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9)
2023(12156)
2022(10217)
2021(9605)
2020(7889)
2019(18519)
2018(18220)
2017(34802)
2016(18574)
2015(21254)
2014(20934)
2013(20743)
2012(19453)
2011(17938)
2010(18196)
2009(16888)
2008(16764)
2007(14621)
2006(13263)
2005(12284)
作者
(53083)
(44249)
(44155)
(41968)
(28619)
(21222)
(20045)
(17166)
(17124)
(15946)
(15226)
(15001)
(14357)
(14189)
(13939)
(13673)
(13166)
(12899)
(12810)
(12463)
(11253)
(10894)
(10870)
(10264)
(10024)
(9895)
(9786)
(9702)
(9001)
(8765)
学科
(90552)
经济(90473)
(50851)
管理(50486)
(40546)
企业(40546)
方法(37236)
数学(33586)
数学方法(33059)
中国(28256)
(23059)
地方(22272)
(18887)
业经(18857)
(17491)
贸易(17473)
(16961)
(16157)
农业(15428)
(14564)
(14314)
银行(14305)
(14097)
金融(14097)
(13879)
(13366)
环境(13277)
技术(12138)
地方经济(12013)
理论(12008)
机构
学院(268111)
大学(266160)
(118928)
经济(116813)
管理(101397)
研究(97028)
理学(86466)
理学院(85475)
管理学(83847)
管理学院(83352)
中国(76442)
(58799)
科学(56239)
(53178)
(48953)
研究所(44098)
中心(43507)
财经(41972)
(41560)
(39583)
北京(38645)
(38307)
经济学(37203)
业大(35958)
(35792)
师范(35468)
(34730)
经济学院(33310)
(32459)
农业(32156)
基金
项目(173044)
科学(137556)
研究(127983)
基金(126405)
(109911)
国家(109009)
科学基金(93709)
社会(83025)
社会科(78881)
社会科学(78864)
(65896)
基金项目(65265)
教育(59390)
自然(59133)
自然科(57845)
自然科学(57832)
自然科学基金(56807)
(56390)
资助(53658)
编号(50833)
(42110)
成果(41336)
重点(39436)
(39238)
课题(36596)
(36341)
国家社会(34878)
发展(34313)
教育部(33983)
创新(33949)
期刊
(135135)
经济(135135)
研究(85333)
中国(59200)
(40435)
管理(39990)
(38820)
科学(37440)
学报(37135)
教育(31744)
(29270)
金融(29270)
大学(29120)
学学(27317)
农业(26925)
技术(24889)
经济研究(23215)
业经(21845)
财经(21449)
(18553)
问题(17798)
(15538)
(15525)
统计(14753)
世界(14577)
技术经济(14050)
国际(13994)
(13206)
资源(12400)
商业(12103)
共检索到418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度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研究中国股市泡沫的着眼点应当是新股发行全过程,即新股从定价、发行至上市的完整过程。IPO泡沫是股市泡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研究IPO泡沫的核心问题是IPO估值方法的选择。本文通过剩余收益法和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法对IPO样本公司进行估值,从理论和估值结果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剩余收益法比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更适合于中国股市IPO估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跃文  孙舒杨  
通过建立投资者选择模型,我们对于中国新股发行冲击市场的投资者行为提供了模型化的解释。利用2000~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新股数据,我们发现了"新股冲击"假说的某些支持性证据,以及新股发行影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但这种冲击性影响明显被高估了。我们还发现,不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厌恶投资者比参与二级市场的风险中性投资者有更强的愿望参与新股申购。减少新股发行负面影响的措施应包括适当提高新股发行价或者平抑新股上市交易价格,扩大投资者参与范围,降低新股发行实际收益率,以减少一、二级市场间的大规模资金流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煜程  
本文采用2006年6月—2010年3月的数据,基于格兰杰因果随机波动率模型GC-MSV,利用募集资金和冻结资金对我国新股发行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冻结资金量和募集资金量均构成股指序列变化的G ranger原因,但募集资金量对股指波动的影响相对而言较为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华  宋耀  
采用双步骤法 (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 )建立并检验我国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首先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 ,研究影响新股定价的指标体系并将九项指标转化为互不相关的、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85 %以上 )的三个综合指标 (主成分 )。经过 Matrix因子旋转后 ,对三个公因子建立发行价的逐步回归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 ,最后对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君敏  邓斌  
热销市场问题已被各国的实证检验所证实,成为IPO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关注于IPO新股发行的短期抑价和长期弱势,较少涉及热销市场。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选取1990年1月—2004年8月的几乎所有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据,分别进行单月期和半年期实证研究,检验了我国股票发行市场IPO热销市场现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股票IPO热销市场现象在我国股市并不显著,最后分析了导致该结果的我国股市特有的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中学  
现代股权定价理论对A股初始定价时存在缺陷,采用主成份回归法,确定影响A股初始定价的主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初始定价模型。根据模型,影响A股初始定价的因素从高到低分别为:成本因子、投资偏好因子、市况因子、业绩成长性因子,实证结果与传统股票定价理论并不吻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建平  
本文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2 0日中国深沪两市所有增发新股的实证分析表明 ,增发新股首日上市的平均抑价率为 15 .6 9%。抑价率小于 15 %的公司个数占总体的 6 7% ,抑价率小于 30 %的公司个数则占到总体的 81%。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和增发市盈率对增发新股抑价率影响显著 ,其中 ,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与增发新股抑价率呈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 ,在二次函数的拐点出现前 ,增发新股数量的信息效应大于供给效应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的质量效应大于投资效应 ,拐点出现之后 ,则与此相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杨  
本文提供了一个新规则下新股发行抑价的简单模型。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是新股发行中最关键的参与者,主导着发行价格的形成,因而构造了一个损失函数来说明券商的决策机制和抑价的形成。比较静态分析的结论显示,抑价幅度随着发行盘的增大、需求不确定程度的增大、需求弹性的降低、过高(低)估价的期望成本的增大(降低)而增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是评估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依据。而只有准确评估了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投资者和决策者才能正确认识股市泡沫问题。本文首先对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做了综述,然后对目前最前沿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基于帐面价值和剩余收益的F O模型)做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接着利用改进后的F O模型,测算了中国股市目前的内在投资价值以及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计算表明,与2 0 0 1年6月份股市高峰期相比,2 0 0 4年底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已大幅度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锐  陈仲常  杨栋锐  
如何构建合适的模型以恰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测量是当前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VaR方法作为当前业内比较流行的测量金融风险的方法,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而且相对于方差来讲,更多的将投资人的损失作为风险具有更好的合理性。但是在用参数法计算VaR时,关于分布假设、模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很多是靠经验来进行判断。文中用当前金融领域刻画条件方差最典型的GARCH模型及其几种最新衍生模型如EGARCH、PARCH等,分别在正态分布以及能刻画收益厚尾特性的分布(t-分布、GED分布)假设下,再结合上证指数、深圳综指与上证180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与分布假设的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源  邱丽萍  刘涛  
基于条件异方差的ARCH类模型一直是刻画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工具,而金融风险价值测度中的VaR方法又往往基于ARCH类模型,但基于正态分布的ARCH模型存在缺陷,对ARCH类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做出梳理,利用改进的GARCH-T模型结合20012015年的上证指数进行实证验证,发现GARCH-T模型在金融资产价格的条件均值、条件方差及其它分布特征方面能进行更好的刻画,而VaR的计算结果则更加可靠和准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魏训平  
价值取向投资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原则,价值取向投资模型以类比估价模型为其重要形式,其中价售比指标是其主要应用形式。根据价售比大小进行股票投资,体现了价值取向投资的策略。国外大量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投资策略具一定的有效性。本文把1994-2002年期间在沪深股市上市交易的所有A股股票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按价售比的大小进行排序、分组,并采用夏普比率作为各组投资组合业绩的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发现,价售比指标在中国股市上也具有显著的投资绩效区分效果。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玉泉  
文章选取了自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发行的次新股共193支作为研究标的,从新股"一字板"开板后的可投资区域中寻找共性,探索具有应用指导价值的A股次新股投资时机。经过对次新股开板之后走势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次新股开板时买入,即便短期有账面损失,但亏损风险极其有限,盈利空间却十分广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承红  
用F-O模型对深发展1991~2010年的内在价值进行测算,然后实证分析股价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协整关系,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两变量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中国股市是无效市场。通过计算泡沫值发现,20世纪90年代,深发展的泡沫值非常高,进入21世纪后泡沫值逐渐降低,反映出中国股市逐渐走向价值回归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