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7)
2023(10522)
2022(8958)
2021(8473)
2020(7432)
2019(17315)
2018(16977)
2017(32242)
2016(17761)
2015(20317)
2014(20143)
2013(20477)
2012(19420)
2011(17823)
2010(17800)
2009(16902)
2008(17274)
2007(15604)
2006(13493)
2005(12435)
作者
(52594)
(44317)
(44084)
(42236)
(28308)
(21374)
(20089)
(17198)
(16761)
(15706)
(15301)
(14945)
(14178)
(14115)
(14014)
(13847)
(13158)
(12924)
(12919)
(12877)
(11089)
(10881)
(10793)
(10157)
(10058)
(9982)
(9797)
(9511)
(8897)
(8808)
学科
(82180)
经济(82103)
管理(49233)
(48704)
(39541)
企业(39541)
方法(38787)
数学(34403)
数学方法(34181)
中国(22701)
(22036)
(20673)
(17765)
(17603)
贸易(17597)
(17143)
(15960)
业经(15309)
地方(14350)
(14237)
财务(14216)
财务管理(14185)
企业财务(13581)
农业(13430)
(12207)
银行(12183)
(12029)
金融(12026)
(11853)
(11660)
机构
大学(271735)
学院(266264)
(117458)
经济(115367)
管理(98147)
研究(95872)
理学(83921)
理学院(82876)
管理学(81617)
管理学院(81089)
中国(74159)
(58611)
科学(57222)
(54872)
(49367)
研究所(44847)
(44281)
财经(44224)
中心(43332)
(40320)
(39344)
经济学(38270)
北京(37748)
业大(37328)
(36482)
师范(36189)
农业(34942)
经济学院(34677)
(33694)
财经大学(32864)
基金
项目(170760)
科学(134892)
基金(127182)
研究(123659)
(111319)
国家(110465)
科学基金(93508)
社会(80552)
社会科(76391)
社会科学(76368)
基金项目(66969)
(62099)
自然(59646)
自然科(58253)
自然科学(58232)
自然科学基金(57265)
教育(56771)
(54784)
资助(52706)
编号(48378)
成果(40619)
(40342)
重点(39194)
(36608)
(34664)
教育部(34603)
国家社会(34390)
中国(33498)
课题(33498)
科研(33357)
期刊
(127732)
经济(127732)
研究(83752)
中国(50135)
(44599)
学报(43239)
科学(39793)
(38940)
管理(33610)
大学(32291)
学学(30288)
农业(26158)
教育(25510)
(25305)
金融(25305)
财经(24005)
经济研究(21470)
(20669)
技术(20188)
问题(18129)
业经(18055)
(16823)
(15512)
国际(14467)
世界(14360)
技术经济(13763)
(12797)
理论(12637)
统计(12619)
资源(12443)
共检索到40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芬红  王志强  
价值溢价的普遍存在性已无可争议,但有关价值溢价表现特征的研究却很少。基于1994~2012年的月收益率数据,以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的表现特征,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股市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市价值溢价具有与美国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1)短期看,市盈率具有相对较好的价值溢价预测能力,但长期看,市净率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2)大市值股票的价值溢价高于小市值股票;(3)持有期越长,投资者所获得的平均价值溢价越低;(4)价值溢价在牛市中为正,在熊市中为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阳  李怀祖  
金融理论界对规模溢价与价值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传统范式与行为范式。前者认为,溢价是对高风险的补偿;后者则认为,溢价源是对过度反应的纠正。为了弄清溢价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 A 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 A 股市场存在规模与价值溢价现象,但上述两种范式的解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借鉴展望理论的参照依赖原理,提出相对盈利的概念,并对溢价现象予以新的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运锋  吴艳芳  
在经济理论中,股权溢价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的,当实际溢价超过理论最大值时,就会产生无法解释的谜。本文运用中国股市的实际收益率数据,使用广义矩法(GMM),来估计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和时间偏好系数,看是否在理论允许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利用中国股市1991-2007年的完整样本与样本分割相结合,对比不同时间段的股权溢价状况和估计的参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股权溢价仍然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各样本期变动很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文伟  
利用中国股市风格资产在日、周、月和季频率上的数据(2000-2013),本文引入偏t分布作为新息分布来描述中国股市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分布存在的"尖峰厚尾"特征,根据最小化信息准则构建ARFIMA-YHGARCH-skt模型,以刻画中国股市风格溢价序列收益过程和波动过程的双长记忆性。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并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溢价,只存在显著的价值溢价:在收益过程方面,规模溢价具有收益长记忆性,但并不显著;而价值溢价在日、月和季度频率上的序列具有显著的收益长记忆性;在波动过程方面,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均在日、周频率上的序列具有显著的波动长记忆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一红  吴世农  
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采用换手率(TURN)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分个股数据和组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个股数据,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有负向作用,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有正向作用,支持流动性溢价理论;此外,在不同市场态势、有无政策或重大事件和基于组合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换手率与预期收益之间仍然保持显著的负向关系,而ILLIQ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呈现相反结果。由此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受流动性度量、市场态势、政策或重大事件和估计的数据构造的影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孔东民  代昀昊  李捷瑜  
本文发现中国股市存在博彩(投机)溢价,且无法为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解释。尽管在组合构造期内,博彩型股票存在显著溢价,但组合的超额收益会迅速消失,并未给投资者(或投机者)带来持续的财富效应。基于知情交易概率测度,我们进一步发现中国股市的知情交易者驱动(或引发)了博彩型股票溢价;在组合构造后的月份,并没有明显的知情交易者存在,这意味着知情交易者在基于私人信息获利之后,那些随后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动量交易者)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嘉馨  尹威  
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沪深300指数日数据,应用GARCH-M模型实证研究了价值溢价和波动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全样本期间内波动率对价值溢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溢价并非源于风险补偿,而是来自投资者行为。同时,研究股灾时期的样本发现波动率与价值溢价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股灾时期投资者行为的异常消除了股市价值溢价的现象,而基于非理性情绪视角的Wald-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再次支持了这一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俊喜  王庆石  
本文使用广义矩法(GMM)估计了无买卖价差的标准的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Hansen-Singleton模型)和具有买卖价差的标准的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Fisher模型),发现:(1)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像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那样存在股权溢价之谜现象;(2)在2001年6月以后,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由理性的风险规避者变为非理性的风险追逐者;(3)风险并不是决定资产期望收益的唯一因素,资产期望收益也与换手率和交易成本有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余世奎  HAN Shuang  
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整个样本期还是在三个子样本期,市场风险溢价都存在,而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存在不具有稳定性,它随着样本期选择的不同而变化。市场超额收益、市场流动性波动持续性和协同波动的持续性也随样本期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向华  胡飞  
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溢价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基于自由流通量调整的收益模型假设系统流动性风险为资产价格的风险因子,资产的流动性价差与其自由流通额的倒数成比例。中国股票市场全流通条件下的股本结构为利用FARM模型研究流动性风险与流动性溢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文章通过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深圳股票市场与上海股票市场共1168只样本股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邵希娟  李雅馨  罗箫娜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受到大量的噪音交易者影响,所以基于历史数据计算得到的市场风险溢价包含噪音交易者风险。本文为了剔除噪音交易者的影响,通过横向调整法估测我国市场风险溢价。笔者选择美国股票市场作为成熟股票市场的代表,将中国和美国证券市场1991年初至2010年末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调整系数为0.84,继而乘以美国股票市场的MRP,最终得到中国股票市场的MRP为5.34%。将计算结果与基于历史数据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后者得到的MRP高达20.47%,远远高于成熟市场的MRP水平。因此,企业进行项目决策时,有必要计算和使用剔除噪音交易者风险的市场风险溢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怀祖  于阳  
理论界对股票市场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其成因的解释可以归纳为理性定价与非理性定价理论。文章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A股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上述两种对立理论均存在局限性:一方面,高账面市值率组合的资产类指标表现较好,内在风险较低;另一方面,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长期而言股市不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寻求解释溢价现象的新理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力博  廖辉毅  
本文从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出发,基于盈利性、成长性、安全性、分红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复合品质指标,并通过分析品质溢价在中国A股市场中的存在性来探讨价值投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A股市场上存在显著为正的品质溢价,且品质溢价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后依然稳健存在;(2)高品质股票具有大市值、高成长特征,且品质溢价在大市值、高盈利的分组中更加显著;(3)品质溢价在不同时期下均能稳定存在;(4)中国A股市场上的品质溢价并非源于高风险承担,相反,由正向反馈偏好、博彩偏好、套利限制引起的错误定价有助于解释品质溢价。本文结论佐证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培育良好投资理念、抑制过度投机、促进中国股市合理健康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阳   薛英杰   汪勇  
探究成熟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异象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对于理解A股市场的有效性和股价运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2004—2020年的季度盈余公告样本研究盈余公告溢价现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及其机制。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以盈余公告时机为条件的“早公告溢价”现象,即预计早发布盈余公告的公司,其股票在预计披露公告的时间段存在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晚公告公司不存在这种溢价。机制分析发现,“好消息早”和投资者对此反应不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市场围绕盈余公告的理性学习行为导致早公告的信息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晚公告,进而投资者要求正的溢价补偿是该现象的潜在原因。本研究不仅扩宽了盈余公告的研究视角,也对审视资本市场其他周期性重复事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阙紫康  
本文计算了1992~2000年、2001~2005年以及1992~2005年三个时间窗口下A股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率;基于历史数据,就投资者所要求的股权风险溢价、通货膨胀与股权风险溢价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相关分析也隐含了A股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