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2)
2023(16977)
2022(14152)
2021(13240)
2020(11376)
2019(26184)
2018(25466)
2017(48224)
2016(26042)
2015(29278)
2014(28824)
2013(28662)
2012(26260)
2011(23525)
2010(23155)
2009(21570)
2008(21230)
2007(18586)
2006(15828)
2005(13918)
作者
(76353)
(64094)
(63891)
(60640)
(40525)
(30936)
(29084)
(25157)
(24313)
(22625)
(21749)
(21521)
(20225)
(20016)
(19966)
(19855)
(19581)
(19041)
(18530)
(18456)
(15831)
(15595)
(15416)
(14486)
(14458)
(14204)
(14037)
(13927)
(12812)
(12757)
学科
(108621)
经济(108506)
管理(75448)
(73300)
(60365)
企业(60365)
方法(53739)
数学(48299)
数学方法(47795)
(30011)
中国(28784)
(28226)
(22635)
贸易(22628)
业经(22321)
(22068)
(21712)
(20087)
财务(20043)
财务管理(20005)
(19462)
企业财务(19122)
农业(18803)
地方(18637)
环境(16304)
(15989)
金融(15986)
(15878)
银行(15811)
技术(15781)
机构
大学(376491)
学院(373671)
(157539)
经济(154769)
管理(145281)
理学(126991)
研究(126334)
理学院(125585)
管理学(123388)
管理学院(122712)
中国(95657)
科学(78533)
(78457)
(70143)
(67859)
(63739)
业大(59639)
中心(58807)
研究所(58575)
财经(57645)
农业(54056)
(52821)
(52677)
经济学(49097)
北京(48813)
(45942)
师范(45337)
(45209)
经济学院(44548)
财经大学(43343)
基金
项目(259687)
科学(204926)
基金(192904)
研究(180432)
(171182)
国家(169828)
科学基金(145475)
社会(117488)
社会科(111599)
社会科学(111562)
基金项目(102394)
(98548)
自然(97267)
自然科(95105)
自然科学(95070)
自然科学基金(93427)
(85138)
教育(83161)
资助(79197)
编号(69780)
重点(58728)
(58271)
成果(55063)
(54419)
(54152)
科研(51245)
创新(50772)
国家社会(49878)
教育部(49804)
计划(49027)
期刊
(160796)
经济(160796)
研究(101656)
中国(67214)
学报(65273)
(59574)
科学(58205)
(55384)
管理(50976)
大学(48626)
学学(46472)
农业(40596)
(31658)
金融(31658)
教育(30269)
技术(30196)
财经(28660)
经济研究(27545)
业经(25309)
(24573)
(22777)
问题(21967)
(19895)
(18888)
统计(18446)
技术经济(18345)
国际(17489)
科技(17104)
(16956)
世界(16888)
共检索到531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珣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视角研究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投资者法律保护综合指数对沪深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投资者保护综合指数不仅在短期内对股指的正向冲击效果明显,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股改限售股解禁具有明显的供给冲击的特性,对股指形成显著的负向冲击;中国股市对利率的变化还不敏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现实;同时,中国股市并不具备经济的"晴雨表"功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对推动沪深股市的上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珣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视角研究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投资者法律保护综合指数对沪深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投资者保护综合指数不仅在短期内对股指的正向冲击效果明显,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股改限售股解禁具有明显的供给冲击的特性,对股指形成显著的负向冲击;中国股市对利率的变化还不敏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现实;同时,中国股市并不具备经济的"晴雨表"功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依法治国,加快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对推动沪深股市的上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伯华   赵宝福   贾凯威   吴津津  
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加剧,引发了社会很大关注。本文以系统论的视角,将股市作为开放系统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将股市系统的投资者按理性程度划分为三种类型: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和有限理性投资者。通过仿真三类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演绎投资者理性结构对股市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的理性结构变动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非理性投资者也有在市场中存在的必要性,能够丰富市场的流动性。三类投资者在股市交易中理性程度的动态演绎也构成了股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投资者的理性结构变动对股市波动的时变影响,将进行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以揭示更加复杂影响路径的生成机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元松  王光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快速增加,但我国股市大涨大跌、波动幅度较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波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影响股市波动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减轻我国股市波动幅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刚  朱淑珍  顾海峰  
文章基于De Long等人提出的DSSW噪声交易者模型,对其假设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提出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机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中美股市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与"弗里德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和"弗里德曼效应",尤其是当股市超额收益处于较低水平时,"弗里德曼效应"较为显著,而"创造空间效应"仅表现为稳定市场环境下悲观情绪的波动将加剧股市波动;美国股市中则不存在"弗里德曼效应"与"创造空间效应",美国股市相对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刚  朱淑珍  顾海峰  
文章基于De Long等人提出的DSSW噪声交易者模型,对其假设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提出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机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中美股市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与"弗里德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和"弗里德曼效应",尤其是当股市超额收益处于较低水平时,"弗里德曼效应"较为显著,而"创造空间效应"仅表现为稳定市场环境下悲观情绪的波动将加剧股市波动;美国股市中则不存在"弗里德曼效应"与"创造空间效应",美国股市相对于中国股市更为有效和理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的基础上,采用2SLS方法实证分析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整体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因不同的市场状态而具有非对称性,并可以用市场状态假说进行解释;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控制内生性情况下,同一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即使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认识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征及不同的市场状态采取不同措施以稳定市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新春  田存志  
基于修正的GARCH事件模型,本文选取五个关键时间点作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考察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进入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加剧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在上海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在深圳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进入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保险公司的进入对沪深两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孙建军  
本文从我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出发 ,构造理论模型证明 :投资者接受价格信号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影响均衡价格的系统性因子。这一结论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 ,实证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不仅显著地影响沪深两市收益 ,而且显著地反向修正沪深两市收益波动 ,并通过风险奖励影响收益。研究结果表明 ,沪深两市不仅具有相同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收益特征 ,而且均未达到弱式有效 ,机构投资者是可能的噪声交易者风险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波  
通过直接和间接分解法得到14种股市特质波动,运用中国股市数据证实了这些特质波动序列具有强而显著的相关性。选取代表性特质波动、宏观经济增长及其波动、表征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换手率等变量,基于结构突变点判别对变量序列进行退势,并运用退势平稳序列检验影响特质波动的主客观因素,结果发现:投资者行为偏差及其与前期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趋于推高股市特质波动,而前期宏观经济波动对股市特质波动有平抑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也越高;而融券卖出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越低。总的来看,我国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机制进行的交易是"高抛低吸"而非"追涨杀跌",其反转交易特征有助于平抑股市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齐鸣  李春涛  
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年轻然而发展最快的股市,股市在过去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自我完善和发展壮大,其监管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建立初期的多头乱管到今天的逐渐分工明确,由消息发布的不规范到今天的逐步规范,由交易制度、证券立法的欠科学、不健全到今天的更加科学和逐步健全……其间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政策、消息、扩容都是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除此之外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机构大户操纵、各种非正常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路  韩志萍  
中国股市投资者表现出显著的羊群行为,心理因素是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情绪、股票历史收益率和股票规模等也是影响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交易数据,对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