的已实现门阀多次幂变差估计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的跳跃序列,实证分析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的各种特征,并运用ACD模型、ACH模型以及扩展的ACH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的持续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及其跳跃都具有集聚的特征,高频波动率发生显著跳跃的比例相当高,高频波动率跳跃的幅度、强度和跳跃幅度的分布都具有时变性,而跳跃对高频波动率的贡献却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样本期,中国股市高频波动率跳跃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且跳跃的持续期存在较强的长记忆性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鲲鹏 陈峰
本文基于GARCH模型根据最大似然函数和AIC原则选择最优估计模型,来研究中国股市的杠杆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其中沪深3 00指数的杠杆效应最小。然后我们以沪深300指数的推出为分界点,以最优估计模型研究前后两段时间的沪深股市的杠杆效应。我们发现沪深300指数推出后,沪深股市的杠杆效应都变弱了。
关键词:
GARCH模型 杠杆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科 陈浪南
采用修正的已实现门阀的多次幂变差和C_TZ统计量,利用上证综指2000年1月4日至2008年12月31日每5分钟的高频数据估计了中国股市波动率的跳跃成分,通过构建AHAR模型、AHAR-CJ模型、AHAR-C_TCJ模型及其各自的标准差形式和对数形式模型,实证研究了跳跃对中国股市波动率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跳跃对中国股市未来的日、周和月的波动率预测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加入修正的已实现门阀多次幂变差估计的跳跃成分后,标准差形式和对数形式的AHAR-C_TCJ模型能显著提高对日、周和月波动率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波动率预测 跳跃成分 C_TZ统计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东洋 杨永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楼迎军
本文以沪市的上证指数以及八个分类指数1999年1月至2002年5月共792交易日的指数日报酬率与周转率为研究样本,通过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在指数日报酬率序列中,9种股价指数中的7个呈现出显著的"杠杆效应",即报酬率与波动性之间为负相关;在指数日周转率序列中,所有9个股价指数均不存在"杠杆效应",即没有波动性的不对称效果,说明在现阶段我国股市中确实存在着"羊群效应",投资者往往根据市场的气氛而采取顺势操作的交易策略。
关键词:
EGARCH 杠杆效应 羊群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华 黄梨梨
股票价格包括连续和跳跃两个部分,本文基于股市高频数据将中国股市的已实现波动分解为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对不同类型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信息发布对连续性波动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跳跃性波动存在显著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调整对连续性波动、跳跃性波动均存在显著影响,但跳跃性波动更多地受到了信息发布时的影响;利率政策的调整对连续性波动和跳跃性波动存在显著影响,中国股市对利率政策变化提前作出反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高频数据 跳跃性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军 沈根祥
本文改进了Andersen等(2010)的资产价格日内序列跳跃检验方法:基于Corsi等(2010)的方法检验跳跃存在性,提高了跳跃存在性检验的功效;使用Mancini&Reno(2011)的时点方差估计量对价格改变量进行标准化,得到更为合理的跳跃发生时段和跳跃幅度。基于改进后的序列跳跃检验方法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日内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在样本时期内,多于1/5的交易日有跳跃发生,跳跃性方差占总的已实现方差的比例约为7%;一周中,周一和周五发生跳跃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交易日,一交易日中,跳跃多数发生在开盘后的半小时内;正向跳跃次数多于负向跳跃次数,跳跃幅度的分布具有双峰...
关键词:
跳跃 高频数据 序列跳跃检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鲁万波 亢晶浩 夏少锋 王彦锋
本要基于预平均思想和Andersen等(2010)~([1])日内跳跃检验思路提出一种预用于超高频金用数据的日内跳跃行为检验方法和步骤,结合宏观经济信息和流动性冲击信息及跳后信息,分别从个股数据视角和混合数据视角出发,建立跳跃行为日发机提动态模型,利用于态50指数及验成分股超高频数据对中国股票跃场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进行平究。平究表明,中国股跃单个交易日跳跃行为呈引多次跳跃易思负跳跃分布不对称,跳跃一度视各行业间变化较大的指数;宏观经济信息发布、流动性冲击与跳跃行为发与同步性较一,易流动性冲击日业跳跃机会更多。
关键词:
日内跳跃行为检验 分布指数 日发机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登宝 施腾 邓潇潇
在对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宏微观视角和"价量结合"视角构建金融杠杆和股市流动性的测度指标,并基于MS-VAR模型检验了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效应。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我国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效应。金融杠杆过低时容易引发股市流动性紧缩不足,金融杠杆适度提高时股市流动性则由紧缩状态转换为相对充裕状态,而金融杠杆过度提高则会导致股市流动性由充裕转为过剩,不断积累泡沫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进一步造成股市流动性紧缩枯竭。此外,在不同状态下,宏观金融杠杆和微观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宏观金融杠杆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要高于微观金融杠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奇
文章结合我国的金融市场实际发展状况,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证明了我国股市对私营部门的"去杠杆"效应确实存在。研究表明,我国股市作为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从整体上显著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企业负债率与股市整体收益、股权扩容规模、股市整体波动率和股市整体流动性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表明,以上实证结果在融资约束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关键词:
去杠杆 资本结构 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