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8)
- 2023(18180)
- 2022(15631)
- 2021(14712)
- 2020(12375)
- 2019(28717)
- 2018(28162)
- 2017(54135)
- 2016(29117)
- 2015(32526)
- 2014(32178)
- 2013(31882)
- 2012(29335)
- 2011(26267)
- 2010(25802)
- 2009(23747)
- 2008(23312)
- 2007(20062)
- 2006(17240)
- 2005(15136)
- 学科
- 济(120615)
- 经济(120472)
- 管理(83897)
- 业(81203)
- 企(67862)
- 企业(67862)
- 方法(59215)
- 数学(52544)
- 数学方法(51910)
- 财(32210)
- 中国(32126)
- 农(30649)
- 业经(25235)
- 学(24310)
- 贸(22881)
- 贸易(22872)
- 易(22238)
- 地方(22087)
- 制(21677)
- 务(21563)
- 财务(21485)
- 财务管理(21448)
- 企业财务(20561)
- 农业(20382)
- 理论(18439)
- 融(18205)
- 金融(18203)
- 银(17794)
- 银行(17751)
- 技术(17746)
- 机构
- 大学(412784)
- 学院(408364)
- 济(170020)
- 经济(166793)
- 管理(163372)
- 理学(142681)
- 理学院(141141)
- 管理学(138574)
- 管理学院(137830)
- 研究(136903)
- 中国(103849)
- 京(87576)
- 科学(83159)
- 财(77286)
- 所(67370)
- 农(64283)
- 财经(63303)
- 中心(62584)
- 研究所(61650)
- 业大(60460)
- 经(58040)
- 江(56629)
- 北京(55413)
- 经济学(52405)
- 范(52022)
- 师范(51517)
- 农业(50422)
- 院(50054)
- 财经大学(47748)
- 经济学院(47480)
- 基金
- 项目(284779)
- 科学(225389)
- 基金(210508)
- 研究(204945)
- 家(183909)
- 国家(182479)
- 科学基金(157795)
- 社会(131544)
- 社会科(124895)
- 社会科学(124863)
- 基金项目(111113)
- 省(107487)
- 自然(103868)
- 自然科(101533)
- 自然科学(101507)
- 自然科学基金(99692)
- 教育(94417)
- 划(91920)
- 资助(88028)
- 编号(81432)
- 成果(64787)
- 部(63992)
- 重点(63183)
- 发(59066)
- 创(58754)
- 课题(55471)
- 教育部(55312)
- 国家社会(55150)
- 科研(54932)
- 创新(54903)
- 期刊
- 济(175949)
- 经济(175949)
- 研究(118916)
- 中国(74582)
- 学报(64693)
- 科学(59965)
- 管理(59301)
- 财(59068)
- 农(56639)
- 大学(49901)
- 学学(47197)
- 教育(40506)
- 农业(39553)
- 融(35385)
- 金融(35385)
- 技术(35367)
- 财经(31077)
- 经济研究(29651)
- 业经(27118)
- 经(26566)
- 问题(23127)
- 业(21291)
- 统计(20202)
- 技术经济(20065)
- 贸(19603)
- 理论(19569)
- 版(18773)
- 图书(18696)
- 科技(18468)
- 策(18182)
共检索到588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奥 谭娅 吴卫星
本文基于上证综合指数构建了度量投资者损失厌恶心理的指标,并将其引入GJRGARCH-M模型,用以分析我国股市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段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股市成立初期,损失厌恶是引起股市波动的重要因素,1997-2006年间损失厌恶同时显著影响股市收益性和波动性;相比之下,2007年至今损失厌恶对股市的影响不再显著。这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股票投资者投资行为逐渐趋于理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佳 金秀 苑莹
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基于预期损失厌恶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用函数,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牛市和熊市,实证分析效用函数中损失曲率和收益曲率的关系;并引入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分别研究保守、稳健和积极投资者在整个样本期、牛市和熊市中的损失厌恶系数。结果表明:投资者对损失的改变比对收益的改变更敏感,损失厌恶系数依赖于市场状态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背景下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用采用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参数值不合适。
关键词:
前景理论 损失厌恶 损失曲率 收益曲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程国雄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程国雄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宝仁 胡蓓 陈相因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则成为实际研究中的重难点。考虑到以往使用单个指标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容易导致代理有偏和信息不足等问题,抛弃单指标度量方法而选用多维度指标来,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第一只上证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并在该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投资情绪指数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廷辰 张舒
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剧烈,这使得学界有必要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投资者)对加剧或降低股市波动率所起的作用。文章使用2001年~2013年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在控制了不同股票的市值之后,对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对该股票波动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结果表明:对于流通市值大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并未对其波动率造成显著影响,但对于流通市值小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显著增加了其波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波动性 股票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冷军
文章采用基于GED的GARCH族模型对我国沪深股市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上海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波动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而深股票市场不明显;而且我国股票市场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风险——收益权衡关系,投资者总体上趋于中性,沪市中的投机性要比深市严重。
关键词:
收益率 波动性 GARCH GED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金秀 王佳
为了研究行为金融学中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建立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依托进行实证研究,将市场分为上升、下降和盘整三种状态,研究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的表现,与静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改变参照点对动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静态模型、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的结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培源 施东晖
金融市场中的很多现象都是由人的流行心态和狂热心理所决定的,人在证券市场中的行为是在“贪婪与恐惧”中摇摆的结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鹤 金秀 侯羽婷
考虑投资者动态损失厌恶和证券市场的模糊不确定性,在可信性框架下以损失厌恶效用、流动性和下方风险为模糊多目标,构建考虑目标重要性的多阶段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提出TVSAPSO算法求解模型。以中国股市行业板块的实际数据为背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多阶段资产配置过程中,受动态损失厌恶特征影响,保守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流动性目标,偏好防御型行业和无风险资产,积极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损失厌恶效用目标,偏好风险型行业和防御型行业;积极投资者在最优期末财富方面的绩效表现优于保守投资者,保守投资者在风险调整后收益方面的绩效表现优于积极投资者。结果表明模糊多目标模型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动态投资需求,为损失厌恶投资者进行多阶段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慧
波动性是诸多经济和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有明显的尖峰厚尾性,波动集簇性以及波动的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从而表明了我国股票市场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
上证综合指数 波动性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金全 崔畅
沪市和深市股票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闻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存在股价变化和走势之间的互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我们发现两市收益率序列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它们存在类似的长期趋势成分;它们的短期误差修正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说明它们具有相异的短期波动模式;我们利用 GARCH 模型等非对称性方法发现两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和"杠杆效应",这说明两市资金的流动性约束较低,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较强,两市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性。
关键词:
股票指数 收益率 波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千里 周少甫
本文应用GARCH类模型对上证指数收益的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尖峰厚尾特点、波动的集簇性、波动的不对称性提供了实证证据。结果显示我国股市收益的波动性具有与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相似的特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红权 马超群
股票市场长期记忆效应问题是近来金融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多数的研究集中在收益率长期相关性的考察上,较少有对波动率序列的研究。然而,波动率的长期记忆性不仅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波动持久性特征,而且将对波动率的预测与衍生证券定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修正的R/S分析与ARFIMA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及其波动性的长期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虽然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性较弱,但波动性序列却表现出显著的长期记忆效应。这一结论将为研究股票价格行为特征与金融经济学理论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波动性 长期记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