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9)
- 2023(12717)
- 2022(11119)
- 2021(10804)
- 2020(9077)
- 2019(21320)
- 2018(21082)
- 2017(40935)
- 2016(21942)
- 2015(24754)
- 2014(24534)
- 2013(24514)
- 2012(22658)
- 2011(20507)
- 2010(20129)
- 2009(18575)
- 2008(18100)
- 2007(15552)
- 2006(13566)
- 2005(12169)
- 学科
- 济(91472)
- 经济(91365)
- 管理(64471)
- 业(62141)
- 企(51788)
- 企业(51788)
- 方法(44049)
- 数学(38790)
- 数学方法(38466)
- 中国(24731)
- 财(24121)
- 农(23709)
- 业经(18842)
- 学(17833)
- 贸(17815)
- 贸易(17806)
- 易(17354)
- 地方(17013)
- 制(16890)
- 务(16272)
- 财务(16213)
- 财务管理(16194)
- 农业(15765)
- 企业财务(15562)
- 和(13855)
- 环境(13711)
- 银(13308)
- 银行(13276)
- 融(13212)
- 金融(13210)
- 机构
- 大学(315497)
- 学院(309694)
- 济(131247)
- 经济(128789)
- 管理(128190)
- 理学(111701)
- 理学院(110503)
- 管理学(108859)
- 管理学院(108298)
- 研究(105555)
- 中国(80715)
- 京(68023)
- 科学(62725)
- 财(58681)
- 所(51866)
- 财经(48100)
- 中心(47807)
- 研究所(47369)
- 农(46485)
- 业大(44317)
- 经(44106)
- 北京(43887)
- 江(42297)
- 范(39933)
- 师范(39633)
- 经济学(39477)
- 院(38071)
- 财经大学(36186)
- 农业(36180)
- 经济学院(35677)
- 基金
- 项目(214563)
- 科学(170202)
- 基金(159469)
- 研究(157385)
- 家(138244)
- 国家(137123)
- 科学基金(118703)
- 社会(100905)
- 社会科(95670)
- 社会科学(95645)
- 基金项目(85331)
- 省(78620)
- 自然(77588)
- 自然科(75844)
- 自然科学(75824)
- 自然科学基金(74496)
- 教育(71549)
- 划(67954)
- 资助(66188)
- 编号(63463)
- 成果(51208)
- 部(49323)
- 重点(46909)
- 发(44225)
- 创(44127)
- 教育部(42787)
- 课题(42188)
- 国家社会(41797)
- 人文(41437)
- 创新(41128)
- 期刊
- 济(138974)
- 经济(138974)
- 研究(94094)
- 中国(56035)
- 学报(46265)
- 管理(46089)
- 科学(44537)
- 财(43490)
- 农(41323)
- 大学(35536)
- 学学(33355)
- 教育(30820)
- 农业(28916)
- 融(28031)
- 金融(28031)
- 技术(24922)
- 财经(23613)
- 经济研究(22569)
- 业经(20581)
- 经(20064)
- 问题(18473)
- 图书(16268)
- 理论(15678)
- 贸(15459)
- 业(15397)
- 技术经济(15369)
- 世界(14492)
- 科技(14111)
- 实践(14068)
- 践(14068)
共检索到451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航程 刘浩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动,每次均引发了有关资本市场的"泡沫"的争辩。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尤其是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正在被用来解释投机泡沫的演变过程,并显示出了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牧
本文修订了现代收益率分布模型的基本理论假定,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将其改进成为收益率分布观念模型,进而应用该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娟 郑振龙 马长峰 林苍祥
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 股市 投资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敏
投资者行为通过影响资产定价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传统金融理论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下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不同,行为金融理论在心理学、决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预期效用最大化和有效市场的研究范式,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解释了众多的市场"异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王庆仁 苟骏
新古典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是给定选择对象与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在精确计算基础上,个人追求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该理性长期内受到"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批评与挑战。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追求最大化的任何选择都会受到选择范围、信息与知识的约束。因而精确计算后的结果与现实结果具有不一致性,约束越强,偏差就越大,理性是人们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需求定律必然会产生特定的投资行为。
关键词:
理性 股市 投资者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惠颖
近年来,股票市场一直是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而投资者赌博行为正是导致和加剧我国股市波动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性质,依照识别研究—特征研究—成因研究的逻辑顺序,系统地梳理、评述了投资者赌博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优势,同时提出将投资者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非理性因素相结合的研究框架,为未来关于投资者赌博行为与资产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启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健
本文首先阐述了股市调控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股市调控低效的原因,并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市调控的低效,最后在对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增强股市调控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股市 调控 投资者行为 心理预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六琴 车宏生 冯江平
2000年和2001年我们通过中国证券报及其网络连续进行全国性股市投资者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投资者年底的家庭金融资产结构调整计划对次年有一定的预测意义;2001年相比2000年,投资者对次年的投资收益率预期有显著下降,他们对次年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估计的乐观性也有显著降低;与2000年相比,投资者2001年准备在次年全部撤出资金或减少投资的比例显著增大,而准备增加投资的人数比例却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市收益率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肖飞
以某证券营业部622 425条个人投资者交易记录数据为基础,分析盈余公告日后个人投资者的实际交易行为与未预期盈余的关系,检验个人投资者与PEAD的关系,探讨个人投资者是否是驱动盈余公告后漂移的原因。研究发现,无论未预期盈余为正或为负,个人投资者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买入或者卖出行为,且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也无助于市场收益的预测,拒绝了个人交易假说。因此,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是盈余公告后漂移的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结合对15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通过实证数据发现: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水平高于美国NYSE等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对国内股市整体流动性水平比较满意。但是我国股市流动性波动率高,并且和市场回报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当前我国股市主要的流动性问题不是流动性水平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而是流动性风险过高并难以和价格风险相分散。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