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2)
- 2023(10022)
- 2022(8519)
- 2021(7901)
- 2020(6893)
- 2019(16211)
- 2018(15555)
- 2017(29966)
- 2016(16294)
- 2015(18916)
- 2014(18674)
- 2013(19046)
- 2012(18106)
- 2011(16602)
- 2010(16394)
- 2009(15531)
- 2008(15437)
- 2007(13601)
- 2006(11572)
- 2005(10390)
- 学科
- 济(79407)
- 经济(79341)
- 管理(43047)
- 业(42835)
- 方法(40835)
- 数学(37626)
- 数学方法(37394)
- 企(32261)
- 企业(32261)
- 中国(21811)
- 农(20174)
- 财(18251)
- 贸(17118)
- 贸易(17113)
- 易(16645)
- 学(14556)
- 业经(13711)
- 地方(13612)
- 农业(13291)
- 制(12881)
- 融(11343)
- 金融(11340)
- 银(11188)
- 银行(11166)
- 环境(10935)
- 务(10856)
- 财务(10839)
- 财务管理(10809)
- 行(10671)
- 和(10465)
- 机构
- 大学(249324)
- 学院(244651)
- 济(113183)
- 经济(111261)
- 管理(92291)
- 研究(88942)
- 理学(80219)
- 理学院(79262)
- 管理学(78074)
- 管理学院(77613)
- 中国(67860)
- 京(52948)
- 科学(52719)
- 财(48957)
- 所(45301)
- 农(43339)
- 研究所(41434)
- 财经(40222)
- 中心(40039)
- 经济学(37429)
- 经(36866)
- 业大(36246)
- 农业(34522)
- 江(34403)
- 经济学院(34098)
- 北京(33637)
- 院(31515)
- 范(31340)
- 师范(31046)
- 财经大学(30121)
- 基金
- 项目(164381)
- 科学(130478)
- 基金(123858)
- 研究(116608)
- 家(109154)
- 国家(108369)
- 科学基金(92068)
- 社会(77519)
- 社会科(73837)
- 社会科学(73819)
- 基金项目(64887)
- 省(59893)
- 自然(58970)
- 自然科(57673)
- 自然科学(57655)
- 自然科学基金(56698)
- 教育(53299)
- 划(52336)
- 资助(52070)
- 编号(44354)
- 部(38835)
- 重点(37491)
- 成果(35896)
- 发(35396)
- 国家社会(33981)
- 创(33479)
- 教育部(33276)
- 中国(32299)
- 科研(32050)
- 创新(31603)
共检索到35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关键词:
肉羊生产 区域变动 自然布局 经济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本文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因此,从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来看,政府应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产业支持政策,加大对优势生产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向肉羊生产优势地区从事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投资,实现生...
关键词:
肉羊生产 区域变动 自然布局 经济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春 陆文聪
中国的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区域特征明显,了解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Moran I指数及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沅孜 李谷成 李欠男
基于生产集中度指标、生产规模指数、产地集中度系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1993—2013年中国油菜生产空间布局演变的实证表明:1993年以来中国油菜主产省虽变化不大,但部分省份在主产省中的位次发生了变动,其中西南地区、华中地区油菜主产省的位次上升明显,西北地区、华东地区部分油菜主产省的位次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油菜生产空间布局总体呈现"东减、北移、西扩"的特征;油菜产地集中度系数的波动上升表明,中国油菜产地集中度正在走向更高的水平,产地越来越集中。进一步测算三大比较优势指数发现,大部分油菜主产省长期以来具有十分稳定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
关键词:
油菜生产 空间布局 演变 影响因素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江 陈文佳
基于1978—2009年中国各地区(省、市、区)水稻生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轨迹,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水稻生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由南向北变动轨迹十分明显,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与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水稻单产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非农就业机会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基于31个省市区粮食和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GIS、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刻画了1978—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粮食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部集中;南方稻谷优势区域继续稳固的同时东北稻谷重要性逐渐凸显;小麦产区逐渐向北方和中部集中;玉米产区逐渐向东北、华北和华中集中;粮食、稻谷和玉米的重心向东北移动251.20km、286.45km和106.14km,但小麦重心移动方向不明显且距离也较短;粮食及稻谷、小麦、玉米生产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其中粮食、小麦、玉米生产空间集聚效应增强,稻谷生产空间集聚效应减弱。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空间布局 生产集中度 空间集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花俊国 朱香荣 殷成文
中国乳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绩效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了中国乳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中国乳品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都不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乳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成长期;二是一直以来中国对乳业发展缺乏合理布局。为此,笔者认为,中国的乳品加工业应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做大做强品牌企业,既保证品牌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垄断势力,又保持产业适度竞争的态势,形成以高集中寡头垄断为主导的产业集中状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磊 张晓平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关键词:
制造业分布 重心 分解 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本文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新疆,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等省(区)具有肉羊生产的优势。从技术水平、要素费用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肉羊主产区成本优势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肉羊主产区龙头企业;制定和实施各种扶持政策,逐步实现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宗辉 蔡鸿毅 陈珏颖 刘合光
[目的]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供求价格及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之外,并在更深层次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方法]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文章首先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1997—2015年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板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计量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农户的以往决策、农业技术、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市场粮食价格指数对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有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局部性效应致使中国玉米种植布局发生变化。[结论]建议政府部门重视我国省域间玉米产业空间之间的联动性,出台差异化的玉米产业支持办法,稳定省域之间粮食的供求关系,切实做好跨区域粮食调配工作,实现我国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珂慧 甄峰 余洋 韩青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不断增长,汽车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GIS空间分析和电信黄页统计模拟,对潍坊市奎文区汽车服务业近10年的空间演变趋势进行实证研究,从中提炼和归纳其产业空间演化的三种结构模式。得出结论:汽车服务业空间演化模式多元,与产业自身特征、发展情况和发展阶段对应;演化过程受政策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动力机制共同作用;产业空间与城市的其他服务业空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性强。最后提出建议:通过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科学的规划手段,可有效引导和优化其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加强关联产业的联系和配套,有序组织集群内部空间功能,可促进汽车服务业的科学高效发展。
关键词:
汽车服务业 空间演化 奎文区 实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华 赵祎平 王琳
[目的]近年来,中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充分把握草莓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对促进草莓产业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全国27个省(市、区)的草莓生产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集中度指数和Moran's I分析2002—2018年间中国草莓的生产布局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中国草莓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结果]结果表明:中国草莓生产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优势产区集中在东部地区,但集聚趋势有所减弱;南方和西部地区的草莓种植面积比重有所上升,草莓生产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西迁南移”的特征;中国草莓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气温、日照时数、劳动力成本、人均GDP、非农就业机会、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交通运输水平对草莓生产布局变迁有重要影响。[结论]建议根据草莓生产布局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草莓生产布局规划,着力改善草莓生产条件,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促进草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伟华 祁春节
精准把握中国柑橘生产格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科学制定发展政策以及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基于1978-2019年中国柑橘生产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重心模型和GIS技术分析了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并描绘了柑橘生产重心变迁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柑橘生产重心具有往复式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且资源禀赋的变化与生产重心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2)中国柑橘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大部分变量的间接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3)柑橘生产布局的变迁受到温度、受灾面积、比较收益、灌溉水平以及非农就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柑橘产区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根据柑橘生产布局变化规律,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并有效利用影响因素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柑橘生产空间布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伟华 祁春节
精准把握中国柑橘生产格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科学制定发展政策以及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基于1978-2019年中国柑橘生产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重心模型和GIS技术分析了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并描绘了柑橘生产重心变迁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柑橘生产重心具有往复式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且资源禀赋的变化与生产重心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2)中国柑橘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大部分变量的间接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3)柑橘生产布局的变迁受到温度、受灾面积、比较收益、灌溉水平以及非农就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柑橘产区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根据柑橘生产布局变化规律,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并有效利用影响因素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柑橘生产空间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本文采用资源禀赋指数法、概率优势分析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在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草料资源比较丰富的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逐渐向经济性布局转变;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青海和黑龙江是中国细羊毛生产优势省区,这表明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现状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各省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细羊毛产业支持政策,加大对细羊毛生产优势省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细羊毛 生产布局 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