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4)
- 2023(11678)
- 2022(9946)
- 2021(9525)
- 2020(8403)
- 2019(19918)
- 2018(19772)
- 2017(38396)
- 2016(20639)
- 2015(24112)
- 2014(23927)
- 2013(24011)
- 2012(22350)
- 2011(20304)
- 2010(20462)
- 2009(19282)
- 2008(19291)
- 2007(17145)
- 2006(14836)
- 2005(13408)
- 学科
- 济(95753)
- 经济(95665)
- 管理(60632)
- 业(59103)
- 方法(50516)
- 企(48602)
- 企业(48602)
- 数学(46059)
- 数学方法(45433)
- 财(24817)
- 中国(24550)
- 农(23180)
- 贸(19140)
- 贸易(19132)
- 易(18619)
- 业经(17947)
- 学(17149)
- 制(16889)
- 务(16798)
- 财务(16746)
- 财务管理(16708)
- 企业财务(15995)
- 地方(15955)
- 农业(15129)
- 理论(13594)
- 融(13424)
- 金融(13422)
- 银(13416)
- 银行(13394)
- 和(13141)
- 机构
- 大学(308040)
- 学院(304202)
- 济(131819)
- 经济(129391)
- 管理(121066)
- 理学(104506)
- 理学院(103388)
- 管理学(101577)
- 研究(101108)
- 管理学院(100997)
- 中国(79479)
- 京(65555)
- 财(59921)
- 科学(59834)
- 所(50620)
- 财经(48672)
- 中心(47854)
- 农(47400)
- 研究所(45875)
- 经(44403)
- 江(43517)
- 业大(42909)
- 北京(42048)
- 经济学(41609)
- 范(38098)
- 经济学院(37768)
- 师范(37750)
- 农业(37384)
- 财经大学(36345)
- 院(35746)
- 基金
- 项目(200016)
- 科学(158393)
- 基金(148576)
- 研究(144398)
- 家(128898)
- 国家(127941)
- 科学基金(110534)
- 社会(92987)
- 社会科(88374)
- 社会科学(88349)
- 基金项目(77547)
- 省(74381)
- 自然(71881)
- 自然科(70337)
- 自然科学(70317)
- 自然科学基金(69140)
- 教育(67561)
- 划(64209)
- 资助(63682)
- 编号(58179)
- 成果(47729)
- 部(46182)
- 重点(44690)
- 发(41521)
- 创(40867)
- 教育部(40041)
- 国家社会(39197)
- 课题(39136)
- 科研(38803)
- 大学(38517)
- 期刊
- 济(136310)
- 经济(136310)
- 研究(87310)
- 中国(56583)
- 财(47847)
- 学报(45367)
- 科学(42239)
- 管理(42064)
- 农(41127)
- 大学(34208)
- 学学(31958)
- 融(28387)
- 金融(28387)
- 教育(28148)
- 农业(27956)
- 技术(26924)
- 财经(24707)
- 经济研究(23514)
- 经(21120)
- 业经(20288)
- 问题(18458)
- 统计(18426)
- 图书(17234)
- 贸(16941)
- 业(16521)
- 策(16279)
- 技术经济(16271)
- 理论(15363)
- 决策(14967)
- 世界(14744)
共检索到44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煜辉 贺菊煌 沈可挺
本文在Hong和Stein(1999)信息扩散假说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短期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对于影响所有股票的收益率的宏观经济变化、行业相关政策变动等市场共同信息,股票的收益率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对于公司层面上的个股特定信息,股票的收益率存在明显反应不足。同时投资者对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反应模式也有截然的区别,投资者对正面市场信息(利好)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故在市场利好信息到达时,采用反向策略更为有利;由于投资者惜售的“处置效应”的影响,导致对市场利空信息的反应不足,在较短期内尤为明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毅 张宏鸣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牛市或熊市)、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绩优或绩差)、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价值股或成长股)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盘子大小和市值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东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兴强 李涛
本文以上证股市为例,首次同时考察不同市场态势下收益和波动的非对称反应,发现牛、熊态势下股市收益的均值回归特征差异明显,理性预期假设不成立:牛市阶段负收益均值回归的速度和幅度更大、呈反转趋势。正收益则具有一定持续性;熊市阶段正负收益均呈反转趋势,其中正收益反转趋势更明显;牛、熊市阶段股市对"坏消息"都反应过度,牛市阶段市场对"好消息"反应不足,熊市阶段市场对"好消息"比对"坏消息"的过度反应更明显。
关键词:
非对称均值回归 牛市 熊市 过度反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雪平
我国股市属于无效市场,存在投机过度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股市存在虚假信息披露现象。本文通过建立造假与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到了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部门的三个纳什均衡,并进一步分析了监管的有效性,找到了根治信息造假行为的切实可行的办法。随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建立有效股市的若干个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峰 李双成 康莉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 ,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 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 ,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 ;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 ,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关键词:
中国股市 过度反应 政策市 市场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勇 岳婷婷 宋安
过度反应是股市非理性的一个显著表现,我国股市历史已有20多年,历史经验的积累是否会消除非理性?本文以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分别作为研究个体,采用1995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两股市所有A股股票月度收盘价数据,研究了两股市过度反应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两股市长期都存在过度反应现象,深圳过度反应程度强于上海股市,说明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量急剧增加并不能消除过度反应,我国股市整体看是非理性的。实证分析还证明得出风险因素及日历效应不是过度反应的原因,而规模是过度反应的原因。
关键词:
过度反应 规模效应 日历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旭升
本文应用行为金融理论和分析方法,搜集1993年~2002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 A 股的月收益率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输家组合在检验期内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赢家组合;第二,输家组合的平均贝塔系数低于赢家组合;第三,形成期超常收益越大,随后的反向修正越明显。这些发现说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反应现象,该现象与形成期长度有关,且无法用风险的不同加以解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俊龙,郭兴义
The paper forwards a new model describing liquidity risk basing on trading data during one day, and applies it to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关键词:
流动性 HFV模型 因子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琳琳 赵振全 孙俊岭
基于GARCH模型的VaR计算方法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但在残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下,有时GARCH模型的"尾"仍不够厚。论文讨论了混合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MGARCH)模型,它能够更好地刻画金融时间序列的厚尾现象。文章还结合我国股市数据,运用EM算法对收益率序列建立混合GARCH模型,计算市场风险VaR值,并对结果做出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振华
本文以2002—2010年中国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股市的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股市存在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而且规模效应不具有显著性、账面市值比效应具有显著性。本文认为风险溢价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综合作用是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国股市 规模效应 账面市值比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金坡
本文基于日内高频数据实证分析了上海A股、B股市场的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同时和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上海股市信息渐达假说较之混合分布假说更有一定的适用性,而且A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要大于B股市场,并进而带来了低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力 刘春旭 李维刚 赵瑜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魏训平
价值取向投资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原则,价值取向投资模型以类比估价模型为其重要形式,其中价售比指标是其主要应用形式。根据价售比大小进行股票投资,体现了价值取向投资的策略。国外大量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投资策略具一定的有效性。本文把1994-2002年期间在沪深股市上市交易的所有A股股票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按价售比的大小进行排序、分组,并采用夏普比率作为各组投资组合业绩的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发现,价售比指标在中国股市上也具有显著的投资绩效区分效果。
关键词:
价值取向 投资模型 股市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孔东民 付克华
本文选取了较为稳健的数据考察中国股市增发中的市场反应,并根据大盘走势对市场反应作进一步分析;然后对有可能影响市场反应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对增发有负面反应,但是在大盘上涨阶段市场反应更为平缓,这说明投资者情绪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事件日,市场对不同因素的反应有所变化,但对于一些因素,我们只得到了较为模糊的结论,这应该归因于中国股市特有的制度因素。
关键词:
增发 市场反应 累计超额回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