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5)
- 2023(12255)
- 2022(10682)
- 2021(10366)
- 2020(8656)
- 2019(20448)
- 2018(20187)
- 2017(39120)
- 2016(21010)
- 2015(23681)
- 2014(23449)
- 2013(23454)
- 2012(21639)
- 2011(19535)
- 2010(19179)
- 2009(17668)
- 2008(17210)
- 2007(14682)
- 2006(12856)
- 2005(11438)
- 学科
- 济(88670)
- 经济(88571)
- 管理(61268)
- 业(59123)
- 企(49750)
- 企业(49750)
- 方法(42875)
- 数学(37933)
- 数学方法(37623)
- 中国(23973)
- 财(23196)
- 农(21599)
- 业经(17922)
- 贸(17391)
- 贸易(17383)
- 学(17177)
- 易(16947)
- 地方(16340)
- 务(15785)
- 财务(15726)
- 财务管理(15709)
- 制(15681)
- 企业财务(15100)
- 农业(14333)
- 环境(13345)
- 和(13319)
- 融(12642)
- 金融(12641)
- 技术(12588)
- 理论(12506)
- 机构
- 大学(301702)
- 学院(296280)
- 济(125800)
- 经济(123465)
- 管理(121880)
- 理学(106221)
- 理学院(105076)
- 管理学(103518)
- 管理学院(102984)
- 研究(101529)
- 中国(76906)
- 京(65190)
- 科学(60478)
- 财(55992)
- 所(50051)
- 财经(45999)
- 研究所(45789)
- 中心(45267)
- 农(43257)
- 经(42216)
- 北京(42103)
- 业大(42022)
- 江(39649)
- 经济学(38102)
- 范(37914)
- 师范(37626)
- 院(36718)
- 财经大学(34717)
- 经济学院(34459)
- 农业(33848)
- 基金
- 项目(205307)
- 科学(162615)
- 基金(152352)
- 研究(150147)
- 家(132183)
- 国家(131142)
- 科学基金(113417)
- 社会(96061)
- 社会科(91158)
- 社会科学(91133)
- 基金项目(81433)
- 省(75244)
- 自然(74273)
- 自然科(72605)
- 自然科学(72586)
- 自然科学基金(71298)
- 教育(68050)
- 划(65054)
- 资助(63438)
- 编号(60039)
- 成果(48231)
- 部(47039)
- 重点(44994)
- 发(42526)
- 创(42226)
- 教育部(40750)
- 课题(40264)
- 国家社会(39789)
- 人文(39395)
- 创新(39391)
- 期刊
- 济(132961)
- 经济(132961)
- 研究(90096)
- 中国(52539)
- 学报(44448)
- 管理(44233)
- 科学(42600)
- 财(41587)
- 农(38354)
- 大学(33972)
- 学学(31936)
- 教育(28810)
- 农业(27364)
- 融(25705)
- 金融(25705)
- 技术(23877)
- 财经(22599)
- 经济研究(21997)
- 业经(19464)
- 经(19199)
- 问题(17712)
- 贸(15099)
- 图书(15020)
- 理论(15019)
- 技术经济(14759)
- 业(14673)
- 世界(13909)
- 科技(13593)
- 国际(13540)
- 实践(13498)
共检索到429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六琴 车宏生 冯江平
2000年和2001年我们通过中国证券报及其网络连续进行全国性股市投资者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投资者年底的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调整计划对次年有一定的预测意义;2001年相比2000年,投资者对次年的投资收益率预期有显著下降,他们对次年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估计的乐观性也有显著降低;与2000年相比,投资者2001年准备在次年全部撤出资金或减少投资的比例显著增大,而准备增加投资的人数比例却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市收益率 向量自回归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冯锐 周翔
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抑制股市过度投机的主要手段。然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中国股票市场为什么仍然存在普遍的过度投机行为呢?本文利用2012年3月29日"两高"颁布的《内幕交易司法解释》这一事件,采用事件分析法实证考察司法干预是引发股市过度投机行为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在《解释》颁布日前后几个交易日内,存在内幕交易或者内幕交易嫌疑的全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反应均显著为负,而且全样本中国有控股公司组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组在《解释》颁布日前后的股票收益率变化程度更弱。这说明尽管投资者预期《解释》能够有助于处罚内幕交易相关诉讼法律的实施,但是实施程度受到司法干预的限制,表现在国有企业享受的地方政府...
关键词:
司法干预 超额收益率 司法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结合对15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通过实证数据发现: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水平高于美国NYSE等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对国内股市整体流动性水平比较满意。但是我国股市流动性波动率高,并且和市场回报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当前我国股市主要的流动性问题不是流动性水平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而是流动性风险过高并难以和价格风险相分散。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牧
本文修订了现代收益率分布模型的基本理论假定,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将其改进成为收益率分布观念模型,进而应用该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航程 刘浩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动,每次均引发了有关资本市场的"泡沫"的争辩。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尤其是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正在被用来解释投机泡沫的演变过程,并显示出了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志高 茅宁
投资者情绪研究的关键在于情绪的度量。以往人们主要采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等单个指标来度量投资者情绪的变化,然而,这些方法均存在着测量指标过于单一和测量结果不够纯正等问题。为改进这些问题,本文在封闭式基金折价、IPO数量及上市首日收益、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新增投资者开户数等6个单项情绪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较好测度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CICSI),同时控制了经济基本面因素对情绪的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指数构建 测量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东
本文运用福建省两个中心城市股市投资者的交易账户数据,对两个过度自信理论的命题进行实证研究,并论述了研究结论对监管层和投资者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过度交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 股市 投资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跃文
机构投资者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策略选择决定于诸多因素,除机构自身因素外,市场条件应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历史尚短,整个行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学习和模仿发达市场同行的阶段。大量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的组织形式和投资策略选择决定于诸多因素,除机构自身因素外,市场条件应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不对我国股票市场条件的特殊性给予充分关注,只是简单模仿发达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经营模式,势必造成"水土不服"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敏
投资者行为通过影响资产定价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传统金融理论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下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不同,行为金融理论在心理学、决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预期效用最大化和有效市场的研究范式,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解释了众多的市场"异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廷辰 张舒
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剧烈,这使得学界有必要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投资者)对加剧或降低股市波动率所起的作用。文章使用2001年~2013年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在控制了不同股票的市值之后,对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对该股票波动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结果表明:对于流通市值大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并未对其波动率造成显著影响,但对于流通市值小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持股显著增加了其波动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玲玲 方志耕
货币政策调整是中国政府规范股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解析货币政策调整影响股市投资者情绪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剖析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投资者情绪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趋于稳定;不同市态下,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稳健性存在非对称特征;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尽管显著但未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