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6)
- 2023(11396)
- 2022(9975)
- 2021(9664)
- 2020(8048)
- 2019(19060)
- 2018(18843)
- 2017(36107)
- 2016(19686)
- 2015(22391)
- 2014(22231)
- 2013(22231)
- 2012(20435)
- 2011(18626)
- 2010(18137)
- 2009(16532)
- 2008(15909)
- 2007(13485)
- 2006(11695)
- 2005(10217)
- 学科
- 济(80326)
- 经济(80241)
- 管理(52982)
- 业(49347)
- 企(40276)
- 企业(40276)
- 方法(39294)
- 数学(34818)
- 数学方法(34495)
- 中国(22493)
- 农(20794)
- 财(17626)
- 学(17525)
- 贸(16837)
- 贸易(16829)
- 易(16457)
- 业经(16087)
- 地方(13857)
- 农业(13079)
- 制(13056)
- 和(12637)
- 环境(12465)
- 理论(11764)
- 技术(11476)
- 银(11259)
- 银行(11207)
- 务(10812)
- 融(10783)
- 金融(10782)
- 财务(10752)
- 机构
- 大学(281555)
- 学院(276636)
- 济(115565)
- 经济(113345)
- 管理(110930)
- 研究(98403)
- 理学(97007)
- 理学院(95967)
- 管理学(94434)
- 管理学院(93958)
- 中国(73169)
- 科学(61493)
- 京(60787)
- 所(49711)
- 财(48751)
- 农(46421)
- 研究所(46016)
- 中心(43282)
- 业大(42998)
- 财经(40369)
- 北京(38902)
- 江(37185)
- 经(37096)
- 农业(36892)
- 院(35840)
- 范(35652)
- 师范(35256)
- 经济学(35207)
- 经济学院(31837)
- 财经大学(30418)
- 基金
- 项目(196145)
- 科学(153558)
- 基金(144069)
- 研究(141328)
- 家(127157)
- 国家(126198)
- 科学基金(106995)
- 社会(88969)
- 社会科(84387)
- 社会科学(84365)
- 基金项目(76661)
- 省(73135)
- 自然(70342)
- 自然科(68713)
- 自然科学(68694)
- 自然科学基金(67473)
- 教育(63684)
- 划(63183)
- 资助(60420)
- 编号(56041)
- 成果(45328)
- 部(44366)
- 重点(43807)
- 发(41408)
- 创(40405)
- 课题(38308)
- 科研(37940)
- 创新(37811)
- 教育部(37724)
- 国家社会(37169)
- 期刊
- 济(118285)
- 经济(118285)
- 研究(81578)
- 中国(48388)
- 学报(46694)
- 科学(43230)
- 农(41072)
- 管理(39247)
- 大学(34792)
- 财(33869)
- 学学(32783)
- 农业(29634)
- 教育(27470)
- 技术(22088)
- 融(20662)
- 金融(20662)
- 经济研究(19981)
- 财经(19194)
- 业经(17456)
- 经(16349)
- 业(16047)
- 理论(15874)
- 问题(15618)
- 实践(14554)
- 践(14554)
- 图书(14546)
- 科技(13640)
- 贸(13493)
- 技术经济(13352)
- 世界(12987)
共检索到39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苏爱国
深入分析中国肉牛销售价格及养殖成本对肉牛养殖数量的影响,对促进肉牛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产品供给定律和肉牛养殖特点,以2000年~2016年31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肉牛养殖数量受到以下4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分别是上3期饲料价格、当期肉牛销售价格、上3期肉牛销售价格和上3期肉牛存栏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肉牛养殖成本、构建肉牛信息监测平台、鼓励肉牛繁育和养殖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母牛养殖补贴工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晓萍 王明利
基于2013—2019年中国四大肉牛优势产区不同规模肉牛养殖户的生产投入、产出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和成本效率模型,从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两方面测定肉牛养殖成本效率变动及异质性。研究表明:近年肉牛养殖投入要素价格呈上涨趋势,肉牛产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不同规模肉牛养殖的投入要素成本和价格存在一定差异性。肉牛养殖整体上表现出成本效率下降,规模差异明显,大规模、小规模、中规模下降程度依次递减,投入物质要素价格负效应明显。中原产区和西南产区肉牛规模养殖成本效率上升,西北产区和东北产区各规模养殖成本效率均下降。整体上,相对于散养方式,肉牛规模养殖的投入冗余较低;在劳动力同质假设下,肉牛规模养殖劳动力投入冗余度最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晓萍 王明利
基于2013—2019年中国四大肉牛优势产区不同规模肉牛养殖户的生产投入、产出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和成本效率模型,从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两方面测定肉牛养殖成本效率变动及异质性。研究表明:近年肉牛养殖投入要素价格呈上涨趋势,肉牛产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不同规模肉牛养殖的投入要素成本和价格存在一定差异性。肉牛养殖整体上表现出成本效率下降,规模差异明显,大规模、小规模、中规模下降程度依次递减,投入物质要素价格负效应明显。中原产区和西南产区肉牛规模养殖成本效率上升,西北产区和东北产区各规模养殖成本效率均下降。整体上,相对于散养方式,肉牛规模养殖的投入冗余较低;在劳动力同质假设下,肉牛规模养殖劳动力投入冗余度最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增勇 陈加齐 曲春红
基于内蒙古116户自繁自育肉牛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不同规模养殖户在繁殖和育肥阶段的技术效率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牛犊繁育阶段和育肥阶段均存在技术损失,规模户在育肥环节存在显著优势,散户则在牛犊繁育阶段具有优势,小规模养殖户的技术效率稳定性最好,科技示范户的养殖技术效率显著高于非示范户。提出未来肉牛产业需要走基础母牛小规模养殖、育肥专业化、区域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散户和小规模户参与、分享产业链的价值增值,提高基础母牛产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善繁育效率、育肥环节规模效益水平,提高我国肉牛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肉牛 养殖规模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越杰 曹建民 田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原和东北肉牛主产区先后出现肉牛养殖户减少、肉牛存栏大幅度下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肉牛产业发展。养殖户减少是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母牛大幅度下滑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肉牛养殖必须保证相当程度的自给,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肉牛养殖业的未来选择,而以农户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思路和必要的国家宏观政策支持是这一选择得以实现的前提。
关键词:
肉牛养殖 困境 发展 可持续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邦宏 王建中 丁森林 吴红智
本文主要从系统论的角度 ,依照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的原则 ,提出了评价肉牛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并对河北省主要肉牛养殖场经济效益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贺 田露 张越杰
本文利用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4个肉牛主产省区201个肉牛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肉牛养殖户与企业合作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Probit模型对二元Logistic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养殖户的受教育程度、从事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养牛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销售价格、资金来源、企业技术指导及合作认知对养殖户的合作行为具有正方向的影响,养殖户决策者年龄和劳动力数量对其合作行为无明显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慧峰 王五祥 陈薇 叶晓红 李彤 王友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向东 王明利 石自忠 崔姹
为探讨肉牛养殖风险,基于1995—2013年河北等11个省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测算肉牛养殖利润、成本和产量的均值、方差和偏度,对肉牛养殖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风险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牛养殖的利润和产量风险较大,利润和成本总体呈现左偏态,而产量则主要呈现右偏态,年际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利润风险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产量风险近年有所增加,成本风险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养殖密度、疫病风险、产业优势、饲料结构、资本装备、养殖周期、技术进步和区域差异等因素,影响着肉牛养殖利润、成本和产量及其风险大小和
关键词:
肉牛 养殖风险 方差 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建民 赵立夫 刘森挥 于晓华
农牧业生产方式及其转变的决定因素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使用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数据,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区分样本异质性的功能,对中国当前肉牛中短期育肥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短期肉牛育肥可以分为传统养殖和现代养殖两种类型,66%养殖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肉牛养殖,34%的养殖者已经转变为现代养殖方式。养殖户参与技术培训、获得金融支持、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对肉牛养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农牧业要尽快转变生产方式,可以从现代技术普及、强化金融支持、农户组织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悦 闫佳惠 张越杰
本文采用肉牛四大产区1045个非规模肉牛养殖户调研数据,在对不同资源化模式下肉牛养殖废弃物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实验设计肉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方案,建立Mixed-Logit模型识别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各属性的偏好,量化养殖户受偿意愿,测算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肉牛养殖废弃物具有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与价值,不同产区对于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偏好存在差异,同时随着养殖户家庭收入水平、养殖规模、务农劳动力以及环境认知程度的提高,其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且全面技术支持的属性水平下,规范堆肥还田、垫料化、户用沼气和经济动植物生产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004.2元/户·年、861.9元/户·年、1042.2元/户·年和1133.3元/户·年。最后,提出制定阶段性、差异化的补偿政策、加强生态补偿参与主体与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建设、促进资源化利用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曰程 谢汉友 王玉斌
[目的]为充分了解“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国肉牛养殖及育肥养殖生产布局的阶段特征、变迁路径和影响机制。[方法]运用2008-2019年中国各省肉牛年末存栏量和牛肉产量数据,利用生产集中度、生产重心迁移轨迹阐述生产布局的阶段特征和变迁路径,利用莫兰指数、吉尔里指数、G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及效应。[结果]肉牛养殖:生产重心向西北方迁移了154.6km,自2017年空间正相关逐渐显著,粗饲料资源禀赋、劳动力质量、技术进步、非农就业机会是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肉牛育肥养殖:生产重心向西迁移了119.15km,三大指数均具有显著性,饲料资源禀赋、劳动力质量、技术进步、市场价格、交通通达度、畜牧产业比较优势、非农就业机会是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肉牛养殖和育肥养殖均呈现出由农区向牧区迁移趋势,且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具体变迁路径和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就此提出“合理编制肉牛生产规划、系统加强流通环节建设、强化科学技术支撑、保障饲料稳定供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晶 王明利
[目的]为推动中国种养结合循环绿色农业发展,探寻肉牛养殖节本增效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基于中国肉牛养殖6个典型省份652个肉牛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项内生处理效应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从不同种养结合模式和强度两个视角研究肉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效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种养结合能够显著提高肉牛养殖场户的净利润水平,且在不同模式及强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就不同种养结合模式而言,与非种养结合相比,独立型种养结合、混合型种养结合和合作型种养结合的肉牛养殖净利润会显著增加;就不同种养结合强度而言,与松散型种养结合相比,一般型和紧密型的种养结合的肉牛养殖净利润会显著增加。[结论]基于此,提出肉牛养殖业种养结合发展的相关建议:探索高效种养结合模式,提升肉牛养殖场户综合经济效益水平;统筹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养结合强度;推动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合作型种养结合模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晓萍 王明利 张浩
“粮改饲”政策的稳步推进对于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为探究“粮改饲”政策下肉牛养殖效率变动,本研究基于安徽、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甘肃、云南共8个省(区)“粮改饲”政策实施区的22个试点县肉牛生产监测面板数据,结合成本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2013-2019年政策试点肉牛养殖成本效率变动。结果显示:政策实施以来,与非试点肉牛养殖饲料成本明显上涨相比,试点肉牛养殖饲料成本变动较平稳,其中粗饲料比例提升了7.3个百分点,精饲料占比有所下降,粗、精饲料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多数省(区)肉牛养殖成本效率提升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生产投入物质要素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与非试点相比,试点肉牛养殖投入要素价格正效应提升,政策的实施对肉牛养殖投入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整体上,在劳动力同质假设下,试点肉牛养殖劳动投入冗余度最高。应继续适度扩大“粮改饲”政策的实施范围,加强技术指导,种养结合,以养定种,进一步消纳要素冗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慧峰 王伍祥 陈薇 郭丽华 李彤 宋金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