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2)
- 2023(10908)
- 2022(9166)
- 2021(8514)
- 2020(6862)
- 2019(15977)
- 2018(15554)
- 2017(29680)
- 2016(15853)
- 2015(17900)
- 2014(17594)
- 2013(17898)
- 2012(17401)
- 2011(16120)
- 2010(15946)
- 2009(14721)
- 2008(14684)
- 2007(12992)
- 2006(11989)
- 2005(11371)
- 学科
- 济(81883)
- 经济(81803)
- 业(40502)
- 管理(39865)
- 方法(29426)
- 企(29389)
- 企业(29389)
- 中国(26880)
- 数学(26665)
- 数学方法(26527)
- 地方(22862)
- 农(21861)
- 财(17364)
- 贸(16109)
- 贸易(16094)
- 业经(16033)
- 易(15599)
- 农业(15087)
- 制(14775)
- 学(14618)
- 融(13488)
- 金融(13488)
- 地方经济(13160)
- 银(13104)
- 银行(13069)
- 发(12851)
- 行(12796)
- 环境(12064)
- 体(10428)
- 技术(9711)
- 机构
- 大学(232790)
- 学院(231486)
- 济(108176)
- 经济(106396)
- 研究(94321)
- 管理(81540)
- 中国(73637)
- 理学(68487)
- 理学院(67579)
- 管理学(66557)
- 管理学院(66136)
- 科学(55229)
- 京(53035)
- 所(49146)
- 财(49004)
- 研究所(44274)
- 农(42963)
- 中心(41394)
- 财经(38030)
- 江(35356)
- 经济学(35102)
- 北京(35070)
- 经(34885)
- 院(33941)
- 农业(33670)
- 业大(32974)
- 经济学院(31622)
- 范(30872)
- 师范(30498)
- 科学院(29039)
- 基金
- 项目(148088)
- 科学(116749)
- 基金(109063)
- 研究(106159)
- 家(96980)
- 国家(96216)
- 科学基金(80624)
- 社会(70232)
- 社会科(66756)
- 社会科学(66743)
- 基金项目(56310)
- 省(54555)
- 自然(50672)
- 自然科(49516)
- 自然科学(49498)
- 自然科学基金(48673)
- 划(47876)
- 教育(47156)
- 资助(46109)
- 编号(39802)
- 发(38200)
- 重点(34318)
- 部(34148)
- 成果(33032)
- 发展(30975)
- 展(30473)
- 国家社会(30436)
- 创(30251)
- 中国(29736)
- 课题(29540)
- 期刊
- 济(126313)
- 经济(126313)
- 研究(78908)
- 中国(54488)
- 农(40750)
- 学报(38196)
- 财(36535)
- 科学(36132)
- 管理(32801)
- 大学(28897)
- 农业(28212)
- 融(27948)
- 金融(27948)
- 学学(27290)
- 教育(23212)
- 经济研究(21975)
- 财经(20088)
- 业经(18970)
- 技术(18156)
- 经(17492)
- 问题(17061)
- 业(15686)
- 贸(15451)
- 世界(14872)
- 国际(14300)
- 技术经济(11653)
- 资源(10760)
- 统计(10606)
- 经济问题(10481)
- 现代(10235)
共检索到37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建平
本文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2 0日中国深沪两市所有增发新股的实证分析表明 ,增发新股首日上市的平均抑价率为 15 .6 9%。抑价率小于 15 %的公司个数占总体的 6 7% ,抑价率小于 30 %的公司个数则占到总体的 81%。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和增发市盈率对增发新股抑价率影响显著 ,其中 ,增发数量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与增发新股抑价率呈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 ,在二次函数的拐点出现前 ,增发新股数量的信息效应大于供给效应 ,增发前一年每股收益的质量效应大于投资效应 ,拐点出现之后 ,则与此相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迅雷 孙建平
以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为样本期,内设参数期和检验期两个子样本期,研究A股市场增发抑价的度量、成因和信号传递。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国内券商在承销增发新股时并没有遵循投资银行信誉假设理论,其行为乃是一种无模式的模式;行业、承销费用和增发抑价显著负相关,发行量、每股收益和资产负债率则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的信号效应、再融资欲望效应和债务杠杆效应、增发新股供给效应和承销竞争效应的作用十分明显;公司价值通过每股净资产、市净率、每股收益和资产负债率传递信号到增发抑价,传递效力由强到弱,前两者从反面传递,后两者从正面传递,上市公司信号效应、质量效应和债务杠杆效应的作用很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家新 刘曦
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的91家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对公开增发公告与定向增发公告,以及定向增发中不同募资投向的各种股价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式的增发公告之间,不同募资投向方案之间的股价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市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根据研究结果还得出了目前我国股市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股价效应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募资投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升
新股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至今仍然以“新股抑价之谜”困扰着学术界。大量的文献主要研究新股抑价的存在性及其成因,很少有文献深入地涉及到不同股票市场新股抑价差异性的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新的新股抑价相对指标来研究沪、深两市A股市场新股抑价差异性程度的实证分析。而且,在t检验意义下,1-α可作为判断两个不同股票市场新股抑价差异程度的指标,其中α为给定的显著水平。
关键词:
新股(IPO) 抑价 新股抑价相对指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新股发行抑价问题被称之为金融学之谜,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多基于有效市场假设,很少考虑到市场非有效情况。在市场非有效条件下,导致新股发行抑价原因可以是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的原因,也可以是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原因,或者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需要从实证角度给予回答。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发行抑价 定价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人骥 刘春江
文章选取增发公司样本,利用多种方法对增发事件重要日期逐一考察,获得增发新股存在负价格效应的最终结论。根据证监会对增发政策的规定,文章选取增发数量、现金流量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变量,考察其与超额报酬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现金流量增长率与超额报酬正相关,支持信息非对称假说。此外,文章对交易量进行检验,发现存在内幕交易的可能性。
关键词:
增发新股 股市波动 政策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炎林 王一鸣 吴卫星
中国存在IPO(首发新股)超高抑价现象,目前学者大多把该现象归于投资者情绪,本文从市场化程度这样一个新角度来研究该现象的成因。依据1998-2007年东部和西部地区的580个IPO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在IPO抑价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在度量市场化程度时,本文基于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IPO抑价率产生了负向显著影响;从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两个维度来看,东部地区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降低了IPO抑价率;进一步考虑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的交互影响,我们发现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交互地作用于IPO抑价,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程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高的新股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指数低的新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关键词:
新股发行抑价 承销商托市 偏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鲍钦 张忠永
本文将股票价格看作内在价值和一个美式看涨期权,对增发过程和I P O的区别之处——即时利益输送和股票价值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新老股东增发博弈中的支付函数,根据发行成功的纳什均衡条件得到增发定价合理值或合理区间,并利用该结果对69家增发公司实例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增发定价普遍高估,而现有的竞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矫正功能的结论。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增发新股 利益博弈 新股定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楠
系统地研究了股票增发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动因。分析了2001年我国公布股票增发信息的一些公司的股价变动和影响股价效应的相关因素,计算出了我国股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股价变动的相关系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价效应 融资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一、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历史的简单回顾上市公司以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是国际证券市场的通行做法。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历史相对较短。1997年7月,上菱电器的成功增发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单一的再融资格局被打破。2000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定向增发新股 股票价格 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观君
首先定义了新股抑价水平,提出了影响抑价水平的可能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本抑价模型、非受限抑价模型、受限抑价模型和对数抑价模型;随后描述了中国A股市场的新股抑价现象,并给出了各抑价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比较了四个模型在预测新股上市价格方面的优劣性。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首次公开发行 抑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工孟 高宁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A、B股一级市场的发行抑价问题。在借鉴西方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 ,着重分析了我国市场的特有因素是否及如何影响一级市场的发行抑价程度的。研究发现 ,A股市场的发行抑价率平均高达 335% ,而B股市场只有 2 6% ;A股市场上风险 (在此用发行与上市间的时间间隔衡量 )与近期配股计划和发行抑价率成显著正相关 ,但它们不能用来解释B股的情况 ;另外 ,发股公司采用每股市价 /每股帐面价值比和预期市盈率来向市场传递公司市场价值和发行抑价高低的信息。
关键词:
一级市场 发行抑价 国有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孔东民 付克华
本文选取了较为稳健的数据考察中国股市增发中的市场反应,并根据大盘走势对市场反应作进一步分析;然后对有可能影响市场反应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对增发有负面反应,但是在大盘上涨阶段市场反应更为平缓,这说明投资者情绪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事件日,市场对不同因素的反应有所变化,但对于一些因素,我们只得到了较为模糊的结论,这应该归因于中国股市特有的制度因素。
关键词:
增发 市场反应 累计超额回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