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3)
2023(13439)
2022(11664)
2021(11220)
2020(9427)
2019(21993)
2018(21659)
2017(41782)
2016(22683)
2015(25349)
2014(25260)
2013(25270)
2012(23352)
2011(21066)
2010(20645)
2009(18922)
2008(18477)
2007(15829)
2006(13660)
2005(12123)
作者
(64931)
(54116)
(53539)
(51245)
(34689)
(25994)
(24425)
(21286)
(20508)
(19203)
(18470)
(18314)
(17171)
(17089)
(16832)
(16718)
(16047)
(15990)
(15544)
(15433)
(13400)
(13316)
(12921)
(12271)
(12025)
(11993)
(11981)
(11783)
(10919)
(10754)
学科
(92010)
经济(91903)
管理(63993)
(61959)
(51555)
企业(51555)
方法(43880)
数学(38611)
数学方法(38249)
中国(25465)
(24045)
(23485)
(20255)
业经(19055)
(18007)
贸易(17999)
(17556)
(17348)
地方(17143)
(16065)
财务(16004)
财务管理(15981)
农业(15533)
企业财务(15333)
(14112)
环境(13935)
(13878)
银行(13841)
技术(13691)
(13621)
机构
大学(322736)
学院(317963)
(131424)
经济(128867)
管理(127094)
研究(111195)
理学(110605)
理学院(109332)
管理学(107575)
管理学院(106992)
中国(83511)
(69971)
科学(68707)
(58956)
(55930)
(51881)
研究所(51308)
中心(49624)
财经(48191)
业大(47779)
北京(44833)
(44231)
(43653)
(41230)
师范(40840)
农业(40779)
(40302)
经济学(40132)
财经大学(36386)
经济学院(36255)
基金
项目(222178)
科学(175055)
基金(164043)
研究(160108)
(143911)
国家(142791)
科学基金(122285)
社会(101848)
社会科(96590)
社会科学(96565)
基金项目(87311)
(82785)
自然(80542)
自然科(78723)
自然科学(78700)
自然科学基金(77312)
教育(72484)
(71575)
资助(68046)
编号(63412)
成果(51369)
(50266)
重点(49339)
(46476)
(45803)
课题(43160)
教育部(43075)
创新(42799)
科研(42758)
国家社会(42453)
期刊
(138429)
经济(138429)
研究(95104)
中国(58400)
学报(52301)
科学(48696)
(46601)
管理(45518)
(44300)
大学(39248)
学学(37014)
农业(32896)
教育(31530)
(27532)
金融(27532)
技术(25308)
财经(23800)
经济研究(22916)
业经(20687)
(20265)
问题(18472)
(17744)
图书(15870)
理论(15663)
技术经济(15355)
科技(15130)
(15102)
(14355)
资源(14254)
世界(14221)
共检索到460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浪南  邹功达  
本文以沪市为对象研究了中国股市收益与流通股本的关系。经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于欧美证券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小盘股效应”(又称“小公司效应”)在中国一定时期也存在,但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还存在“大盘股效应”。小盘股效应与大盘股效应的合力造就了中国与众不同的收益—股本U型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形成这种关系的内在机理,认为它是在投资理念转换、获利模式更替的特殊时期两种效应交织发生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佐证收益—股本的U型关系,本文对各个时段相对大盘的持有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投资策略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云  
基于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数据,构建AG-DCC-MVGARCH模型,运用拟极大似然估计法和LR检验,实证研究中外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是否具备动态特征和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与香港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正向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但在2007年以后这一相关性有所减弱;香港与中国内地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且在2005年之后这一相关性大大增强;美国与中国内地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股市收益率的波动对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产生显著的非对称冲击效应,且负向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方镳  吴超鹏  吴世农  
本文以1996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股市255只股票为样本,研究股票成交量与股票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的关系,以及股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平衡市,高成交量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在随后交易日中都将表现出“反转”;第二,牛市和熊市中,在高成交量的交易日之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其收益率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相比,更倾向于表现出反转。针对这一难以被金融学主流理论所完全解释的实证结果,结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交易和过度投机交易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文莉  
本文考察了股市收益波动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决策之间的关系发现:股市收益波动与公司现金持有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上述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以及监管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上述负相关关系在牛市的时候更为显著。本文研究证实了上市公司存在利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现象,明确政策监管的监管重点和监管周期,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富莲  张旭  刘晓昕  
文章以2006—2008年沪深两市制造业符合条件的261家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样本,以股票收益率为因变量,以现代EVA变量指标体系与传统财务绩效会计变量指标体系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EVA与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EVA法比传统会计方法对企业价值的解释能力更高;基于EVA的企业价值与股票收益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建立的综合体系的企业价值模型具有对股票收益率进行一定程度上解释分析的能力;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率进行分析时,还要考虑非企业价值信息产生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储小俊  刘思峰  
将Copula函数引入风险管理,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变量间的相关结构,尤其是尾部相关特征,而混合Copula函数的使用又可以捕捉到不同的相关结构。应用Copula函数对中国股市收益和流动性在尾部的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收益和流动性存在同时发生极值的一致性,但拒绝了收益与流动性的尾部对称相关结构,上尾的相关系数大于下尾的相关系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强  杜金沛  
在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本身滞后信息的双重影响下,股改后中国股市收益均值及波动不对称。为了评估这种不对称效果,选定门限非线性的GARCH模型,结合GJR效应,利用基于M-H算法的贝叶斯推断的参数估计方法,分析中国股市收益均值和波动不对称的特点。选取S&P500指数、恒生指数、上证综指进行分析,发现了这种不对称性。同时还发现,美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更多地体现为美国股市利好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而利空或利好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却比香港股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颖强  韩兆洲  周森淼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二者理应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但在中国这种关系似乎不太明显。本文对上海证券股市与GDP的相关程度,以及股市中哪些因素与GDP互相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选取2000-2018年的季度数据,使用软件SPSS运用互谱分析的方法研究GDP与上证指数在长、中、短期的相关程度,得到二者在长期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显著,而中短期的相关性较低。然后确定股票成交金额(TST)、股票流通市值(SMC)、上海平均换手率(SATR)作为股市指标,选取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使用软件Eviews建立VAR模型研究这三个指标与GDP指数的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SMC、SATR为GDP的Granger原因,即这两个股市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对GDP有预测作用。最后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确定协整方程,将其预测结果与2015-2017年真实数据相比较,得到除2015年外,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在5%以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汪孟海  周爱民  
本文通过对股市内不同类型交易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利用Watanabe(2002)的模型,对中国股市交易者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市的波动率与自相关性之间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股市收益在价格下降时,比价格上升时更具有负自相关性;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交易行为,而且波动率越大,正反馈交易越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甘慧华  凌春华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极重要的信息质量属性。本文在简要阐述国外会计理论界对股市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鹏  苏涛  
文章运用Markov状态转换模型对深证指数周收益变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随机游走模型、收益转换模型、方差转换模型比较,诊断证实收益和方差存在动态结构变化特性,收益和方差在两个状态之间发生非对称频繁转换。模型对现有数据及历史事件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也好于其它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留彦  王一鸣  
本文使用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的大盘指数和 A股交易量序列 ,主要借助于指数 GARCH模型探讨中国股市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交易量与同期的收益率水平明显正相关 ;虽然总体来看 ,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没有确定一致的解释作用和先导作用 ,但将交易量划分为预期和非预期部分后我们发现 :预期交易量不影响股价波动 ,而未预期到的交易量变动不但与同期的波动正相关 ,还可以为下期波动提供有限的预测信息。另外 ,对二阶矩的考察还表明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负的冲击比正的冲击会造成股价更大的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云  杨永东  
本文应用稳态分布理论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构成的时间序列呈现狭峰、厚尾,具有稳态特征。对于具有稳态持续特性的时间序列来说,传统的CAPM、APT等模型将不再适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胜柏  李艳红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联系日益紧密。自2004年1月到2010年6月,全球经济经历了稳定增长、急剧衰退、缓慢复苏三个过程,同样在股市中也得到反应。文章以代表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和代表全球股市的道琼斯指数为变量,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周期、急剧衰退阶段、缓慢复苏阶段全球股市对中国股市单方面格兰杰原因,但在稳定增长阶段,两者无明显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奕播  田益祥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引入相关性分析工具Copula函数,能有效的捕捉变量间的非线性,非对称及尾部相关性指标等相关关系。文章通过分析Kendall秩相关系数和Copula的尾部相关性研究了GDP与股市、房市的相关性。实证表明,阿基米德族Copula函数中的Gumbel Copula准确度量了GDP与股市、房市的尾部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